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振
(六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安徽六安 237158)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是一種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屬于罌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其基部呈現(xiàn)出乳黃色漿汁,葉片近圓形或者寬卵形[1]。其株高在3 m左右,莖粗2~3 cm,上部存在分支,全株都有白色粉末[2]。博落回主要生產于兩廣地區(qū)以及四川、河北、安徽等省區(qū)。博落回主要生長在150~830 m的丘陵、山林、草叢及灌木叢中,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耐旱耐寒,對土壤沒有較高的要求,但以肥沃土壤種植效果為好[3]。
博落回全株有大毒,全草均可入藥,但不可內服。博落回常用于治療風濕骨病、跌打腫脹、蚊蟲叮咬、皮膚瘙癢和痤瘡等,且具有顯著的效果[4]。在臨床醫(yī)學治療上,博落回注射液能治療各種炎癥,如少兒肺炎、大葉性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扁桃體炎等[5],將博落回莖葉切碎加水煎熬,能有效地治療滴蟲性陰道炎[6]。
2.1 材料及方法本研究所用材料采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周圍山區(qū),野生博落回生長于公路邊的山地及林地中。在秋季9—10月采取野生博落回植株上的種子,在春季3月采取返青萌發(fā)的小苗或帶有新發(fā)萌蘗的老根,將博落回根段帶回苗圃進行繁殖。繁殖栽培試驗地位于肥東縣周邊的苗圃地。繁殖采用播種和分根繁殖方法。
2.2 種子繁殖博落回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金寨縣山區(qū)生長很多野生博落回植株,10月采收博落回的果枝,曬干并剝離種子,在陰涼干燥的地方貯存起來,第2年4月開始準備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催芽處理,將博落回種子在清水中浸泡11 h左右,之后將博落回種子撈出,除去博落回種子表面的水分,待種子自然晾干。在博落回種子自然散開之后,將種子和細沙按1∶4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播種。種植前在地里施足有機肥,施肥量為1 000~1 500 kg/667 m2。
種植時挖深2 cm的淺溝,淺溝行距50 cm,將拌勻后的種子和細沙撒播在溝中,種子撒播完成后覆土。表層土壤不需要壓實,保持土壤疏松,覆土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2.3 分根繁殖除了種子繁殖外,博落回還可采用分根繁殖方式,春季3月在金寨縣山區(qū)挖取野生博落回的返青植株幼苗,或者從植株老根選取適合的根莖,保證每個根莖均帶有兩三個較為明顯的芽眼。將采集回來的博落回根放置在蔭蔽的地方,每天灑水進行保濕,保濕一兩周,直至根段上出現(xiàn)明顯的芽為止。博落回根段上的芽長至1~2 cm時可以進行移栽。栽植地選用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的壤土,栽植床周圍設排水溝防止積水。挖深5 cm的栽植溝,溝距50 cm,將發(fā)芽的根段放入溝中,株距20 cm,栽好后覆土,栽植時注意不要使已萌發(fā)的芽受損傷。
2.4 苗床管理六安市氣候特點是春秋季節(jié)較短、夏冬季節(jié)長。在六安市進行博落回的繁殖時,春季需要注意保溫,可選用禾本科植物的秸稈或者塑料薄膜對栽植好的苗床進行覆蓋。用薄膜覆蓋時四周應壓實,使苗床密不透風,氣溫低時可以在薄膜上加鋪秸稈等覆蓋材料。從3月播種或移栽時覆蓋薄膜,4月中旬氣溫回升時可將薄膜掀掉。在此時段內要有人管理,幼苗生長過快時可將薄膜切開,采用秸稈覆蓋時注意不要壓傷幼苗。
2.5 苗期田間管理六安市早春時節(jié)氣候多陰雨,此時田間管理要注意排水,博落回幼苗生長階段忌水澇,如育苗時間較遲,在梅雨季節(jié)也要及時清理苗床周圍的排水溝,防止苗床積水。幼苗長至3 cm高時要追施氮肥促進苗的生長,施肥量可按6~8 kg/667 m2尿素換算。幼苗出土破膜時孔口的雜草可人工拔除,也可在覆膜時采用除草地膜。博落回提取物可以作為植物源農藥,博落回在生長階段極少發(fā)生病蟲害,故而在苗期可不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