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暢
03.01
導演:迪恩·德布洛斯
配音:杰伊·巴魯切爾、亞美莉卡·費雷拉凱特·布蘭切特、基特·哈靈頓克雷格·費格森
類型:動畫/奇幻/冒險
故事:小嗝嗝在戰(zhàn)爭的歷練下已經(jīng)變得足夠勇敢、成熟,成為新一任酋長的他與阿絲翠德一起,將博克島打造成了一個奇妙而熱鬧的飛龍烏托邦。意外總是在平靜中降臨,一只與無牙仔同種的雌性光煞飛龍出現(xiàn)了,與她同來的還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獵龍者葛林魔,小嗝嗝和無牙仔不得不離開自己唯一的家園……
作為系列動畫電影,在前兩部《馴龍高手》電影中,小嗝嗝和飛龍無牙仔從互相為敵,到成為形影不離的好友,并在生死之戰(zhàn)中并肩抗敵、保護彼此,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讓觀眾為之動容。為了保護族人和他摯愛的飛龍,小嗝嗝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失去了左腿和親愛的父親。然而在終篇《馴龍高手3》中,光煞飛龍和終極大敵獵龍者葛林魔的出現(xiàn),又讓小嗝嗝和無牙仔身處離別的絕境,他們將作何選擇?等待他們的又是怎樣的結局?
在東方傳統(tǒng)文化中,龍是神話傳說中寓意吉祥的動物,然而在西方世界,龍卻被視作神秘血腥的動物。在第一部《馴龍高手》中,維京村落博克島的島民以牧羊為生,但是飛龍總是入侵小島掠奪羊羔,擾亂居民生活,小嗝嗝的父親斯多戈將飛龍視作天敵,帶領島民研發(fā)各種屠龍工具,每一個博克島島民在年輕的時候都要學習屠龍技巧,甚至要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屠龍人。那時候,飛龍是以闖入者的形象出現(xiàn)的,它們身形巨大,獠牙外露,成群進攻,有著諸如噴火、釋放毒氣等各種致命能力,對于島民來說,飛龍就是惡魔。
迪恩·德布洛斯作為編劇兼導演,具有敏銳的冒險意識和充滿童真的想象力,通過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讓片中角色更加生活化。但這部冒險電影中的主人公并非完美無缺,年輕的小嗝嗝是個早產兒,作為受人敬仰的斯多戈的兒子,他的表現(xiàn)顯然有點讓人失望,身體瘦弱的他優(yōu)柔寡斷,每次面對飛龍的突襲總是手忙腳亂,甚至幫倒忙,這樣失敗的經(jīng)歷讓他變得更加不合群。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缺陷,讓他有了與父親的勇猛形象完全相反的溫柔和善良的性格。面對他意外射傷的飛龍夜煞,小嗝嗝本可以殺掉它,向島民和看不起他的同齡人炫耀自己屠龍的實力,但他卻選擇了救助它。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小嗝嗝開始真正地了解飛龍的性格,發(fā)現(xiàn)了它們溫順可愛的本性,并和夜煞無牙仔成了并肩作戰(zhàn)的好伙伴。
在導演迪恩·德布洛斯的想象中,生活在電影世界中最著名的維京村落之一的小嗝嗝、阿絲翠德和無牙仔,他們在大銀幕上的旅程反映出了他們和身邊的人生活中的重要時刻:小嗝嗝成功說服父親接受飛龍的時刻,無牙仔從敵視到信任小嗝嗝的時刻,阿絲翠德與小嗝嗝怦然心動的時刻,甚至包括小嗝嗝在殘酷戰(zhàn)爭中失去左腿的痛苦時刻。正是在這樣的歷練中,小嗝嗝克服了種種困難,才成為日漸具有男子漢氣概和領袖氣質的大英雄。導演挖掘人物深層次的歡愉和痛苦,讓角色走向了觀眾,成為真實世界中極具個人魅力的一部分。影迷不僅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也會陶醉于這一系列動畫片所呈現(xiàn)的豐富情感之中。
