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曄霞
摘要:在高中的課程學習中,有很多學科的記憶方法中,思維的方式對于記憶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清晰而且流暢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記憶,讓記憶的效率大大提高。而歷史這門課程在高中是一門以記憶為主的課程,歷史的記憶是已經發(fā)生過的史實的記錄,必須是要很準確的,而且在歷史中的記憶點必須要十分準確,所以一個好的學習記憶方式就變得尤為重要,既要保證記憶點準確率較高而且要保證記憶的效率較高,這樣一個記憶方式在高中歷史課的書本中就有這樣的記憶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思維導圖的方法,在高中歷史課的復習過程中被大量使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歷史;歷史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199-01
歷史課和別的課不同,歷史需要非常精準的記憶,而且需要記住很多類型不同的東西,有些需要記住年份,有些需要記得事件,有些需要記的住一些歷史人物,要記憶這些繁雜歷史信息,我們需要一些東西把他們的關系聯系起來,并且在這些關系中可以記得每一個關系上的記憶點,我們需要一些很豐富的聯想,但是都要基于記憶點上。所以思維導圖作為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圖,上面的標注也不需要太多,它可以把每一個關鍵的記憶點和與它相關的內容聯系起來,有助于開發(fā)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聯系記憶能力。
1.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功能
思維導圖功能之一就是作為學生記憶的工具,可以達到聯想記憶的好處,這樣的記憶方法大大提升了記憶的效率,而且在記憶導圖的輔助記憶下,我們可以找到每一個文字表達的記憶關鍵點的內在聯系,而歷史本來就需要記住歷史的每一個史實并且記住其中的內在聯系。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在歷史復習課程中的記憶和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第一個方面是,在思維導圖的描繪下,可以引導我們對于歷史文化的思維和記憶聯想,即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較強;第二個方面是,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記憶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記憶思維能力,區(qū)別于死記硬背,學生在通過思維導圖的記憶背誦的關系中可以產生很多聯想,發(fā)現其中的內在關系,進行了第二次學習;第三個方面是,記憶文字和記憶圖像結合起來記憶,既可以鍛煉左腦的記憶能力,也可以鍛煉右腦的記憶能力,總之這是一個非常鍛煉腦力思維的記憶方式。總之,這就是一個優(yōu)點非常多的記憶方法,尤其是在高中歷史的復習課的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記憶效果和思維品質,提高記憶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
2.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的具體運用
以這一章《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為例,教師在復習這一章節(jié)時,繪制以時間為軸線,以思想主張為支架的導圖,把本章知識通過時間的推移來劃分出幾個部分,根據時空的定位,分出了四個階段,以圖譜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教學將復雜、繁雜的歷史知識點變得清晰明澈,條理性、邏輯性強,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在這方面起到很好的輔助學習作用。
第一個部分是最開始的部分,傳統(tǒng)儒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這一個部分,這個階段是在春秋戰(zhàn)國就已經存在的,儒學的發(fā)展時間是在春秋戰(zhàn)國,它的發(fā)展背景是百家爭鳴的背景,當時有近百家家學派,眾所周知,在戰(zhàn)國時代,思想的發(fā)展十分迅速,諸子百家的思想在相互爭鳴。其中一個是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在道家思想中,老子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思想人物,他的思想有三個區(qū)別于其他家的思想為:第一個思想是:宇宙觀,第二個思想是:莊子的有關主張,第三個思想是辯證法思想,是莊子提出的。還有一個是法家的思想,法家的代表有李斯、韓非子等,其中韓非子的思想很著名,并且以法家的思想為出發(fā)點,為現代一直沿用,這就是:依法治國的思想。其中發(fā)展最為突出并且弟子最多的一家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家代表有:孔子和孟子還有荀子。孔子在春秋時期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在戰(zhàn)國時期由孟子和荀子進行發(fā)生改造,其中孔子的思想主張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主要是:儒家學說的思想核心和政治主張還有教育成就。孟子和荀子主要是在政治主張的方面有很多的思想學說,其中孟子的學說有:倫理觀即性本善的思想,荀子的學說主要有:倫理觀即性本惡的思想重點。
接下來是下一部分,儒家學派的學說成為主流思想,這是在西漢時期的發(fā)展。第一個發(fā)展是董仲舒的新儒學,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獨特思想,其中的內容是天人感應,由此產生了三綱五常。第二個發(fā)展是,漢武帝大力提倡發(fā)展儒學,主要在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大力發(fā)展。在這一部分中,諸子百家的思想比較已及諸子百家爭鳴的出現的原因是重點,還有孔子孟子的思想比較也是一個學習重點。
接下來是第三部分,對過去的儒學進行批判和繼承,這個階段的發(fā)展是在明清時期,主要介紹了幾個思想家,并且每一個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思想被列出來。接下來到了最后的發(fā)展階段:儒學發(fā)展到達了新階段,其中一個是魏晉隋唐的時期,這個階段發(fā)生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事件。另一個時期是兩宋時期,理學和心學開始發(fā)展,需要了解其中的含義和代表人物和這些學說產生的影響,以及世人對其的評價。
結語
思維導圖在歷史課的記憶的優(yōu)勢就是,歷史的記憶點需要記住每一個關鍵點并且找到這些關鍵點中的內在聯系,這個既可以鍛煉記憶能力,也可以提高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將需要記憶的大片段文字和數字的過程轉變?yōu)橛洃涱愃茍D片或圖譜的過程??傊?,思維導圖有利的幫助了學生梳理歷史知識結構,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提升歷史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羅燕.淺論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中學教學參考[J].2015(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