劉世林, 黃文軍, 閆博宇
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55)
冠心病是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一種慢性炎癥疾病,發(fā)病及致死率較高,近年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因此對于冠心病的預防診斷及病情監(jiān)控已成為當前心內(nèi)科臨床醫(y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1]。相關(guān)研究指出,骨架蛋白1(Homer1)、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4,RBP4)、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肝臟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細胞及炎癥因子在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與病情程度及病理特征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2-4]。本研究選取近2年的冠心病患者140例,比較分析不同病情及病理分組的患者各項指標表達水平差異,旨在為臨床冠心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一些參考,具體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檢查確診并住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為對照組,排除存在心肌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精神障礙、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病變的患者,所選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將研究組140例患者分為穩(wěn)定性心絞痛(SAP)組37例、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AP)組4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組57例,依據(jù)造影結(jié)果病變支數(shù)將UAP組和AMI組分為單支病變34例、雙支病變37例及三支病變32例。本研究所選取的患者及志愿者均事先知情,簽訂知情確認書并征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主要試劑 熒光定量PCR檢測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ELISA)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3 儀器與設(shè)備 AU54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熒光定量PCR檢測 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法檢測對照組和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細胞中Homer1和IL-1β基因mRNA表達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PCR檢測結(jié)果采用Cq值進行描述,每個臨床樣本做3個復孔檢測,取3個的平均值作為終值,采用采用2-ΔΔCq法計算得出mRNA相對表達水平。
1.4.2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法(ELISA)檢測血清中RBP4、TNF-α及LKB1表達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及試驗要求進行操作,采集對照組及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首日的清晨空腹靜脈血(抗凝血)5 mL,2 000 r/min離心處理后采集上層血清,-80℃超低溫保存,3個月內(nèi)完成檢測,根據(jù)顏色反應(yīng)的深淺進行定量分析,使用酶標儀在450 nm條件下檢測,按照標準品濃度和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依據(jù)標準曲線計算得出RBP4、TNF-α及LKB1表達水平。
2.1 基本信息比較 AMI組、UAP組及SAP組血清脂蛋白(a)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在除脂蛋白(a)以外的各項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項目對照組(n=80)SAP組(n=37)UAP組(n=46)AMI組(n=57)性別(例) 男48222734 女32151923年齡(歲)62.07±0.8861.39±1.0762.14±0.7761.91±1.13體質(zhì)指數(shù)(kg/m2)25.71±3.3926.13±3.2925.84±3.4626.06±4.01吸煙[例(%)]14(17.5)6(16.2)7(15.2)9(15.8)高血壓[例(%)]34(42.5)19(51.4)24(52.2)28(49.1)糖尿病[例(%)]23(28.8)13(35.1)15(32.6)19(33.3)高脂血癥[例(%)]6(7.5)5(13.5)5(10.9)7(12.3)總膽固醇(mg/dL)153.66±12.58158.28±9.35163.49±10.91160.31±9.47三酰甘油(mg/dL)125.19±33.44139.71±38.23140.53±36.16137.26±40.1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g/dL)47.48±20.2940.06±13.9942.33±25.6141.45±17.1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g/dL)107.81±29.26103.35±27.6298.34±31.21101.43±22.97脂蛋白(a)(mg/dL)205.78±14.55272.43±29.52?274.31±26.87?269.11±21.4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Homer1和IL-1β基因mRNA表達水平比較 AMI組、UAP組及SAP組Homer1和IL-1β基因mRNA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指標對照組SAP組UAP組AMI組Homer10.017±0.0020.053±0.003?0.049±0.004?0.051±0.003?IL-1β0.023±0.0030.049±0.004?0.052±0.002?0.050±0.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Homer1和IL-1β檢測效能比較 在UAP組中Homer1檢測效能顯著優(yōu)于IL-1β,在SAP組和AMI組中兩種基因的檢測效能無明顯差異。見表3。
表3 ROC曲線檢測效能分析
2.4 4組研究對象RBP4、TNF-α及LKB1表達水平比較 冠心病患者RBP4、TNF-α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LKB1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AMI組、UAP組及SAP組三組兩兩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指標對照組SAP組UAP組AMI組RBP447.62±4.1760.89±5.66?78.34±5.21?△89.74±4.91?△▲TNF-α2.09±0.195.23±0.26?9.27±0.33?△13.46±0.58?△▲LKB14.97±1.493.72±1.22?3.14±0.99?△2.66±1.36?△▲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與SAP組比較P<0.05; ▲與UAP組比較P<0.05
