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牙髓炎是臨床口腔科常見、多發(fā)性疾病,是一組因牙周疾病、齲齒、牙體缺損等原因致使細菌侵入、感染牙髓而引起以持續(xù)、劇烈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炎癥性疾病[1-2]。根尖炎是指因細菌感染、外力撞擊、牙髓炎、醫(yī)源性感染等因素致使牙周膜、牙骨質(zhì)、牙槽骨等牙根尖周組織出現(xiàn)急性、慢性炎癥反應,以根尖區(qū)組織受到破壞為主要特征[3-4]。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均以患牙疼痛為主要癥狀,會影響患者咀嚼功能及睡眠質(zhì)量,給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極大的痛苦?,F(xiàn)對牙髓炎及根尖炎患者給予根管治療術(shù)、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觀察對象選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2例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實驗組36例(患牙56顆),牙髓炎20例,根尖炎1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21~59歲,平均(39.7±4.1)歲。參照組36例(患牙51顆),牙髓炎23例,根尖炎13例;男22例,女14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39.0±4.7)歲。隨機將患者分成兩個組別,兩組患者疾病類型、患牙顆數(shù)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均符合WHO中關(guān)于牙髓炎、根尖炎的診斷標準[5];(2)均經(jīng)X線攝片、口腔檢查結(jié)合患者臨床癥狀明確診斷;(3)牙齒松動為I~II度、符合根管治療術(shù)適應證;(4)均清楚實驗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排除標準:(1)手術(shù)禁忌者;(2)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4)配合度低者、近期接受其他治療者。
研究組給予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shù)、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治療。術(shù)前引導患者進行X線攝片檢查,掌握患者患牙根尖、牙髓及周圍組織病變情況,明確根管形態(tài)、長度、細窄、彎曲度,根據(jù)患者牙髓活力情況選擇性進行麻醉,采用高速渦輪備洞,打開牙髓腔,根據(jù)患牙根管粗細選取合適的拔髓針進行拔髓治療,應用擴大針將根管擴大后將齲壞組織、殘留牙髓、根管內(nèi)壞死組織進行徹底清除,采用濃度為3%的過氧化氫液和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對根管及周圍組織進行反復沖洗、消毒,確保根管內(nèi)壞死組織完全清除干凈后用棉捻吸干根管內(nèi)液體,采用氫氧化鈣糊劑進行封洞處理。囑托患者1周后進行復查,如患者牙周組織無紅腫、疼痛、炎癥消失,則采用冷側(cè)壓的方式導入氫氧化鈣糊劑、牙尖膠填充根管。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shù)、氧化鋅碘仿丁香油粘固粉聯(lián)合治療。根管治療術(shù)同研究組,采用氧化鋅碘仿丁香油粘固粉進行封洞處理。1周后復查,確?;颊哐乐墉h(huán)境良好后導入氧化鋅碘仿丁香油糊劑、牙尖膠填充根管。
觀察并記錄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期間疼痛程度、牙周改善情況(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采用視覺模擬(VAS)評分法評估患者疼痛程度[6],總分為10分,分值與疼痛程度呈正比。牙齦指數(shù)分為0分(牙齦健康)、1分(輕度炎癥)、2分(中度炎癥)、3分(中度炎癥);出血指數(shù)分為0分(探診無出血)、1分(點狀出血)、2分(線狀出血)、3分(重度或自發(fā)出血);菌斑指數(shù)分為0分(無菌斑)、1分(有薄層菌斑)、2分(存在中等量菌斑)、3分(大量軟垢);牙周袋深度分為1分(正常)、2分(1~2 mm)、3分(3~4 mm)、4分(4~5 mm)。
顯效:患者患牙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牙周環(huán)境良好,牙齒穩(wěn)定,未見松動,經(jīng)X線檢查顯示根管填充恰當,牙片根尖低密度影縮小,未見炎癥反應;好轉(zhuǎn):患者癥狀好轉(zhuǎn),經(jīng)X線檢查顯示根管填充良好,牙片根尖低密度影未見改善,無炎癥反應;無效:患牙及牙周組織炎癥未得到有效控制,根管有滲出,牙片根尖低密度影范圍增大。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zhuǎn)率。
研究組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等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VAS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評分、牙周改善情況對比(分, ±s)
表1 兩組VAS評分、牙周改善情況對比(分, ±s)
研究組361.7±0.30.7±0.11.5±0.21.4±0.32.7±0.3參照組363.0±1.01.1±0.32.0±0.42.1±0.43.6±0.7 t值-7.471 07.589 56.708 28.400 07.090 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中顯效25例,好轉(zhuǎn)10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參照組中研究組中顯效13例,好轉(zhuǎn)15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71 4,P<0.05)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牙髓炎、根尖炎發(fā)病人數(shù)持續(xù)增多,增加了口腔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引起臨床上高度重視。牙髓炎、根尖炎發(fā)病率高,屬于細菌感染性疾病,發(fā)病與多種因素相關(guān),是危害人類牙齒及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根管治療術(shù)是臨床治療牙髓、根尖疾病的首選術(shù)式,主要通過清除患牙根管內(nèi)感染組織、根管消毒及填充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患牙再次感染率,促進疾病愈合[8-9]。根管填充是該手術(shù)重要步驟之一,根管填充物的選擇至關(guān)重要,對整體治療效果影響大。氧化鋅碘仿丁香油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根管填充物,多用于乳牙根管的充填,能改善患者癥狀,但其具有收縮性、溶解性,穩(wěn)定性較差,在恢復期間根管內(nèi)容易產(chǎn)生間隙,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10];加之丁香油對根尖周組織具有刺激,易引起炎性反應,影響疾病愈合。氫氧化鈣糊劑屬于新型的堿性根管消毒藥物及填充材料[11],以疼痛發(fā)生率低、對根尖周組織刺激小、抗菌性強等優(yōu)勢在牙科得到廣泛應用。氫氧化鈣水溶后可分解出氫氧根離子、鈣離子,氫氧根離子主要通過損害細胞膜及細菌DNA起到殺菌的作用,有效緩解患者牙周及根尖組織的炎癥反應[11-12];還具有牙滲透性,能夠擴散至牙根尖組織,對破骨細胞的活動起抑制作用,誘導硬組織形成,有效減少再次感染率[13]。經(jīng)研究得出,研究組牙齦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等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VAS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7.22%)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牙髓炎及根尖炎患者給予根管治療術(shù)、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明顯,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患牙周圍炎癥反應及患者在根管治療期間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口腔美觀,促進疾病愈合,療效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