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作文君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元素來展示一座城市的龐大,地鐵線路圖一定是最恰當?shù)倪x擇之一。這些縱橫交織的線條,不僅鋪開了整座城市的地理空間,也承載著每天數(shù)以百萬計的城市人口流動。北京運營著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鐵系統(tǒng),僅地鐵司機就超過6000名,相當于兩所大型中學的人數(shù)規(guī)模。2017年,共有38.7億人次乘坐北京地鐵,比同年全國鐵路客運總運量都要多。這座城市幾乎一年開通一條新線,只用了不到15年時間,地鐵線路圖就從“一圈一線”變成了現(xiàn)在的“電路板”。很多人每天都乘坐地鐵,卻對這個龐大的系統(tǒng)知之甚少,白天乘客不懂地鐵夜里的黑,其實一天24小時,地鐵一刻都沒停止過緊張的運行。下面,我們就跟隨本文作者,去探尋那些藏在北京地鐵背面的人群、故事及奇跡。
一天喝掉11包咖啡
2018年11月一個周二的下午5點,地鐵司機王凱華沖了當天的第7包咖啡。他要對抗的是困意——這個職業(yè)最大的難題之一。在休息室里,十幾箱速溶咖啡堆放在墻角,有兩米多高。最多的時候,王凱華一天喝了11包咖啡。
王凱華每天的工作場所是不到3平方米的駕駛室。為了防止眩光,列車行駛時駕駛室里不允許開燈。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他都穿行在幽暗里,他羨慕那些開地上線路的輕軌司機,“至少能看到一年四季的變化,晴天陰天、下雨下雪時都不一樣”。
地鐵司機除了忍耐枯燥,精神也要時刻緊繃。
王凱華已經(jīng)在同一條線路上往返了2500多個來回,每天要重復960次標準化動作?!拔议]上眼就能判斷出車的位置。但是一想到后面還拉了1000多人,我還是緊張?!弊顚擂蔚氖切熊嚂r忽然想上廁所,遇到這種情況,司機要向行車調(diào)度中心請示。得到同意后,司機要從停站上節(jié)省出時間?!坝袝r廁所要分幾次才能上完?!?/p>
車門一開,地鐵就像吐了一樣
西二旗站是北京最擁擠的地鐵站之一,每天有30萬人次在這里乘車,比春運時北京西站每天的客流量都要大。人最多的時候,等候上車的隊伍能排到20多米長。在這里,平均每月有20只鞋、70多個背包玩偶掛件掉落在站臺下的道床上。站務(wù)員撿到的最貴重物品,是一個裝有5本房產(chǎn)證的公文包。一位老太太曾經(jīng)形容乘客在西二旗下車的場面:“高峰時車門一打開,地鐵就像‘嘩地吐了一樣?!?/p>
面對如此復雜的早晚高峰,維持整個車站秩序的只有27名員工。車站里是典型的“夏熱冬涼”。夏天時,“站務(wù)員的衣服沒有干過”。到了冬天,穿堂風從“兩頭透氣”的車站毫無障礙地通過。最冷的一天,車站二層站臺上的溫度達到-26℃。
和地鐵司機一樣,地鐵站務(wù)的晚班也要負責當天的晚高峰和第二天的早高峰。往往深夜1點,休息時間才會到來,而3個半小時后,新一天的工作又將開始。車站旁的便利店每天迎接的第一個顧客,永遠都是過來買早餐的地鐵員工。
“這是終點站,該回家了”
西二旗站是個屬于年輕人的車站,這里被各種軟件園、科技園和創(chuàng)意園包圍,有大量自嘲為“碼農(nóng)”的程序員,也有手里握著幾個項目的創(chuàng)業(yè)者。每到節(jié)日,這里會有很多捧著鮮花或者禮物在站臺上等候的小伙子。每年情人節(jié),晚上結(jié)束運營后,車站里到處都是散落的花瓣,也有成束的鮮花塞在垃圾桶里。
西二旗地鐵站是一個喜悅和悲傷匯集的地方。有人剛剛掛上一通電話,就在車站里忍不住笑出聲;也有人垂頭喪氣,領(lǐng)帶松開,木然地站在站臺上;有蹲在站臺上“哭到崩潰”的女孩;也有癱坐在地上,不顧形象的中年男人。
這里有人失戀,有人失意。
與西二旗站不同,在7號線終點站焦化廠站,每天最后幾班地鐵在這里??亢?,就要繼續(xù)向前開進車輛段。站務(wù)員車廂“清車”時,經(jīng)常遇到抱著背包在車上睡著,不知坐過多少站的乘客。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車站里會有醉酒的乘客,講不清自己的家在哪里?!斑@是終點站,該回家了。”每次試圖叫醒這些人時,站務(wù)員都會這么說。還有一些剛來北京的外地老鄉(xiāng),明明要去西客站,結(jié)果兩個小時后,坐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焦化廠的站臺上。
