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再祥
(江蘇省連云港市板浦實驗中學 222241)
現在的學生很多由于沒有生活的壓力,電子產品的泛濫,父母常年在外的影響,爺爺奶奶的溺愛導致了當今教育的現狀.學生上課昏昏欲睡,毫無學習的狀態(tài),農村學校更是這樣,師道尊嚴每況日下.教育部門看到這種狀況,提出了很多的教學要求.各市都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和理念,力圖改變當今的教學現狀,但真正的改變應該是學生的改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改變,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連云港就推出了“真學、深學、樂學”的三學課堂,其實就是讓學生達到“我要學”的狀態(tài).
如何讓你的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你的課堂引入能否使學生被你深深的吸引,他們能否迫切地想知道這節(jié)課將上哪些內容,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你的語言能否把學生引入你的問題中,讓他們在互動探究中尋找到解題的方法和思路.如何讓學生自己動起來,真正做到“真學、深學、樂學”這就要求老師做好足夠的準備,設計好問題,準備好器材,讓學生有事可做,有討論的話題,有動手的實驗,有合作的伙伴以及有點撥的老師,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解決問題的快樂還有就是老師肯定的評價.
興趣是對學生學習的最好刺激,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動力.一般來說,學生對物理學產生了興趣,就對物理知識產生了好奇感與求知欲,就能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考,認真地去探索.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能積極學習的主動者,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設計的實驗能夠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動起來.
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個概念時,可讓學生做好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給學生一雙溜冰鞋、讓他穿好,并且讓他用手推墻,讓他自己去體驗.自己去說出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其他同學觀察到什么?該同學發(fā)現自己向后退,根據這個現象,讓學生猜想其中的原因,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其他同學再穿上溜冰鞋做相同的實驗,體驗結論是否正確,并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最后得出結論.又如,講簡單機械時,給學生幾個滑輪,鐵架臺,以及必要的細線、鉤碼,讓學生自由組裝,自己動手做實驗,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然后自己再動手實驗,得出結論.然后各個小組根據自己的實驗結論討論,老師在中間給出點評,根據分析各種所組裝滑輪的優(yōu)缺點,從而得出定、動滑輪的使用特點,滑輪組的連接方法和使用特點,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學物理的學生一般都對物理比較有興趣,這是因為物理知識、物理現象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社會,很多的現象就發(fā)生在我們自己的身邊,有時就發(fā)生自己的身上,這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許多物理實驗都能讓學生浮想連翩,感到不可思議.但過不了多久,一部分學生就會對一些物理現象、物理知識麻木,甚至是討厭.不再喜歡物理,這是因為許多老師在講解這些知識時機械的套用知識,不給學生想象的機會,動手的機會,有些學校的實驗室很少使用,學生都在不停地做題、記憶.折斷了學生聯(lián)想的翅膀,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一個個扼殺在知識的條條框框中.學生應該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不要局限于某某的結論,只要思路正確,想法可以不同,結論可以不同,讓學生自己展翅遨游在物理知識的海洋之中
老師講的內容要講得精,講得透,講得巧.學生要會用、善用、活用,要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學好課內的基礎知識,練好基本技能,使學生有能力開發(fā)思維.對一個問題應該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在習題講解中要擺脫常規(guī)思維,尋求更好的解題思路和辦法,用“一題多解”、“一題巧解”,多巧結合.“一題多變”變中求穩(wěn),穩(wěn)中求新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去思考,尋求出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真正做到散的開,聚的攏.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能作出偉大的發(fā)現.”其實這是我們現代物理教學的主導,我們初中物理學的科學探究的七大步驟第二步就是猜想與假設.如在學習光學這一節(jié)中,在講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可根據一幅老頭洗澡的漫畫照,根據老頭在岸上所想,以及到水中的情景,訓練學生的猜想能力.再如“三日同輝”景觀壯麗,讓人可望而不可即,這讓學生有很多的猜想.
老師的精講點撥、學生自己會矯正反饋、遷移應用.這樣學生才能很好的掌握好知識,才真正做到“真學、深學、樂學”.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要求互動探究,老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樣才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點撥和評價更能激勵學生.學生的共同討論、協(xié)作、合作、互動培養(yǎng)了團結、合作精神.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二十一世紀新時代的的教師應該抓住機遇,努力鉆研,應用先進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 “我要學”的興趣,促動和喚醒那根已經松弛的“弦”.在教學中和學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