“馴龍高手”系列電影是導演迪恩·德布洛斯根據(jù)克瑞西達·考威爾經(jīng)久不衰的系列小說改編而來,由環(huán)球影業(yè)和夢工廠出品。它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呈現(xiàn)讓許多動畫電影粉絲直呼不輸?shù)鲜磕岷推た怂?。除此之外,這一系列影片還入圍并獲得了全球多個重要電影節(jié)的動畫類獎項:《馴龍高手》提名2011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和第68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獲得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3D電影獎—年度最具創(chuàng)意立體電影;《馴龍高手2》提名2015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獲得第72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和第42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
這一系列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多的榮譽,與導演對視覺效果的孜孜追求不無關系。為了打造逼真的“飛龍臨境”的視覺效果,《馴龍高手3》的創(chuàng)作團隊始終在追趕技術,甚至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技術。由于一部動畫故事片是由大約500萬個數(shù)碼文件所組成的,夢工廠的動畫電影都非常依賴科技支持。在《馴龍高手3》的一部分片段中,單一個畫面就包含了10萬多個數(shù)碼文件。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燈光照明一直是限制動畫電影發(fā)展的瓶頸,即使對于夢工廠這樣技術領先的工作室來說也一樣?!艾F(xiàn)在我們有了一個好用而強大的工具,它在后臺讓我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動畫世界—色彩斑斕而絢麗的場景,而且能同時渲染比以前更多的角色。”迪恩·德布洛斯說,“以前只有單人鏡頭的,現(xiàn)在可以拍成多人對話了。”
迪恩·德布洛斯把這歸功于克里斯·迪法利亞,是他開發(fā)出獲得專利的“月光”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在動畫照明作業(yè)中進行實時渲染,是革命性的光線追蹤技術。這個絕妙的工具可以計算光線效果,并模擬光影如何在物體表面反射。制片人驕傲地承認,他們對這部史詩級冒險動畫片的愿景與這個絕妙的技術一起成長了起來。迪恩·德布洛斯說:“現(xiàn)在我們能夠同時渲染非常多數(shù)量的角色,以及片中飛龍豐富微妙的細節(jié)。我們過去也許會避免顏色艷麗蒼翠的植物場景,而現(xiàn)在,人物可以輕松地穿過蕨類叢林或是與樹枝擦肩而過?!?/p>
“月光”技術可以說是CG動畫技術中的一個大跨越,它為《馴龍高手3》的動畫場景注入了幾千萬道光線,并根據(jù)它們的照射線路計算高光和陰影,使得影像中呈現(xiàn)的就像是在自然世界中一樣,讓觀眾有置身于其中的感覺。
作為小嗝嗝和無牙仔故事的終章,可以看到導演依舊努力地創(chuàng)造精彩紛呈的故事,曾經(jīng)被認為是最后一只夜煞飛龍的無牙仔也許將在《馴龍故事3》中迎來自己的真愛—一只同種、通體潔白的光煞飛龍。在預告片中,無牙仔見到光煞的那一剎那就被吸引了,光煞從何處來?它是否是通向隱秘之境的關鍵角色?在光煞和小嗝嗝之間,無牙仔將如何選擇?這些都是導演拋給觀眾的懸而未決的問題。
終章的離別似乎在所難免,為此,導演迪恩·德布洛斯特地請來自己的好友約翰·鮑威爾擔綱第三部影片的作曲。對于迪恩·德布洛斯來說,《馴龍高手3》的編曲階段是將他的工作融入約翰·鮑威爾世界的時候,這位作曲家能夠創(chuàng)作出電影專屬的旋律,令一切都煥然一新,特別是在離別即將來臨的時候,音樂作為烘托氣氛的重要元素必不可少。
“我堅信音樂可以承擔一半的敘事功能”,迪恩·德布洛斯說,“在這些才華橫溢的音樂人手中,約翰·鮑威爾將故事的每一個時刻都提升了一個檔次。音樂所傳遞出的信息,是對話甚至表演都無法做到的。我們創(chuàng)作出的場景,不僅僅是受到音樂支撐,而是被音樂所驅動的?!?當影片需要音樂來催人淚下的時候,約翰·鮑威爾相信只有在他本人,作為觀眾的一員,感受到那份感情時,主旋律才能響起。
