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柏
西南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繼往開來,履行初心使命,重在堅守信仰信念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系統(tǒng)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對于中國人民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所具有的指引性意義和基礎性支撐作用。新時代要迎接新挑戰(zhàn),必須更加重視筑牢信仰信念信心之基。唯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方能守初心擔使命,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篇章。
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構成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這種整體性、系統(tǒng)性,正根源于這三者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信仰處于統(tǒng)領地位,它是體系化的行為原則、理想追求、價值目標,只有篤守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始終恪守、真正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信念處于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它是信仰的現實活動表現、具體實踐體現,馬克思主義信仰在當代中國社會實踐的最直接表現、最集中表征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信心則處于基礎環(huán)節(jié),它是信仰的基石、信念的源泉,有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就一定能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堅定的信心,而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則有向更高層次的信仰、信念發(fā)展、提升的前提和基礎。
忠實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必須筑牢信仰信念信心之基。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三位一體”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決定了其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接續(xù)奮斗行動中的強大功能。上述論及的三者之間有機銜接、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內在聯(lián)系,是系統(tǒng)整體功能發(fā)揮的重要因素。
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才能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才能不斷從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又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理論體系。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既意味著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也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
只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四個自信”,才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首先,只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內化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其次,只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才能在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態(tài)度堅決、旗幟鮮明,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用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筑牢精神支柱、夯固思想之元、培植為政之本,從而贏得優(yōu)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
只有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才能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真正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沒有振奮的精神,沒有堅定的志向,沒有高尚的情操,一個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國夢所弘揚的中國精神,不僅要求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堅定偉大復興必勝信心,也倡導每一個中華兒女堅持并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只有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才可能具有愈加廣泛厚重的群眾基礎、源源不斷的實踐動力、清晰可見的光明前途。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就能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和膽識,毫無畏懼地應對一切的困難和挑戰(zhàn),凝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履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全黨上下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只有緊密圍繞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理性認知、情感共鳴、思想轉化、心理調適、沉淀固化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機制、領域來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才能夠有效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確保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時效性、實效性和長效性。
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確保真學真懂。只有學深悟透弄懂馬克思主義,才能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統(tǒng)領內心的理想信念信心體系,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科學指導思想和正確前進方向。要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等路徑,全面系統(tǒng)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lián)系實際學,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學習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yǎng)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從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不同維度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保知行合一。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著重把握其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要求,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提高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學習、宣傳、教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加強信仰信念信心的系統(tǒng)培育,確保長效實效。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鑄就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培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貫穿于黨性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落實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各領域,使其不斷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匯聚磅礴力量。堅持主體性、實效性、長期性原則,注重信仰信念信心系統(tǒng)培育的長效實效機制建設;夯實信仰信念信心體系的物質基礎、文化基礎、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