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其實講述的就是導演陸慶屹一家5口四年間發(fā)生的事。父親陸運坤是退休的中學老師,一位多才多藝極富情趣的老先生,母親李桂賢則愛唱歌愛熱鬧,最喜歡哼的曲子便是《青春圓舞曲》。
導演陸慶屹來自貴州,在沒有任何電影拍攝基礎的情況下,他一個人完成了所有拍攝。專業(yè)電影團隊進入前,這部影片的“總投資”就是1500塊的三腳架。
也許正是沒有了技巧的繁瑣,越往后看你越能感覺到這部片子里透出的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它厚重、真誠卻又飽含愛與詩意。
很多尋常家庭出現(xiàn)的場景都出現(xiàn)在了電影里,有迎接新年時的熱鬧籌備,一家齊全地爬山散步,還有家人遭遇病痛折磨的掙扎和無奈……
平凡的一家人,平凡的喜怒哀樂,當那些熟悉的場景映射到屏幕之上時,我們好像才深刻感知到了那些因平凡和真實凸顯的可貴。
影片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便是告別。尤記得上一秒鏡頭還在記錄一家人聚在一起說笑的場景,下一秒便是姐姐離世的畫面。
導演并沒有刻意渲染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痛,只是當我看到媽媽在姐姐逝世后,隱忍地說“有來有去”時,忍不住淚流滿面。
很多人看完后更是早早地就將這部影片列為自己的“年度最佳”。有網(wǎng)友看完以后感慨地說道:“即便我們的生活不夠偉大,縱使我們會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悲傷,可依然要報以詩意與樂律。”
老先生和他的愛人就讓我看到了有關生活的另一幅模樣。
他們一起做飯、種樹、養(yǎng)魚、上山采藥;母親給父親理發(fā)、父親給母親染白發(fā);父親拉手風琴、吹簫吹笛、拉二胡、養(yǎng)蜂、看燕子在檐下筑巢。
我們渴望的生活是熱騰喧鬧的夜市,他們的生活是靜謐幽深的清晨。
對于影片中所呈現(xiàn)出的詩意與生命力,陸慶屹曾說:“我始終覺得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詩意,只是這種感覺在綿長的生命里被淹沒了?!?/p>
父母對陸慶屹最大的影響是教他做人要溫柔,記得把自己的小我放得低一些,因為這會給人生帶來美好的東西。
這也正是為什么導演在剪輯片子時不想過分代入個人情緒 ,不想渲染太強烈的感情,在悲喜兩頭都能有所克制。無論生活還是情緒,其實那些可貴的溫情和詩意就藏在生活的邊邊角角處。
我不禁開始反思現(xiàn)代人尤其是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到底在過著怎樣一種生活?
整日無限的焦慮抑郁,活在自詡不快樂的桎梏里。我們會說自己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被激烈的就業(yè)環(huán)境弄得惶惶不能自已。
我們一邊渴望成功又一邊渴望著自由,一邊期盼著理解又一邊不屑于解釋。我們總在追求熱鬧沸騰的生活,以為那才是受人矚目的成功。
卻忘記了不沸騰的生活亦是人生啊。
文學巨匠楊絳與錢鐘書先生的人生與愛情故事都令世人艷羨并動容,但翻開為紀念錢鐘書和女兒的《我們仨》可以看到,在楊絳的眼里,愛人錢鐘書不過也只是一個不會家務活,需要人照顧的孩子罷了。
楊絳總說:“我們仨的生活,平淡就是幸福?!?/p>
轟轟烈烈的愛情會回歸柴米油鹽,動蕩漂泊的浪子會樂于安穩(wěn),人生一次次的精彩過后終究會走向平凡。
《四個春天》里最打動我的正是整部影片的“平凡”,它以平凡的心情,用平凡的鏡頭拍出平凡動人的故事,獲譽無數(shù)卻沒有瘋狂營銷。
它的平凡,顯得有些笨拙卻真摯萬分,就好像我們每個人在生活里努力的樣子。
我們有時候想要得太多,給自己設定了太多界限,所以總能從生活里找出100個理由致郁,卻不知道主動去尋找讓自己幸福的出口。
小時候讀到“繁華歷盡,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滄桑,只想平淡如水”時總嗤之以鼻,認為天高海闊任我闖,平凡的生活不足以留住我。
如今長到20多歲才發(fā)現(xiàn),天高海闊自是任我闖,但平凡生活里開出的煙火也足夠讓我駐足眷戀。
要記得平淡亦是人生,不是只有精彩的歲月才值得過活。如果累了,跨越山海,勿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