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琴
贛州市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西贛縣 341100)
宮外孕即異位妊娠,是一種受精卵在子宮以外部位著床的現(xiàn)象[1],最常見的為輸卵管妊娠,在全部異位妊娠中占比超過95%。若是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宮外孕,易導致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宮外孕患者有重要意義。宮外孕患者多以陰道出血、停經(jīng)、下腹疼痛等為主要癥狀,查體可出現(xiàn)移動性濁音、盆腔積液、下腹壓痛,且臨床癥狀不典型,極易誤診。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彩超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診斷宮外孕,但其檢出率不甚滿意。彩超是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可精確判斷子宮內是否有孕囊和其所處位置,但仍有部分情況無法完全確定是否為宮外孕。β-HCG可準確反映患者是否懷孕,其鑒別點為β-HCG成倍增長時間,正常孕婦在早期1.4~2.7 d,而宮外孕則在3~8 d,但這種方法缺乏特異性,誤診率較高。無論是彩超還是β-HCG檢測,均不能明確診斷宮外孕,極易延誤治療,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采取彩超聯(lián)合血清β-HCG診斷宮外孕,并以手術病理為金標準,判斷其檢測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宮外孕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34歲,平均(28.40±1.03)歲;病程(可疑觀察期到彩超診斷時間)7 d至1個月,平均(15.78±2.10)d;平均體重(55.96±0.21)kg。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妊娠周期≤10周;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習慣性流產(chǎn)患者。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強生公司),以及配套的檢測試劑進行β-HCG檢測。操作者應該嚴格遵循試劑說明書的步驟,注意無菌操作。
所有患者均給予陰道彩超檢查,采用西門子公司生產(chǎn)的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探頭表面涂耦合劑后套無菌手套或無菌避孕套。囑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將探頭緩慢放入陰道,探頭頻率為6~9 MHz;探查是否有孕囊,雙側卵巢、附件包塊性質,盆腔有無積液及子宮內膜厚度等,對疑有包塊部位進行彩色多普勒,檢查其血流頻譜。腹部超聲檢查要求患者充盈膀胱,以橫切、縱切等多個角度探查其下腹部,探頭頻率為2~3 MHz,檢查子宮形態(tài)、大小、是否有孕囊和液性暗區(qū)、直腸子宮陷凹有無異常、盆腔內有無液體或液體性質。
以手術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彩超、血清β-HCG聯(lián)合及單項診斷結果。依據(jù)第8版《婦科學》中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即血清β-HCG>2 000 IU/L,超聲未見妊娠囊時,可被診斷為宮外孕,反之則視為正常妊娠[2]。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病理結果顯示,30例疑似宮外孕患者確診宮外孕25例,其中輸卵管妊娠16例、卵巢妊娠9例。
彩超診斷結果:宮外孕19例,誤診2例,漏診8例,靈敏度為68.00%(17/25),特異度為60.00%(3/5),準確度為66.67%(20/30)。
血清β-HCG診斷結果:宮外孕17例,誤診3例,漏診11例,靈敏度為56.00%(14/25),特異度為40.00%(2/5),準確度為53.33%(16/30)。
彩超聯(lián)合血清β-HCG診斷結果:宮外孕25例,誤診1例,漏診1例,靈敏度為96.00%(24/25),特異度為80.00%(4/5),準確度為93.33%(28/30)。
聯(lián)合診斷的靈敏度、準確度明顯高于彩超或血清β-HCG單項診斷(χ2=6.640、10.965,P=0.010、0.001;χ2=6.667、12.273,P=0.010、0.000)。因數(shù)據(jù)較少,無法進行特異度的統(tǒng)計學處理。
聲像圖特征:附件區(qū)包塊呈“面包圈”征,周邊見環(huán)狀血流環(huán)繞。
宮外孕是一種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危險性較大,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避免患者出現(xiàn)大出血而造成死亡。有研究指出宮外孕的病死率約為4%,是育齡期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進行早期妊娠檢測,可盡早發(fā)現(xiàn)宮外孕,并采取治療措施,以降低病死率。但宮外孕患者的早期癥狀不典型,診斷較為困難,多需要借助輔助檢查。目前,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妊娠檢測技術不斷成熟,宮外孕的主要輔助檢查為彩超和β-HCG檢測。彩超屬于一項無創(chuàng)檢查,可準確探查子宮內是否存在孕囊,且可判斷宮腔外孕囊的部位、子宮包塊等。但在孕早期,無論是采用腹部彩超還是經(jīng)陰道超聲,均有一部分孕婦不能確診為宮內孕還是宮外孕,還需與妊娠黃體、黃體破裂及闌尾炎等相鑒別,而借助血清學檢查,對宮外孕的診斷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彩超結合血清學診斷宮外孕,已得到臨床的肯定,多數(shù)宮外孕患者均可在其包塊破裂前得到有效診斷和治療。陰道超聲可通過觀察子宮內包塊、盆腔內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來準確判斷子宮破裂出血的宮外孕患者。此外,宮外孕和流產(chǎn)患者均可出現(xiàn)下腹疼痛、陰道出血的臨床癥狀,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因此,在診斷過程中,需仔細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降低誤診率。β-HCG也常作為臨床診斷宮外孕的指標,但是單獨應用彩超或者β-HCG檢測,檢出率較低。因兩者檢測方向不同,本研究將兩者進行聯(lián)合,應用于宮外孕的診斷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血清β-HCG是妊娠時絨毛滋養(yǎng)層合體細胞所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由兩條多肽鏈β、α組成,β、α兩條亞基上存在效量不等的氨基酸。β-HCG不會被機體內的黃體生成素所干擾,于女性月經(jīng)期23 d可被檢測出來。血β-HCG屬于早孕檢測的可靠指標,也可輔助判斷妊娠是否正常。但是不同的妊娠個體,血清β-HCG水平存在差異,這主要與停經(jīng)時間、受精卵著床時間、滋養(yǎng)細胞的質量和數(shù)量等因素有關。足量的血清β-HCG是確保胚囊正常發(fā)育的前提條件,宮外孕患者因受精卵的生長環(huán)境較為狹小,受精卵的發(fā)育受限,而輸卵管內的血液供應條件較差,蛻膜形成不佳,不足以抵抗滋養(yǎng)細胞,且肌層較為薄弱,難以為胚囊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絨毛發(fā)育,故合體滋養(yǎng)細胞的發(fā)育較差,數(shù)量也較少,可存在部分滋養(yǎng)層細胞壞死的現(xiàn)象,因此合體滋養(yǎng)細胞所合成的β-HCG較少[4-5]。本研究中,宮外孕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遠低于正常孕婦,該結果與以上報道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彩超聯(lián)合血清β-HCG診斷宮外孕的靈敏度、準確度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