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零下50攝氏度下堅持前進,手指被凍到脫了一層皮;曾負重100斤物資爬雪坡,被山峰之巔的壯美一次次震撼。世界只有一個珠峰,她的美麗和純凈,是對所有歷盡艱險的登山者最好的獎賞和慰藉。
我生長在珠峰腳下的定日縣城。小時候,上學(xué)路上一抬頭就看到珠峰,在家門口玩泥巴,背景也是珠峰。她神圣,可望而不可即,是每一個登山者心中最高的舞臺。我見過無數(shù)想要攀登珠峰的勇士們從家門口路過。很多人將攀登珠峰作為畢生的追求,我也一樣。我覺得自己生來就該成為登山向?qū)А?5歲時,父親把我送進西藏登山學(xué)校,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訓(xùn)練。
2012年至2016年,我與隊友隨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武漢)登山隊實現(xiàn)了走遍全球9個地理極限點的目標,這磨煉了我的意志。能夠在“地球之極”一次次展開五星紅旗,是我的驕傲。
在攀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時,我們同隊的登山者隨手扔了一個飲料瓶,就引來營地管理人員嚴厲的責(zé)問。同樣,在南極洲文森峰時,我?guī)缀蹩床坏缴罾ㄅ判刮?,都必須帶到低海拔的地方處理。山頂上,連標志物都沒有,也不許放置其他物品。
與他們相比,我們目前所做的遠遠不夠。每年近十萬名游客和登山者涌向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他們離開時會留下超過10噸的糞便和數(shù)不清的生活垃圾。珠峰的冰川因此受到嚴重污染,而世界上有超過10億人以喜馬拉雅山的水源為生。我一逮到機會,就給登山者講高海拔環(huán)保的重要性,希望他們都投入環(huán)保中來。
想要把珠峰上的登山廢棄物或垃圾全面清理完畢,其實很難。像是在刀尖上跳舞,隨時都有可能喪命。我曾在珠峰海拔7900米處,看見一個丟棄的水壺,想將它帶下山。我把自己的保護鎖掛在主繩上,艱難地一步步挪動過去。剛要踏過去,卻發(fā)現(xiàn)水壺下面居然是一處冰裂縫,差點兒就跌入懸崖。
在珠峰上撿垃圾,不是想撿就能撿的,必須靠專業(yè)登山向?qū)АT谖业睦霞?,越來越多的孩子從事登山職業(yè)后,成為最虔誠的環(huán)保衛(wèi)士。很多登山從業(yè)者也參與到環(huán)保工作當中。2018年4月30日,西藏喜馬拉雅高山環(huán)?;饡谥榉宕蟊緺I正式成立,確保了高山環(huán)保的長效機制。越來越多的社會和民間力量,正在逐漸參與到高山環(huán)保工作中。
在西藏,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了幾千年,這里一直被稱作“人類最后的凈土”。這里的天最藍,這里的山最高。我想做這片土地最虔誠的守望者,用一己之力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這才是讓我覺得最驕傲的事情。
(摘自微信公眾號“新華網(wǎng)”)
【人物速寫·無畏】珠峰神圣而純凈,卻因每年有近十萬人涌向珠峰,留下無數(shù)垃圾。從小在珠峰腳下長大的次仁旦達,冒著生命危險做起了“珠峰清道夫”,并向登山者宣講環(huán)保知識,最終帶動了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他們用無畏的勇氣、虔誠的堅守保護著“人類最后的凈土”。
編者按:次仁旦達,31歲,登山向?qū)?,環(huán)保衛(wèi)士,從2002年至今已4次登頂珠峰,曾用1756天走遍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達南北極點。背靠珠峰長大的次仁旦達,是珠穆朗瑪?shù)氖刈o者、清道夫,他用勇氣、堅決、耐力講述著在珠峰撿垃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