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熱古麗·克里木
新疆庫爾勒市畜牧獸醫(yī)站,新疆庫爾勒841000
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是奶牛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維生素作為維持機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生產、繁殖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可以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2種,維生素E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它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統(tǒng)稱,維生素E呈淡黃色無味的油狀物,在自然條件下不太穩(wěn)定[1]。在機體中,維生素E主要起著抑制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質過氧化反應,中和自由基,從而起到保護細胞和組織的作用。
首先,維生素E能夠影響奶牛的泌乳量以及乳脂含量,給奶牛補充維生素E和硒可以有效減少牛乳中體細胞數,有效改善牛奶的品質。有學者進行了乳異味評分的試驗,結果顯示添加了維生素E的牛乳中幾乎沒有異味,且無自然氧化的氣味[2],能夠更好地提升乳的品質。因為維生素E能夠改善牛乳的品質,證明維生素E是能夠突破血乳屏障的,能夠直接作用于乳房。事實證明,維生素E確實可以預防乳房炎的發(fā)生,降低亞臨床型乳房炎的發(fā)病率,當維生素E和硒搭配使用時,乳房炎的持續(xù)時間也大幅度縮短了。由于維生素E能夠作用于生殖系統(tǒng),所以對胎衣不下、子宮內膜炎等病癥也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其次,由于維生素E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所以能夠有效抑制牛肉中的脂質氧化過程,牛肉離體后顏色更不易改變,能夠很好地保存肉質。另外,維生素E還能夠提高奶牛的生產繁殖性能,可以促進卵細胞發(fā)育成成熟的卵母細胞,也能促進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對于公牛來講可以促進睪酮的合成。
可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發(fā)病2種病因,原發(fā)性發(fā)病是由于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導致的,較差的干草、稻草等均會引起維生素E的缺乏,或者是由于飼喂的飼料內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過高,引起機體內維生素E消耗量異常,導致維生素E缺乏。繼發(fā)性發(fā)病是由于運輸、天氣驟變、其他疾病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引起的應激反應等導致的。
維生素E缺乏癥病變主要表現在心肌細胞內,其次是骨骼肌和膈肌?;疾∨T谶M行較大強度運動時,容易引起心搏動加快加劇,第一心音減弱,持續(xù)發(fā)病會引起心力衰竭,最終死亡,此種情況多見于急性病例,其病程約為6~18 h,死亡率很高,可達100%。慢性發(fā)病的患病牛多數癥狀為肌營養(yǎng)不良,臨床癥狀與病變部分密切相關,病牛有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體溫略高、呼吸急促的全身癥狀,此外根據病變的肌肉不同可表現為肌群震顫,步態(tài)強拘,當病變較為嚴重時可能會倒地不起,慢性病例還伴有肝組織營養(yǎng)性病變的癥狀,結膜黃染、有腹水,喉肌痙攣的病牛由于呼吸困難還會表現為肺部異常,一般在幾天內就會死亡,慢性病例經治療后可能癥狀會有所減輕,但預后不良。
急性病例的病牛剖檢可見心肌蒼白,其他部位的肌肉較為正常,稍有白色區(qū),心臟增大,肺臟充血。慢性病例心肌損傷不明顯,但骨骼肌會出現灰色區(qū)或白色區(qū)。
對患病牛進行血液學檢查,結果可見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低于23 U/mL,谷草轉氨酶高于100 U,血液中的維生素E低于3 μmol/L,尿液中存在尿蛋白,肌酸酐含量大于300 mg/24 h,再結合飼喂、管理的情況可以確診為維生素E缺乏癥。
對于患病牛首先要增加維生素E的補充,可以采用肌肉注射和口服給藥相配合的方式進行治療,見效更迅速,一般在治療維生素E缺乏時還會補充硒,可以直接將硒丸、可溶性硒珠投至網胃內,能夠有效治療維生素E缺乏癥。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應著重注意牛舍溫度以及牛的體溫,限制牛只運動,保障其休息。
在預防上,首先注重妊娠母牛的護理,在分娩前2個月內要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E和亞硒酸鈉,每幾周1 次,直至母牛分娩,這樣不僅可以給母體補充充足的維生素E和硒,而且還能保證初乳中維生素E和硒的含量是能夠支持犢牛正常生長發(fā)育的。新生犢牛也應當補充適量的維生素E,可以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法,每個月1 次,即可以有效防止維生素E缺乏癥的發(fā)生。
除了合理配制日糧以外,還應當著重注意維生素E的補充,畜禽每日所需維生素在5~10 mg/mL的范圍內,年齡越大的動物對維生素E的需求量越高,當牛只受到應激時維生素E的消耗量會增加[3]。我國多數地區(qū)屬于缺硒地區(qū),更容易發(fā)生維生素E缺乏癥,所以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調整維生素E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