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城中學,江蘇 揚州 225200)
物理教材是物理知識內容的載體,也是物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更是中考物理命題的依據(jù)和藍本??v觀揚州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基于教材的實驗考查越來越多,涉及各種題型,分值占比較大。
筆者對揚州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試題進行了分析,對基于教材原始實驗問題考查的相關題目進行了梳理和分類統(tǒng)計,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將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與大家分享。
近幾年揚州中考物理試題中的實驗探究從單一的實驗題逐步向選擇題、填空題等題型擴展,即實驗題幾乎遍布試卷各個板塊、各種題型中。仔細研究對比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實驗探究的考查大部分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原型。
2.1 試題統(tǒng)計
表1是近五年揚州中考試題中教材正文實驗題統(tǒng)計,其中考查內容打*的為2011年版課程標準列出的20個學生必做實驗。
表1
續(xù)表
年份題號考查內容教材實驗頁碼分值各題分值小計20163?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八上P2925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八下P81211比較燃料的熱值實驗九上P54214?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八下P6326?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九上P9761520172?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用電流表測量電流八上P103八下P49八上P29九上P73210?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九下P52220?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八下P12426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九上P78728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八下P6372220184?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的關系八上P6626電動機模型安裝九下P49224?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九上P97625模擬打樁九上P35226?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八下P12527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八下P65428?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九下P9627
1.2 應對策略
上述題目部分是對教材實驗原型的再現(xiàn),部分是對原實驗問題的拓展和衍生,主要考查實驗原理、操作、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改進等問題。
(1) 再現(xiàn)實驗,重點剖析
“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學生切實再次體驗教材實驗,是解決基于教材實驗問題的最佳方式。但考慮到中考總復習時間較緊,在實際復習過程中,不可能讓學生把所有實驗重新做一遍,切實可行的是有針對性地重做重點綜合性實驗。如“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在完成該實驗探究的同時,還可以完成“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用電壓表測量電壓”等實驗。
對于學生掌握不理想的薄弱實驗,還可以采用實際操作和視頻再現(xiàn)等多種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剖析。對于中考中??嫉碾娐饭收蠁栴},如“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燈泡斷路后,所并聯(lián)的電壓表是否有示數(shù)?教師可以借助實驗,讓學生先直觀地觀察到真實的實驗現(xiàn)象,再進行理論分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斷路和短路的理解,進而可以延伸到借助導線或電表進行檢測和判斷。
(2) 關注規(guī)范,重視細節(jié)
規(guī)范性是實驗探究的基本要求,也是實驗探究考查的重點。尤其在基本實驗問題重復多年考查后,仍要做到讓基于教材的實驗考查既不超越課程標準,又能考查學生實驗能力,并有新意,為此,命題者愈來愈重視實驗規(guī)范,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
如考查連接電路時開關要處于斷開狀態(tài)這一細節(jié),可以直接在前置考查,也可以在實驗操作的后續(xù)過程中,如在更換原件時考查這一知識點。所以教師要在學生操作時反復提醒、強調,并讓學生自己說明理由,具有保障電路安全的意識。再如測量小物體的密度實驗,對于測量質量和用排液法測量體積的先后順序的安排,可能影響到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是我們常遇到的誤差處理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測量過程中,采用不同順序,再將測量結果跟標準值進行比較,進而引發(fā)學生的反思,再從理論角度加以分析,水到渠成。
“WWW”欄目是蘇科版特色欄目之一,“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詮釋了該欄目的目標,該欄目編制了若干有趣的實驗問題,近些年以該欄目實驗為藍本的中考實驗考查題層出不窮。
3.1 試題統(tǒng)計
表2是近五年揚州中考試題基于教材“WWW”實驗的考查統(tǒng)計。
表2
3.2 應對策略
(1) 勤于動手,善于思考
如果說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學生必做實驗是中考物理試題的“必選動作”,那么“WWW”欄目中的小實驗和小制作則是中考命題者青睞的“自選動作”。對于這些小實驗和小制作,教師在新授課時會讓學生動手做。若在總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組,布置每組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其中一個小制作或小實驗,集中展示,對于學生未能完成的,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演示或視頻展示的方式進行。
在制作或實驗展示環(huán)節(jié),重心應放在制作方法細節(jié)和原理解釋上。如浮沉子的制作,制作中要弄清配重的處理,展示環(huán)節(jié)則要學生能完整解釋浮沉子在雪碧瓶擠壓后下沉、松手后上浮的原理。再如自制水膜透鏡,對于如何能拉起水膜是值得研究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比鐵絲粗細、圈的大小、肥皂水的濃度等,后續(xù)實驗中還需考慮何時將水膜視為凸透鏡,何時視為凹透鏡?區(qū)別在什么地方?再如倒置漏斗吹乒乓球或吸乒乓球都不會掉落,原因是什么?有沒有區(qū)別?
在動手的基礎上,多思考失敗的原因、成功的關鍵等問題,進而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相關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等。實踐了才有體驗,體驗了才有感受,感受了才會思考,思考了才有長進。
(2) 立足實驗原型,加強衍生探究
“WWW”欄目的小實驗和小制作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從揚州歷年中考題看,在很多情況下,命題者對教材小制作和小實驗進行了重新包裝或拓展延伸。對于此類問題,教師首先要要求學生將教材原始實驗弄清弄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進行類似的實驗。
“綜合實踐活動”是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大亮點,該活動設置于每章的末節(jié),是全章節(jié)知識內容的綜合應用,也成為中考物理實驗考查的重要來源。源于教材綜合實踐活動的問題考查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有時甚至成為決定試卷區(qū)分度的重點,解決好該實驗問題對于中考的意義不言而喻。
4.1 試題統(tǒng)計
表3是近五年揚州中考試題基于教材綜合實踐活動的考查統(tǒng)計。
表3
4.2 應對策略
實踐出真知,對于物理學的學習尤其如此。在細細研讀教材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進行備課后,教師往往都會醍醐灌頂,頓悟教材設計該活動的目的。如第十三章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簡單電路”,既涉及串并聯(lián)兩種基本電路連接方式及特點,又鞏固了電路圖的畫法、實物圖的連接等,對學生提出了實際設計、操作的要求。
教師要立足實踐活動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拓展延伸。如第十章綜合實踐活動“密度計的制作”,在完成教材基本制作、弄清密度計的原理和制作細節(jié)后,教師可從如何提高密度計的精確程度、擴大量程兩個維度去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究。在實踐的基礎上,讓學生意識到從吸管的粗細和配重的大小等方面加以改進,并進一步結合理論分析,加深對密度計原理的理解。
綜上所述,中考試題中實驗考查與教材密切相關,拋棄教材的中考復習可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在復習階段,物理教師更要充分利用物理教材,全面梳理教材各個版塊的實驗素材,本著動手實踐和理論分析相結合、原始實驗和拓展實驗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學生將教材涉及的各種實驗原型問題逐一弄清、弄懂、弄透,并舉一反三,切實發(fā)揮物理教材的作用,提高學生中考物理成績,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