當基于自己所創(chuàng)造世界的電影三部曲走到了終章,沒有人會比無牙仔和小嗝嗝的創(chuàng)造者更不舍了?!奥犐先ゲ惶赡?,但這個故事是基于我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痹≌f作者考威爾回憶道,“博克島是我長大成人的地方,大塊頭斯多戈是根據(jù)我和我父親的關系而創(chuàng)作的。當然,在故事結尾,‘我還小的時候,世界上有飛龍’,這是我20年前剛有了孩子的時候,我為小說寫的開篇語。我從一個男孩成長的視角講故事,回顧我自己的童年,小嗝嗝就像是無牙仔的父親。故事的主題與我自己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所以結局的感覺苦甜參半。”
導演迪恩·德布洛斯向所有他遇到的人都表達了自己對考威爾筆下世界的愛,對既是編劇又是導演的他來說,“馴龍高手”系列電影中最令人快樂的時候就是將這個復雜的世界介紹給新粉絲,還有就是遇到粉絲告訴他這部電影對他們來說有多么重要。“我不曾料到的是,這些人物和故事是他們的世外桃源。”他總結道,“我和我們的英雄們有一個互動的主題,特別是小嗝嗝以及他卓然不群的個性,這讓那些被外界排斥的人們得到了撫慰。我意識到我們在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都有責任記住這一點。”
從2010年《馴龍高手》橫空出世至今已經(jīng)9年了,從第一部到如今的終結篇章,德布洛斯講述了一個關于成長、尋找,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的溫情故事。在相遇和離別間,小嗝嗝和無牙仔的故事已然變成史詩級的冒險神話,他們也陪伴了許多年輕的粉絲長大成人,并教會他們勇敢和善良,幫助他們找到面對困難時不放棄的決心和勇氣。
03.01
導演:彼得·法雷里
主演: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
類型:劇情/喜劇/傳記
故事:1962年,意大利裔美國人托尼·利普開車護送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從紐約前往美國南部進行為期8周的巡演。在那個時代,黑人在出游時還得根據(jù)“綠皮書”上的引導來尋找接納他們的場所,因而這趟巡演風險十足,而原本互相看不慣的兩人,又如何在旅途中相處呢?
文/邱驪吉
一位黑人老板,一位白人司機,在種族歧視橫行的年代開始了一趟麻煩的旅行。性格和背景都截然不同的兩人,在旅行中卻撕碎了對彼此的偏見,結下了可貴的友情。后人用第一手資料將他們的故事拍成了電影,也就是這部《綠皮書》,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種子選手,一部令人愉快的友情喜劇。
《綠皮書》這個片名,可能會讓不太了解美國歷史的觀眾看了不知所以。電影中的“綠皮書(Green Book)”是一本真實存在過的旅游指南,由黑人郵遞員維克多·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所著,上面詳細地標注了當年黑人在美國各州旅行時,到哪里能找到給他們提供服務的餐廳和旅店。那是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束了100年,但種族歧視仍然在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根深蒂固,越往南方,種族隔離的現(xiàn)象越是嚴重,進入“錯誤場所”的黑人難免遭受羞辱乃至更大的危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紐約擁有安逸生活的牙買加裔鋼琴家唐·謝利決定踏上去南方巡演的旅程,他想用音樂改變人們對種族的偏見。
黑人鋼琴家為他這趟注定充滿意外的長途旅行雇傭了一個保鏢兼司機—托尼·利普,一位失業(yè)前在紐約的夜總會當保安的白人。托尼有個源自他意大利老家地名的拗口姓氏,身邊的朋友都只叫他的綽號利普,他本人對此毫無意見。托尼豪爽、講義氣、顧家,平日的言行間卻也沒少過種族歧視。不過唐·謝利開出了豐厚的薪酬,托尼也就接過其樂團搭檔扔給他的“綠皮書”,開始了這趟麻煩不斷的旅行。