地鐵站就是這樣的一個集合,都市里的現(xiàn)代人在這里集中亮相。它就像城市的一個平行世界,映射出人世百態(tài),展示出人們真實的樣子。這么多年來,有人每天都會出現(xiàn)在地鐵站里,有人會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但是地鐵每天還是會準時??吭谡九_,就像這座城市,從沒有中斷過它原本的節(jié)奏。
一錘子下去,蝙蝠呼啦啦飛過
司機和站務(wù)員都休息后,地鐵線路工人就要開始工作了。每天零點后,北京的地鐵隧道里都會有200多個工種、超過1000名工人在同時忙碌。這里不是摩天大樓、熙熙攘攘的北京,這里是地下30米,沒有半點聲響的北京。
姜勝負責10號線金臺夕照站到分鐘寺站的巡道工作,這段線路長7.8公里,一年下來要在隧道里走1400公里,檢查超過12萬個軌道零件。損耗最快的是襪子,姜勝每個月最少要穿壞5雙棉襪。他自稱“腳王”,他的微信運動排名里,幾名巡道工工友長期霸榜。
隧道里沒有太多“新鮮”的東西。冬天時,洞子里有一些貓狗的尸體。到了夏天,隧道里會有蝙蝠,一錘子下去,一群蝙蝠呼啦啦地從頭上飛了過去。大部分時候,巡道工作都很難有收獲,但每次微小的發(fā)現(xiàn),都是關(guān)系到列車運行安全的大事。
每天凌晨3點左右,姜勝從隧道出來,走上站臺。他是一天中最早打開地鐵站門的人。兩個小時后,第一撥兒乘客即將到達站臺,沿著他剛剛檢查過的軌道,開始一天的工作。
(摘自《冰點周刊》,文章有刪減)
故事:象征溫暖、安全的地鐵
作為大型地下工程,地鐵在二戰(zhàn)時把戰(zhàn)備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倫敦和莫斯科的地鐵站曾分別作為兩個國家的臨時最高指揮部,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各自首都的地鐵站里指揮作戰(zhàn),最終成功抵御了德軍的進攻。在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期間,地鐵“馬雅可夫斯基站”還成為市民躲避德軍轟炸的庇護所,207名嬰兒在聽不到炮火聲的地鐵站內(nèi)出生。一位俄國作家這樣形容戰(zhàn)時的莫斯科地鐵:“那時候,帶紅色‘M標志的地鐵成為人們心中溫暖、安全、慰藉的象征?!?/p>
看點:中國第一條地鐵
186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開通,這個幾乎與電氣時代同時到來的工業(yè)產(chǎn)物,直到近一個世紀后,才在中國被提上日程——1958年,當時的鐵道部成立地下鐵道工程局,并組建了設(shè)計處,中國的第一條地鐵正式進入實質(zhì)性設(shè)計階段。1965年7月1日上午9時,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在京西玉泉路西側(cè)兩棵大白果樹下舉行。那是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一條寫有“北京地下鐵道開工典禮”的白字紅底橫幅掛在會場上。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北京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鏡頭:地鐵上的讀書人
2018年春節(jié)過后,編輯朱利偉開啟“地鐵上的讀書人”系列照片的拍攝,4月份,她的照片被豆瓣網(wǎng)推送到首頁,“地鐵上的讀書人”成為熱門話題,她也在8月中旬登上了白巖松主持的節(jié)目《新聞周刊》。(本刊2018年第19期刊登有《地鐵里的讀書人》一文,素粉可自行查閱。)從倚靠在車廂連接處讀《無人生還》的姑娘,到埋頭苦讀大部頭書《悲慘世界》的青澀少年;從讀《人類群星閃耀時》的沉靜女士,到拿著老花鏡翻看太宰治《斜陽》的儒雅先生,書成為“一座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朱利偉說:“不管他們在讀什么,他們手里的書好像都在發(fā)著光,在疲憊的身軀里邊,還能夠藏著一顆喜歡閱讀的心,我覺得這樣的人,內(nèi)心一直有一種向上的動力吧?!?p>
美詩
創(chuàng)造日
□[波蘭]切斯瓦夫·米沃什 譯/林洪亮
實際上這根本不難。
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界,
是在多久之前?
不久。就在今天清晨,
大概一小時前。
因為花兒正在開放,
還未徹底開完。
(摘自《米沃什詩集》上海譯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