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得以呈現(xiàn)。
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所涉及的場所不局限于室內,室外采訪過程中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眾多,突發(fā)事件、緊急情況皆可能導致采訪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較強的應變能力可使新聞記者在此類情況中能夠及時準確地作出反應,有效地把控好自身的采訪節(jié)奏,確保采訪過程的完整性。
新聞記者思維活躍,對同一事件往往有多種解讀思路。因而新聞記者在面對干擾因素時,可切實根據(jù)當前形勢清晰冷靜地思考,給出最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與應對措施,使被采訪者放下防備心理進行有效溝通,防止采訪因不利因素的影響而受到中斷。
新聞采訪的實施有許多優(yōu)秀案例可供參考,但應變能力使新聞工作者在采訪過程中將所學的方法策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更新變化并合理運用。使理論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在實際采訪中得以體現(xiàn),并總結升華為適用性與實用性更廣的新策略。
目前,廣播電視臺都很重視對新聞記者的有效培養(yǎng)。作為一個新聞記者,必須要具有應變能力,但提升應變能力的前提是要提升自身的新聞辯聽力。而新聞辯聽力是指能夠敏銳地從已發(fā)生或未發(fā)生的新聞中,迅速抓住要點,從而報道出合適的新聞內容。新聞辯聽力主要表現(xiàn)在記者能否判斷出對大眾具有吸引力,對社會具有報道價值的新聞。
為了提高應變能力,新聞記者可利用新聞現(xiàn)場這一優(yōu)勢點,新聞記者要能夠在其他因素干擾的環(huán)境中找出要采訪的重點。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應該學會時刻保持自己敏銳的觀察力能力。很多新聞編輯工作,都是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才寫出具有深度的文章。
另外,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對于提出的問題,應該符合被采訪對象情況。讓采訪處于客觀的角度,以此來獲取有價值信息。由于現(xiàn)場開放、閉合式采訪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新聞記者要運用較強的邏輯思維,正面和側面相結合,來提出規(guī)范的、有價值的問題。
新聞采訪的成功,需要新聞記者能夠捕捉新聞事件的細節(jié)、熱點等,所以新聞記者要加強對細節(jié)的觀察,要通過觀察被采訪對象的穿著打扮、表情動作等這些潛在的性格細節(jié),來取得被采訪對象對記者的認可。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需要通過報道細節(jié)使內容更加豐富。
受訪者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情緒波動均有不同,需要記者要關注到受訪者的情緒,并及時調整語言來調節(jié)采訪者的情緒變化,這就會給采訪工作的開展帶來比較大的困難。記者要時時關注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讓受訪者真正感受到采訪雙方真情實感的共鳴,密切雙方的關系,營造良好的采訪環(huán)境。通過真情實感調動受訪者情緒,拉近與受訪者的距離,使受訪者更自如暢快地表達情感,新聞記者通過捕捉和采集受訪者情感的變動,讓報道更加真實,富有人情味。
綜上所述,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直接影響新聞報道的產(chǎn)出和質量,影響廣播電視臺的收視率。因此,新聞工作者應不斷提高感知能力與新聞辯聽力,提高新聞現(xiàn)場觀察力,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以及具有條理性的提問能力,善于捕捉細節(jié),準確把控情感,多方面、多維度、科學合理地提升自己。最后,通過提高應變能力,報道出高質量的文章,新聞記者就可以為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