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賢
(賀州市八步區(qū)信都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廣西 賀州 542813)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餐桌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白菜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品,市場需求量不斷提高。因此,在種植白菜的過程中,加強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提高白菜的產量和品質,顯得格外重要。
在選擇白菜品種之前一定要先做市場調研,在多個品種的白菜種子中,選取能迎合市場需求的種子。同時,要考慮種植環(huán)境因素,選擇適應當地環(huán)境的白菜品種,而且應選擇植株長勢強健、株型美觀、產量高、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種子飽滿且發(fā)芽率高的品種。
白菜不宜進行重茬種植,如果上次種植過程中土壤中殘留有病菌,再次種植時會對重茬白菜造成影響。通常,選地時要選擇水分充足、排灌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塊進行種植。
白菜的種植時間應因地制宜考慮氣候和市場需求等因素來確定。白菜播種一般可分別在5月與7月下種,一般8月或者9月收獲??筛鶕贩N特點與地力的情況利用直播法,理墑后打塘點播。一般株行距為40 cm×40 cm,667 m2播種4 000塘左右;而小雜系列株行距為35 cm×35 cm,667 m2播種5 000塘左右。健康、飽滿的種子一塘播種五六粒,種子播種完成后在保持土壤濕潤的同時用細糞進行蓋塘。
白菜生育期長,產量高,養(yǎng)分需求量極大,對鉀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鈣、磷、鎂。白菜不同生育時期的生長量和生長速度不同,對營養(yǎng)的需求也不相同。苗期吸收養(yǎng)分較少,氮、磷、鉀的吸收量不足總吸收量的10%;蓮座期明顯增多,占總量的30%左右;結球期吸收養(yǎng)分最多,占總量的60%左右。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把有機肥的施加放在首位,而化肥的施加放在輔位。一般將優(yōu)質腐熟的農家肥3 000 kg混入復合肥40~80 kg放入塘內,漚后作為底肥。為了確保白菜能健康生長,需適時追肥。第1次在定苗期施加1 000 kg腐熟的清糞水,第2次在蓮座期澆灌1 000 kg腐熟的清糞水、20 kg尿素,第3次在結球始期澆灌1 000 kg腐熟的清糞水、20 kg尿素[1]。還可用1∶250倍的磷酸二氫鉀在結球中期進行噴施,增加植株的抗性,有效提高產出的白菜質量。
在白菜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多種病蟲害的侵襲,如霜霉病、軟腐病、菜青蟲以及小菜蛾等。
霜霉病存在于白菜苗期至包心期,是最為常見的白菜病害。發(fā)病初期病癥主要出現在白菜葉片上,這一時期葉片變?yōu)榈S色,如果防控不及時,葉片將逐漸枯萎,病癥將會蔓延至整顆白菜。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氣濕度過大,當種植區(qū)域的濕度超過70%時,易發(fā)生此病。
歐式桿菌是軟腐病的病原菌,其屬于細菌的一種。軟腐病的病癥表現為白菜葉子慢慢萎縮,而白菜心內部會出現臭味并伴有黏稠狀腐爛物。軟腐病在種植田與貯存過程中都可發(fā)生。
小菜蛾生命力頑強,一旦出現很難對其進行殺滅。小菜蛾對白菜危害持續(xù)時間久,蟲源在植被上迅速繁殖,其生長周期一般為15 d左右。
菜青蟲以白菜為主要食物,從其幼蟲時期就寄生在白菜體內,存在于白菜整個生長時期,導致白菜不能把營養(yǎng)供給自身,降低了白菜的自身品質。菜青蟲對白菜所造成的危害極大,可嚴重降低白菜產量。
在白菜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措施來防治病蟲害。例如,利用滅蟲燈,在蟲卵時期進行照射,將蟲卵殺死,防止其孵化后對白菜造成破壞;蟲害發(fā)生時,可利用黃色膠板對蟲害進行誘殺,膠板規(guī)格為20 cm×40 cm,每相隔10 d左右更換一次,667 m2放置30~40塊。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可降低農藥使用率,減少農藥對土地的破壞與污染,防止土壤板結現象的發(fā)生,避免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影響,有利于白菜的豐收與品質提升[2]。
例如,發(fā)生軟腐病時,可用72%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霜霉病,可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72%克露600~8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小菜蛾、菜青蟲,幼蟲用5%抑太保乳油2 000~4 000倍噴霧防治;對于根腫病,幼田期至蓮座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灌;對于蚜蟲,可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為有效預防白菜病蟲害的發(fā)生,在白菜種植過程中需要做好病蟲害監(jiān)測工作[3]。農戶需增加種植成本投入,完善監(jiān)測設備,以便有效監(jiān)控白菜生長過程,為白菜種植管理提供大量的數據,以減少病蟲害發(fā)生,降低經濟損失。
首先,白菜苗出土約3 d后,可對其進行科學的間苗,是其第1次間苗;第2次間苗可在出苗四五片葉時實施,每穴可留兩三株苗。如果發(fā)現種植區(qū)域缺苗,可及時進行補苗;如果發(fā)現病苗,則立即淘汰;長出八九片葉時,可按照50 cm左右株距進行定苗。
其次,中耕除草過程,可與間苗相結合。中耕除草可在定苗期與蓮座中期進行,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蹲苗。
最后,與非十字花科輪作,雨季推廣小高畦栽培,清潔田園,加強中耕管理,減少病蟲源,增加植株抗逆性。
白菜中微量元素與維生素量含量較高,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已成為人們餐桌上比較喜愛的菜品之一。但是,在白菜種植過程中,因管理不當和病蟲害的發(fā)生,易影響白菜的產量和品質,導致農戶的經濟收益不高。為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應完善白菜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