唐·謝利有三個博士學位,精通八國語言,生活優(yōu)雅精致,鋼琴只彈施坦威,即使遭受無端的蔑視也不會放下紳士的做派。而托尼卻是個不拘小節(jié)的糙漢,他解決麻煩的方法,是把敢來挑事的家伙痛揍一頓??雌饋頉]有任何共同點的兩個人,一邊互相嫌棄一邊向著南方前行,他們的旅途大部分在車廂內的斗嘴中度過,但他們也幫對方解決了一路上遇到的許多危險。
隨著旅程越來越深入南方的自治州,種族歧視帶來的麻煩不斷升級,謝利博士的音樂才華在當時白人的上流社會受到廣泛認可,但在高級餐廳完成演奏后,他仍然會被拒絕在酒店用餐;表面對謝利博士十分客氣的白人,在他離開演奏席后照樣對他惡言相向。托尼用一貫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路上的麻煩,但也會有不奏效的時候。接連不斷的劇情沖突中,一直被影片輕快的氛圍包裹著的人文內核,逐漸顯露了出來。
很多觀眾或許都不了解綠皮書,但一定都能看明白這部電影想要講述的東西,偏見、平等、尊嚴……人間種種,都通過電影中兩位主角跨越種族與階層的友誼,化作一場與自我和解的演奏,真實得能讓人為之落淚。
難得的是,這個故事并非來自后人一廂情愿的虛構,黑人鋼琴家與白人司機的這段旅途,和美國歷史上的“綠皮書”一樣,都曾真實存在過。
現(xiàn)實中的唐·謝利博士或許與電影里的有諸多不同,但他在當年的美國確實經(jīng)歷過電影中描述的歧視與孤獨。因為膚色,他很難被自身所在的階層真正接納,而因為階層,他也很難融入同族的社群。他是一位公認的天才鋼琴家,音樂才華毋庸置疑,但僅僅因為是黑人,在那個時代,他連演奏古典音樂都不被大眾接受,因為那是“白人的音樂”,唱片商建議他去彈爵士。
唐·謝利博士為人非常低調,應他的要求,電影《綠皮書》在他過世后才開始拍攝。另外,影片的編劇團隊中還有托尼的兒子。憑借在兩位主人公生前采訪他們得到的第一手素材,電影藝術性地還原了那趟讓他們成為朋友的旅行。
電影中有關種族歧視的時代背景很是沉重,但電影并不對觀眾說教,悅耳的音符追著黑人鋼琴家的手指從琴鍵上滾過,觀眾自然能感受到“綠皮書”背后的存在意義有多么荒謬。但奇妙的是,影片的喜劇氛圍脫離了“綠皮書”本身的苦悶。兩位主角的性格反差十分有趣,孤獨而矜持的謝利博士總是在夜晚獨坐陽臺,借酒消愁,而托尼,就算要開車,他也開開心心地吃遍了一路上出名的快餐食品。在這趟算不上太平的旅途中,他們之間的互動搞笑又溫情,托尼會把自己喜歡的炸雞強行推薦給拒絕用手直接抓食物的謝利博士,謝利博士也會幫托尼潤色那些文風像勒索信的家書,他們真摯的友誼就像影片背景里的旋律一樣感染力十足。
電影《綠皮書》在去年9月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上舉行了首映,前期看似不受關注,幕后主創(chuàng)還頻頻陷入輿論風波,更有謝利博士的后人批評影片對他的刻畫過于片面。但這些都沒有遮擋住影片本身的光輝,隨著金球獎等“奧斯卡風向標”紛紛頒出獎項,《綠皮書》成了殺入2019年頒獎季的一匹黑馬,這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們,將謝利博士和托尼乘坐的那輛車從1962年開到了這里。
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公布的提名名單上,《綠皮書》入圍了5項大獎,除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和最佳剪輯,片中兩位主角的飾演者—維果·莫特森和馬赫沙拉·阿里,也都分別入圍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名單。
馬赫沙拉·阿里在2017年就獲得過他今年在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獎項,這回為了演好鋼琴家,他提前幾個月開始練習鋼琴,影片中他坐在鋼琴前演奏的場景賞心悅目。維果·莫特森也不必多說,影迷一定記得電影《指環(huán)王》里英俊瀟灑的阿拉貢,不過這回他飾演的托尼是個有著啤酒肚的大胃王,所以他不得不為此增重幾十斤。