2.5 不同病變支數(shù)RBP4、TNF-α及LKB1表達相關(guān)性分析 不同病變支數(shù)患者RBP4和LKB1表達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NF-α表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線性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血清TNF-α表達水平與病變支數(shù)呈正相關(guān)(P<0.05)。見表5。
指標單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三支病變組r值P值RBP483.18±5.6784.05±6.3385.31±5.920.1290.091TNF-α9.44±0.7811.23±1.0412.98±0.830.4650.014LKB13.22±0.593.07±0.642.96±0.780.1730.084
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及生活水平的不斷升高,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jié)構(gòu)也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變化,養(yǎng)成了熬夜、暴飲暴食及疏于運動等諸多不良習慣,以致肥胖病的發(fā)病率增高,也導致冠心病的患病率明顯上升,因此對于冠心病的臨床防治也成為醫(yī)學研究的重點。冠心病是指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脈血管狹窄或堵塞,導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心肌壞死,同時會并發(fā)冠脈炎癥,胸部憋悶或壓迫感是冠心病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目前臨床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還未有最終定論,包括損傷應(yīng)答、脂質(zhì)浸潤、炎癥免疫及氧化刺激學說研究均是從不同角度對發(fā)病機制進行分析,對于冠心病相關(guān)影響因素的的檢控是臨床研究的重點[5]。
Homer是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表達顯著的一種骨架蛋白,在心臟和骨骼肌等組織中也有少量存在,包括Homer1、Homer2及Homer3 3種不同的亞型,與STIM1和Oria1通道活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6-7]。IL-1β最終激活的是Rel家族轉(zhuǎn)錄因子NF-κB,主要參與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炎癥反應(yīng)及細胞分化等生理過程,能夠直接影響STIM1和Oria1通道活性[8]。STIM1和Oria1是SOCE的主要組成成分,Homer1和IL-1β可以間接性地調(diào)節(jié)SOCE通道活性,從而調(diào)控胞漿內(nèi)Ca2+的濃度變化,引起血小板活性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對于血栓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9-10]。RBP4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運載蛋白分子,主要由肝臟和脂肪細胞分泌產(chǎn)生,屬于循環(huán)性細胞因子,在肥胖、高血壓、心力衰竭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中均有較為顯著的表達。相關(guān)研究指出,RBP4基因的高表達與機體炎癥反應(yīng)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1]。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典型病理特征,炎癥是對動脈粥樣硬化有著直接影響的危險因素之一,例如TNF-α、CRP及白細胞介素等炎癥因子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均有著顯著的表達。TNF-α是通過刺激炎癥因子的生成來發(fā)揮促炎作用,同時也具有介導炎癥和調(diào)節(jié)免疫的功能,主要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chǎn)生,能夠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內(nèi)皮細胞受損,促進血栓形成,血管堵塞,誘發(fā)心肌細胞凋亡,最終導致心肌生理功能紊亂[12-13]。LKB1是一種蘇氨酸激酶,具有調(diào)控機體細胞生存和代謝的作用,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臨床研究顯示,LKB1表達水平與冠心病發(fā)病率呈負相關(guān),但對于具體的評判標準,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14-15]。
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Homer1和IL-1β基因mRNA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UAP組中Homer1檢測效能顯著優(yōu)于IL-1β,說明Homer1和IL-1β基因mRNA表達水平與冠心病的發(fā)生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Homer1對于UAP有著突出的檢測效能。冠心病患者RBP4、TNF-α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LKB1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RBP4和TNF-α表達水平隨病情加重呈現(xiàn)上升趨勢,LKB1表達水平隨病情加重呈現(xiàn)下降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病變分組患者TNF-α表達水平差異顯著(P<0.05),線性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TNF-α表達水平與病變支數(shù)正相關(guā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RBP4、TNF-α及LKB1是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參與因素,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對于冠心病的臨床病情監(jiān)控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Homer1、IL-1β、RBP4、TNF-α及LKB1表達水平與健康人有著顯著差異,不同病情嚴重程度及病變支數(shù)的患者指標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對于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及病情評估監(jiān)控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本研究樣本含量有限,屬單中心研究,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值得臨床深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