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茜
閱讀分享:所謂的“非洲時間”,就是凡事都不能急,要慢慢來。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對生命的另一種解讀。在古老的非洲社會,日歷的標注不是數(shù)字,而是一樁樁具體事件,也就是說在非洲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時間是被創(chuàng)造和生產(chǎn)的,人不是時間的奴隸,而是時間的創(chuàng)造者。同學們,你的時間觀念如何呢?你如何定義時間之于你的意義呢?讓我們也來好好思考一下吧。(特約教師:遼寧省鞍山市第六中學 何翠)
在肯尼亞生活期間,一次一個當?shù)嘏笥鸭s我去她家里做客,盛情難卻之下我只好說我會晚些到,她給我的回復是:“你的時間太非洲!”
到過非洲的人都知道,來到這片大陸就意味著進入一種時間狀態(tài),名為“非洲時間”,也就是凡事都不能急,要慢慢來。
記得非盟峰會期間,同事跟我抱怨,閉幕當天,原定于晚上7點結(jié)束的會議,硬是被拖到9點,與會的各非洲國家首腦不但不著急,還高唱贊歌,慶賀會議行將圓滿落幕。饑腸轆轆、焦急等待的記者們哪還受得了這陣仗?外交聚會尚且如此,更別提日常生活中的聚會了,如果你被邀請晚上8點去某個朋友家赴宴,最好做好心理準備,晚飯會在9點半左右開始,主賓們都會默認這才是聚會真正開始的時間。
在古老的非洲社會,日歷的標注不是數(shù)字,而是一樁樁具體事件,比方說兩個人約定在日出時見面,那么這個會面就是由日出這個具體事件來標記的,無論太陽是在清晨5點還是7點升起,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陽升起,只要在這個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范圍內(nèi),就都算是約定的見面時間。
在現(xiàn)代社會,時間是被使用和買賣的,于是外來者們常說:“你看這些非洲人坐在那兒什么都不干,真是浪費時間!”“非洲人總是遲到,不懂得時間就是金錢?!倍诜侵奕说膫鹘y(tǒng)觀念中,時間是被創(chuàng)造和生產(chǎn)的,人不是時間的奴隸,而是時間的創(chuàng)造者。
一次與一個肯尼亞畫家會面,他比約定時間晚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才到,好在我并沒有其他安排,拿了書邊看邊等。對待這種天馬行空、腦子里全是藝術(shù)創(chuàng)想的人,我當然不能用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時間準則要求他,而他遲到這么久,也著實說明傳統(tǒng)非洲時間觀念依然深深地影響著現(xiàn)代非洲人的思想與行為。
我曾經(jīng)讀到一篇有關非洲時間的文章,其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非洲人正在與一個朋友見面,而接下來他要和他的叔叔見面,他并不認為自己需要在計劃的時間內(nèi)完成與朋友的約會以便按時與叔叔見面,他認為重要的是完成好與朋友計劃完成的事,就算晚了遲了,叔叔也會理解,因為重要的不是時間刻度而是時間進程內(nèi)發(fā)生的事情。
事實上“非洲時間”正在發(fā)生改變,受過良好教育、有國際視野的非洲人知道遵守時間的重要性,他們正在把時鐘調(diào)快,以便趕上日新月異的時代步伐。難怪我的朋友會對我說:“你的時間太非洲!”
而我,有時卻想停留在“非洲時間”里,不做時間的奴隸,做時間的創(chuàng)造者,還有什么人生愿望能比它更奢侈又令人幸福呢?
心香一瓣摘自《遇見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