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姿
(山西省林木育種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白皮松是我國特有樹種,分布于山西中南部(太行山、呂梁山、中條山)、河南西部、陜西秦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其樹姿優(yōu)美,對二氧化硫及煙塵污染有較強的抗性。近年來,高質(zhì)量、高標準的白皮松大樹很受市場歡迎。但是,由于移植技術(shù)和移植后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導(dǎo)致白皮松大樹移植成活率低,極大地影響了白皮松的栽植效益和綠化效果。筆者總結(jié)了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適宜干旱丘陵區(qū)白皮松的移植管護措施,以期為提高白皮松的移植成活率提供技術(shù)參考。
壽陽縣位于山西省東部晉中市境內(nèi),居瀟河中上游,東經(jīng)112°46′~113°28′,北緯37°32′~38°05′,平均海拔1 200 m左右。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4 ℃,年平均日照2 858.3 h,年降水量518.3 mm,無霜期140 d左右。主要災(zāi)害有干旱、霜凍、冰雹和大風(fēng)(風(fēng)速2.5 m/s),土壤pH值7.0~7.5.
選擇背風(fēng)向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緩坡地、平地作圃地,土壤pH值7.0~7.5為宜。
白皮松移植宜在苗木休眠期進行,春、秋季均可,但以春季為好,宜早不宜遲。壽陽縣的最佳栽植時間為3月上旬至4月上旬。
選擇樹冠完整、頂芽完好、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白皮松苗木進行移植。
2.4.1 樹體挖掘
開挖前,以樹干基部為中心,以白皮松植株頭徑的2倍~3倍為半徑畫圓,在圈外挖寬20 cm~30 cm的操作溝,土球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徑的1/3.土球不宜過大、過厚,以便于搬運;亦不宜過小、過薄,否則易破裂傷根,不利于成活。挖到底部時向中心刨圓,一般土球底徑不小于球徑的1/4,以便于用草繩包扎心土。起挖時,如支撐根未斷,應(yīng)用手鋸鋸斷,以免土球被震散。
2.4.2 土球包扎
用預(yù)先浸濕的草繩在土球中部纏繞,邊拉草繩邊敲打草繩,使草繩略嵌入土球。土球包扎方式有橘子式、井字式、五星式3種。
2.4.3 人工裝運和機械吊裝
人工抬運時3人一組,2人抬,1人扶,繩子應(yīng)系在土球上,不能系在樹干基部,以免勒傷樹皮。機械吊裝時,吊繩可栓在樹干基部,鋼絲繩里應(yīng)墊麻袋等軟材料,以免勒傷樹皮。裝運時樹木之間不宜太擠,避免互相碰傷,利于通風(fēng)透氣。
2.4.4 栽植
栽植坑直徑應(yīng)比樹苗土球大1/4,清除坑內(nèi)雜物,表土回填10 cm左右后將移植樹木垂直放入坑內(nèi),取掉包扎材料,修剪斷根、破損根,再分層填土踏實。在樹坑周圍用土圍澆水盤,以利于聚水保水。白皮松定植后應(yīng)1次性澆足水分,澆水時如發(fā)現(xiàn)栽植坑塌陷,應(yīng)及時填土踏實。
3 m以上的白皮松樹栽植后,要立柱支撐,以防大風(fēng)。一般立正三角支撐,支撐點為樹高2/3處,支撐柱底部入土30 cm~40 cm.1年后大樹根系扎牢再撤掉。
在樹根基部覆蓋稻草,保持周圍土壤疏松、濕潤,防止土壤板結(jié)。
白皮松耐旱、不喜水,要適度澆水,掌握水分的供應(yīng)平衡。白皮松大樹假活現(xiàn)象的最大原因是根部不能充分吸水。雨季積水時,應(yīng)挖坑抽水。
定植后進行適度修剪,去除病蟲枝、徒長枝、并列枝。修剪強度在20%左右,以控制樹體水分蒸發(fā),保持樹形美觀。
栽植后1個月,進行根外追肥,施用氮磷鉀化肥,每隔半月1次,共2次。待新葉長出后,施腐熟農(nóng)家肥。在根部邊緣以外挖穴進行施肥,肥料與土混合均勻,施肥深30 cm.根據(jù)壽陽縣的土壤類型,需要適當施用Zn,Mn,F(xiàn)e,B,Cu等微量元素肥。
新移植的白皮松大樹由于樹勢較弱,極易受病蟲危害。白皮松主要蟲害有松大蚜、微紅梢斑螟和紅脂大小蠹。松大蚜危害苗木嫩枝和針葉,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防治方法為蟲卵期葉面每5 d噴施1次國光啶蟲脒3 000倍液+依它1 000倍液,成蟲期每5 d噴施1次國光必治1 000倍液+功爾1 000倍液。微紅梢斑螟為枝梢害蟲,危害癥狀為幼蟲鉆蛀白皮松樹干中央主梢及側(cè)梢。防治方法為幼蟲危害期噴灑45%丙溴辛硫磷1 000倍液或40%啶蟲毒1 500倍液,連用2次,間隔7 d;成蟲出現(xiàn)期,每隔15 d噴灑1次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倍液,或采用黑光燈、性信息素誘殺。紅脂大小蠹為樹干害蟲,危害癥狀為蛀食白皮松胸徑10 cm以上主干和主側(cè)根,有紅褐色粒狀物蟲糞隨松脂從侵入孔溢出,受害部位相連形成環(huán)剝致樹木死亡。防治方法為用磷化鋁立木熏蒸,在侵入早期,每根施藥3片;侵入中期,每根施藥4片;侵入后期,每根施藥5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