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平
給你10分鐘,就能逛完整個校園
可能是青春偶像劇看太多,在我印象中,大學校園應該是每天騎著自行車,穿過林蔭道,瀟灑地去上課,說不定還會因此邂逅美麗愛情的地方。
可是當我站在學校門口,發(fā)現(xiàn)圖書館、教學樓、辦公樓一覽無余地矗立在我面前時,我就知道自己真的想多了。其他學校的教學樓、食堂一棟接一棟,而我們是一層接一層,不過也只有三層而已,因此我們戲稱食堂為“王中王牌的樓中樓”。
我們學校很小,每當有朋友來學校參觀時,我都會提前“打預防針”:學校不大,10分鐘就能逛完。在其他學校,你可能只有上課才能見到班上的同學,但是在我們學校,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毫不夸張地說,同一個同學,我每天至少見3次,最多能見9次!
不過也正因為學校小,人數(shù)少,我們和同學、老師、師兄師姐的關系都很親近。每個學期各班都會組織春游、秋游,大一去麇鹿苑、奧林匹克公園露營,大二去頤和園。撕名牌”,大三去野外燒烤。
接地氣,我們是認真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看著這么嚴肅認真的名字,你是不是覺得它自帶一點中學政治課的意味。如果你這么想,那就真的是誤會了,事實上,我們真的很接地氣。
除了學習“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學、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等課程,我們還要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shù)、經(jīng)濟學等非特色課程。是的,你沒有看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確實要學習數(shù)學和經(jīng)濟學,如果非要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馬克思說過的——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吧。
每年暑假,學校都會組織社會調(diào)研,以便我們能夠?qū)⒗碚搼糜趯嵺`,避免成為“說的比唱的好聽”的假大空。大一時,我和幾個同學曾去過大興的打工子弟學校支教。教室很小,還有些昏暗和破舊,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卻一點沒有減少。每一個孩子都親切地叫我們“老師”,還主動給我們。愛的抱抱”。我問一個孩子,長大了想考哪個大學?他回答說哈佛。我立即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贊,告訴他:“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沒問題,好好加油!”
大二暑假,恰逢北京舉辦國際田聯(lián)世界錦標賽,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被分配在了核心部門——綜合辦公室。活動的前期準備和中期執(zhí)行,都由我們部門負責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和指揮。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承擔的更多是資料的整理和會議室的布置工作,比如擺擺桌簽、倒熱水,雖然這些都是小事,我卻感到無比驕傲。更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前外交部部長楊潔篪當時也來現(xiàn)場觀看比賽。臨走時,他主動握起我的手,微笑著對我說:“辛苦了,謝謝你,小志愿者?!?/p>
除了做志愿者,其實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瘋狂小迷妹”。
每天工作的空閑時間里,我都會跟著辦公室的老師們尋找運動員、演員的身影,要簽名,要合影。在男子4×100米接力比賽中,4位中國運動員拿到了銀牌,大家蜂擁而至地想去要簽名。我努力地奔跑,終于“逮”到了其中一位運動員張培蔭。我用無比真摯的眼神望著他說:“可以給我簽個名嗎?”他遲疑了幾秒,快速給我簽了名,我真是開心到飛起!
雖然擔任田徑世界錦標賽的志愿者只有10天,但是每當回想起那時的點點滴滴,我都感到很充實和快樂。
我相信,這里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絕不僅僅是政治老師,而是一群理論與實踐兼具,能夠在各行各業(yè)大展身手的人才。
小小社科大,溫暖我的家
中國社科院大學由原來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并而成。你可別以為,兩個學校的結合是因為誰的實力弱,相反,它是強強聯(lián)合的結晶。
在2018年艾瑞深校友會排名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榮膺20侶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行列;從科研實力來講,它以社科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了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本科教育資源,科研實力十分強大。
如果你喜歡簡單的校園環(huán)境,對政治、經(jīng)濟或語言文學感興趣,有志于從事相關研究或者到機關工作,高考志愿可以選擇這里哦。
以前中青院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小小中青院,溫暖我的家。而現(xiàn)在,小小的社科大,也將成為無數(shù)學弟學妹們的家。我很想感謝這個校園,謝謝你的理論與實踐并重,謝謝你的嚴肅而不失活潑。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未來的路,我們一起攜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