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忠森
江蘇兆信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9
引言:路橋建設工程量大,造價高,社會影響廣泛且對施工技術有較高要求。在實際施工中,必須重視技術問題處理,落實好各項技術措施,保證工程質量,才能為現代交通運輸打下良好基礎,使交通運輸安全、暢通、舒適。
橋頭滲水是常見的施工問題。出現滲水現象通常是因為兩點原因:一是在施工中所用的粒徑較小的材料應用不當,出現嚴重流失現象,從而使結構層和土基,實際含水量進一步提高,導致滲水問題。二是施工時天氣狀況較差,經常遭遇陰雨或降雪,這些天氣帶來的雨雪會滲透到橋頭伸縮縫中,從而使路基路面結構受到破壞,造成橋頭滲水。
路基沉降問題通常和設計有很大關系。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或者是管理人員對過渡段施工沒有足夠重視,設計人員沒有根據相關要求進行全面、規(guī)范設計,會使施工中橋孔尺寸不符合要求,橋頭路堤設置不夠合理,帶來路基沉降問題。
在過渡段施工中,通常會使用鋼筋混凝土過渡板、粗粒料填筑等技術提高路橋路基整體質量。不過在實際應用中,如果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熟練度不足,會導致一系列操作上的問題,從而影響質量。如果施工中采用了過多的搭板結構,也會使過渡段結構布局出現問題,從而導致搭板斷裂或者出現橋頭跳車等問題,影響工程質量。
這也是常見的技術問題之一。在工程建設中,可能軟基路段存在不均勻沉降,從而很容易導致橋頭跳車等問題,威脅行車安全性。發(fā)生橋頭跳車,通常是因為現場勘查不足、對地質情況了解不足、布孔工作沒有進行合理操作,計算參數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處治理論以及相應處治方法也存在一定問題。另外,如果路橋施工現場氣候環(huán)境較差,也會進一步降低引道軟土路基穩(wěn)定性。軟土路基受雨水侵蝕會進一步降低強度,導致不均勻沉降。
做好過渡段防排水,妥善開展邊坡防護可以有效控制過渡段施工質量。一是要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合理開展防排水設計及施工工作,設置防排水系統(tǒng)。在進行過渡段地基處理前,要做好地基土拱排水孔布置,防止出現滲漏問題。二是要做好過渡段邊坡防護工作,防止臺背位置的填土受雨水等影響出現大量流失問題,影響路基穩(wěn)定性。
路橋工程建設中,會受工程結構、現場地質情況、所用材料等的影響,導致不同工程中橋臺路基、路面實際強度會有一些差異,不能照搬。所以,在開展工程建設中,必須考慮到這些問題,做好軟土路基強度分析,建設緩和的過渡段。在實際工程建設中橋臺面和路堤一個為剛性,一個為柔性,在二者間可以設置30~50米距離的強度漸變段。漸變段可以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是調整范圍應在15~30米之內。如果現場橋頭引道沒有軟土地基分布,要根據相關標準做好沉降坡差控制,此時強度漸變段允許的調整幅度為10~20米。
一是要提前預留反向坡度,確保搭板和橋梁橋臺之間的連接位置具有相同的標高,并且比路面連接位置實際標高要高一些。二是在進行坡度施工時要根據路橋實際沉降差進行施工,充分考慮縱斷面平順程度,合理確定實際沉降差并且做好反向坡度預留工作。三是要做好搭板與橋臺的錨固工作。根據當前應用情況,通常錨固采用水平,豎直兩種方式。水平錨固應用更多,這一錨固類型更滿足路橋過渡段受力狀態(tài)。如果選擇豎向錨固,可能會導致搭板自由端在路橋通車后受車輛荷載作用產生豎向位移。基于這一情況,所以通常路橋施工中搭板與橋臺適合采用水平錨固。四是路肩可能會對搭板產生正面影響。據有關資料指出,如果將路肩設為15米寬,搭板底部所受的最大彎拉應力可以降低約17%?;谶@一分析,在進行搭板施工時可以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做好路肩設計與修筑工作,發(fā)揮出路肩對搭板產生的積極作用,優(yōu)化搭板受力,減少隱患問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①通常路橋施工工程施工面積較大,如果過渡段也要開展較大面積的施工工作,需要重視前期試驗的作用,做好相關試驗,鋪設試驗段,驗證各項試驗參數。施工工作正式開展要以試驗段為工藝參考并嚴格執(zhí)行相關參數要求。②施工中不止要求做好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掌握相關技術規(guī)范以及施工技巧,還要注意做好路堤填料配比工作、注意填料實際含水率,確認填筑施工達到的平整度、填筑厚度以及壓實遍數。③要防止路堤填料施工中出現各類不規(guī)范施工問題影響質量。要控制好粗細集料攪拌質量,防止出現離析現象,已經出現離析的要進行妥善處理,不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設中,防止由于填料質量不足引起松散、起皮等問題。④路橋過渡段路堤填料施工中,如果發(fā)現某地段壓路機沒有碾壓到位,可能存在一定質量問題,要使用人工沖擊夯進行夯實處理,確保填筑質量。
結束語
本文基于工作實踐對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基于路橋過渡段施工難點以及重要性,必須重視過渡段施工質量,使路橋連接順暢,減少各類及時問題,為居民提供更好的行車體驗,體現現代施工技術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