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胃寒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許多胃病患者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氣溫下降,則會出現(xiàn)胃痛、腹瀉等。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前者多因脾胃陽氣虛衰所致。后者多因寒邪傷胃所致。
1.胃虛寒(胃陽虛)證候:胃脘冷痛,綿綿不已,時發(fā)時止,喜溫喜按,食后緩解,泛吐清水或夾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脈沉遲無力。
【治則】溫中健胃。
【主方】理中湯。亦可以用小建中湯證、理中湯證、香砂六君子湯證、香砂養(yǎng)胃丸。方藥:黨參、白術、桂枝、干姜、高良姜、蓽澄茄、白及、海螵蛸。
2.胃實寒證候:胃脘冷痛,痛勢急劇,遇寒加重,得溫痛減,脘痞作脹,惡心嘔吐,吐后痛緩,口淡不渴,口泛清水,脘腹水聲漉漉,舌苔白滑,脈弦或沉緊。
【治則】溫胃散寒止痛。
【主方】厚樸溫中湯。方藥:厚樸、陳皮、甘草、木香、干姜、茯苓、草豆蔻。
由于中醫(yī)強調(diào)辨證施治、一人一方,故不建議自行服用方劑調(diào)理,應由專業(yè)的中醫(yī)師診斷開方。
現(xiàn)實生活中,60%以上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胃病,中醫(yī)認為,胃病的致病因素比較復雜,有飲食不當、外邪侵襲、肝氣犯胃以及脾胃虛寒等。其中最常見,對胃影響最大的就是胃寒。胃部受寒的人容易腹痛、腹瀉、飲食不思,而且多數(shù)伴有脾虛之證。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胃寒病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最適宜的就是自我調(diào)養(yǎng)。以下是胃寒患者日常生活調(diào)理的方法。
1.飲食要規(guī)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如熱量攝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辦法補充。
2.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食物要細、碎、軟、爛,烹調(diào)方法多采用蒸、煮、燉、燴與煨等。宜食健脾補氣、溫暖胃腸及祛寒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草魚、山藥、荔枝、芥菜、干姜、生姜、胡椒、紅糖等。少食寒涼、易損傷脾胃的食物,如蕎麥、莜麥、綠豆、豆腐、黃瓜、苦瓜、西瓜、香蕉等。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生蒜、芥末等,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
3.注意酸堿平衡。胃酸過多時,可多用牛奶、豆?jié){或帶堿的饅頭干以中和胃酸。
4.戒煙酒。吸煙會影響胃黏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黏膜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因此若有吸煙習慣應戒煙或減少吸煙。胃寒患者一定要記住,胃里的寒氣不是靠“熱或辣”的飲食或飲品去祛除的,酒只會更加刺激你的胃腸,讓本來就虛弱的胃部雪上加霜,所以說患有胃寒的患者一定要戒酒或少酒。另外濃茶與咖啡,也是要盡量避免飲用的。
5.注意腹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病。冬季可以貼身穿一個保暖棉背心,給胃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也可以適當?shù)亟o腹部按摩,可以促進消化,但應注意的是按摩之前雙手要對著搓一下,搓熱雙手后再按摩更好。
6.熱敷暖胃。胃寒造成的胃部不適,短期內(nèi)可以使用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用一個熱水袋,裝上熱水,貼著胃部敷30~60分鐘,可有效緩解胃痛不適。作為一種保健方法,晚上可以適當?shù)亟o腹部做一下熱敷,方便又健康。
7.溫灸暖胃。許多人接觸過針灸,不過養(yǎng)胃最好的是溫灸,即用艾條進行胃部、后背部及足部反射穴位的溫灸??梢杂行ъ畛覆繚駳?、寒氣,幫助暖胃健脾,對一些老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調(diào)理治療作用。
8.經(jīng)常熱水泡腳??纱龠M腳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調(diào)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對于治療脾胃虛寒大有益處。
9.保持心情舒暢。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我一生氣就胃痛”。郁怒傷肝,肝氣犯胃,即可引起胃脘痛、嘔吐、泄瀉等胃腸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情愉快。冬季日照縮短,容易情緒低落,建議堅持運動,盡可能多到戶外曬太陽。
10.注意口腔衛(wèi)生。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病的元兇,病菌主要來自不潔的口腔與飲食,其大量存儲于牙菌斑上。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幽門螺桿菌易導致胃病的發(fā)生或復發(fā)。因此,要經(jīng)常更換牙刷,并堅持每餐飯后正確漱口。
友情提示:胃寒在很多人眼里不算什么毛病,但日積月累就容易引發(fā)更嚴重的胃病,比如消化不良、胃痛、持續(xù)腹瀉、身體虛弱消瘦,等等。現(xiàn)代中醫(yī)研究也發(fā)現(xiàn)胃寒病證與胃癌的發(fā)生高度相關。因此,胃寒要及早調(diào)理和治療,比較嚴重的患者最好找專業(yè)的中醫(yī),使用中藥進行科學調(diào)理,不要自己濫用藥物,以免更進一步傷及胃腸。
(編輯 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