吸引他們來參演《綠皮書》的,是影片所講述的故事,這是一個讓人看了能感受到希望的故事,兩個像是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在一場旅行后達成了和解。有時候偏見遠沒有看上去那樣難以改變,人們往往只是缺乏真實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像當年的謝利博士那樣,明知路途艱難,仍然堅持去南方巡演的勇氣。
電影《綠皮書》的導演彼得·法雷里在今年年初領取金球獎時,不顧發(fā)言超時也要說完他的獲獎感言,那也是影片意義深刻的主題之一:“我從《綠皮書》的故事里獲得了希望,我想要將這種希望分享給大家。在如今這個時代,偏見依然存在,而如果影片中的兩位主角都能與對方和解的話,我們也能?!?/p>
02.22
導演:岡田麿里、篠原俊哉
配音:石見舞菜香、入野自由、茅野愛衣梶裕貴、澤城美雪
類型:動畫/奇幻
故事:在世界的盡頭,生活著擁有長壽之血的尤
爾夫族。在一場外族入侵的戰(zhàn)役中,瑪奇亞失去了伙伴和歸去之地。逃難途中,她收留了一個遺孤,并給他取名為艾瑞爾。隨著時間的流逝,瑪奇亞與艾瑞爾像普通人一樣經(jīng)歷著世間的生離死別,守護并傳遞族人的信仰。
文/劉暢
作為日本知名的動畫編劇,岡田麿里的眾多作品早已被全球影迷熟知,《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和《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以下簡稱《未聞花名》)等動漫一經(jīng)推出,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作為一名動畫編劇,岡田麿里的作品里有不少她個人成長經(jīng)歷的影子:幼時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和外公一起生活,少時求學的過程也充滿坎坷,經(jīng)常被同齡人欺負。也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造就了她對人物細致情感描摹的超強能力,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如今,岡田麿里再次攜手P.A.WORKS公司打造了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朝花夕誓》,這部動畫也被視為繼《未聞花名》之后她的又一部重磅催淚之作。這次她不僅作為編劇,也作為導演,親自為觀眾打造了又一場華麗的夢幻故事。此次故事的背景不再設定于日本的城市和鄉(xiāng)野,而是設定在帶有奇幻色彩的“世界盡頭”,精良的制作和恢弘大氣的動畫場景,伴隨著動人的音樂,讓觀眾可以深深地沉浸其中。
生活在“世界盡頭”的尤爾夫族長生不老,世代以織布為生,“以光陰為經(jīng),以生業(yè)為緯,編織著歲月”。因此,他們最珍貴的就是“昔日織”,這種布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能傳遞織布人的心聲。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能永葆青春,愛上外面世界的人就意味著要目睹他們的生老病死,從而讓自己陷入孤獨的離別之苦中,所以他們也被稱為“離別一族”。
然而,渴望長壽和罔顧生命的人類卻覬覦他們的長壽基因,并因此發(fā)動了戰(zhàn)役,年輕的瑪奇亞、蕾莉亞和克里姆是尤爾夫族的幸存者,面對外面的世界,他們內心充滿了恐懼。曾經(jīng)弱小的瑪奇亞,卻在孤獨的境況下毅然選擇成為一個人類孤兒的母親。為母則強,在戰(zhàn)爭中,她一邊躲避敵人的搜尋,一邊竭盡全力像一個普通人那樣照顧孩子艾瑞爾成長。人與人的交流開始真正編織起一塊屬于她的“昔日織”。在這個過程中,瑪奇亞逐漸意識到,離別若是注定之約,享受彼此相遇、相守的過程,才是最重要,最值得被紀念的。
可見,岡田麿里在《朝花夕誓》中對自己有所挑戰(zhàn),她想要達到的主題高度也升華為對更加偉大的母愛的渲染?,斊鎭喌膱詮姾蜕屏甲屗蚱屏恕半x別一族”被孤獨詛咒的命運,因為“離別”不過是另一段“相遇”的開始,看過人世間的塵囂和輪回,她更加懂得尤爾夫族堅守的信仰,那就是傳遞愛意,將愛織進生命的布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