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夢熙 陳竹青
(1.山西省太岳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山西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峻山景區(qū)總面積為1984.69hm2,是介休市近年來招商引資開發(fā)的重點項目之一,旨在形成與綿山景區(qū)相呼應的旅游產業(yè)鏈條,打造新型森林旅游景區(qū)。筆者根據天峻山景區(qū)現狀,在此提出開發(fā)設想及對策。
天峻山景區(qū)森林資源豐富,動物種類較多。身臨其境,可見萬頃林海、天高云淡、林濤陣陣、空氣怡人,讓人倍感心曠神怡、舒適寧靜。天峻山景區(qū)尚未開發(fā),羊腸小道保持著原始風貌,游客走在林蔭下,鳥鳴其間,仿佛投入大自然懷抱,呼吸天然氧氣,享受愜意感覺。在天峻山最高峰——文峰塔眺望遠處,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間不時有云霧飄過,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天峻山景區(qū)的美景可以總結為“天峻雨霧、文峰沖云、幽林蔥郁、霧色繚繞、花季物語、勝水流清、峻峰二絕、暖照晚晴”8 大景觀。天峻山景區(qū)屬于原生態(tài)、未開發(fā)、植被完好、無污染,是野外穿行愛好者的理想圣地。
天峻山景區(qū)外部鐵路交通,主要有介休與北京、石家莊、太原、大同、西安等地的多趟鐵路客運車次連接。景區(qū)最北端距離省道S242 約6.0km,景區(qū)最西端距離京昆高速公路不足10km,景區(qū)最東端距離省道S222 約8.0km,外部交通較為便利;內部惟一機動車路是從趙家莊到一步崖的土路,寬5.0m~8.0m,路況較差。山間道路為土路,寬0.50m~2.0m。此外,還有山間小道。
地文景觀:自然旅游地天峻山、沙溝、黑鐵溝、西山灘懸崖地質地貌過程形跡一步崖。①生物景觀:林木資源有油松、柏、白皮松、白樺、遼東櫟、暴馬丁香、千年古松等;②花卉:繡線菊、黃刺玫、馬藺、魚腥草等;③野生動物:褐馬雞、黑鸛、野兔、雀鷹、金錢豹等;④天象與氣候景觀:光現象旭日、夕陽、晚霞;⑤天氣與氣候現象:秋季彩林、云霧、涼爽氣候、豐雪景觀。
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和天象與氣候景觀3 類。其中尤以千年古松為最,虬曲蒼勁、長勢優(yōu)良,資源等級較高。
人文景觀資源包括遺跡遺址和建筑與設施兩項。其中,文峰塔是介休市南端標志性建筑。
亞類代表資源:遺跡遺址有王寺庵、云蓋寺、山神廟建筑與設施景觀建筑以及附屬建筑文峰塔、飛墨池、游客接待中心。
基于景觀資源現狀和客源市場分析,將天峻山景區(qū)定位為以戶外活動、森林文化教育為主的特色森林公園,總體概念為以森林景觀為基礎,融合戶外運動、森林康養(yǎng)、游樂休閑、森林文化于一體的特色公園?;诳驮词袌隹紤],確定該景區(qū)為周末親子娛樂的本地居民周末短期游、近程游基地,中小學生戶外自然科普和森林康養(yǎng)基地。
基于景區(qū)現狀和周邊市場的考慮,需要設計景區(qū)游覽線路為機動車路線和徒步觀光路線兩種,對現有景點進行改造提升。旅游產品種類分為3 個類型:綜合服務類、游玩體驗類及觀光休閑類。設計景點分為4 類:綜合服務類景點、游玩體驗類景點、觀光休閑類景點和現狀改造類景點。
3.2.1 綜合服務類旅游策劃
在一步崖地勢開闊處建設森林避暑山莊,提供休憩、餐飲等服務;在景區(qū)東側入口趙家莊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提供咨詢、引導、休息、紀念品售賣等服務,位置選擇在趙家莊。一方面有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另一方面旅游與扶貧結合,能促進村莊發(fā)展;在住宿聚集地周邊建設養(yǎng)生康體館,提供了按摩、水療、鹽療、汗蒸、瑜伽等服務,完善康體基地所需功能。
3.2.2 游玩體驗類旅游策劃
開展森林療養(yǎng)活動,如森林太極、森林瑜伽、森林日光浴、森林漫步等;建設森林環(huán)境科普教育點,開展植物辨識、生長認知、森林講堂等活動;建設親子農場、兒童樂園,提供與小動物親密接觸、喂養(yǎng)小動物、與父母一起制作手工藝品等服務,設置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游樂設施。
3.2.3 觀光休閑類旅游策劃
設計形成3 大觀景勝地:①文峰登科,為天峻山景區(qū)最高點,在文峰塔之上,寓意登科折桂;②文風遠播,為可遠觀文峰塔的一處平地;③懸崖攬勝,為西山灘懸崖,可俯攬山色。在游人步行的道路邊每隔約600m 修建一處座椅休息點,供游人休憩、觀景。
森林植被景觀從視覺上看不夠豐富多彩,多樣度和層次度不高,視覺曝光點較少;從游覽線路上看,線路兩旁森林植被風景比較單純,主要為上層喬木,中下層植物花卉較少,不具備近距離拍照和觀賞的植物樣類,整體色彩、形態(tài)豐富度不足,無法滿足游人探尋自然、領略自然的好奇和求知欲。
對策:增加彩葉闊葉樹的種植比例,豐富樹種類型,形成季相風景林。同時,要增加對林下植物的培育,對雜亂的地方進行割灌處理,移植形態(tài)、色彩豐富的灌木花卉,以提升整體景觀豐富度;在游覽休憩的區(qū)域,打造特色鮮明的花卉造型和小品花臺,以豐富游人觀賞視覺。
天峻山水資源并不豐富,惟一營造的水景觀本應成為一處景觀優(yōu)美、自然靈動的景點,卻被設計建造得帶有太多人工痕跡,與周邊環(huán)境不匹配協調。
對策:水體景觀的營造應與天峻山景區(qū)整體自然、野趣的風景特點相一致,通過駁岸處理和植物搭配,營造自然式水體景觀。
景區(qū)道路為土路,亟待改造提升;配套服務設施僅有一些零散的新建休息小平臺和一個簡易公廁,沒有系統規(guī)劃,同時服務設施類型缺失,等級較低。
對策:道路依據不同等級制定出不同的改造方案,多運用汀步、碎石路等形式增強趣味性和自然性;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如生態(tài)廁所、指示牌、休息點、觀景平臺等,通過對景區(qū)資源特點的分析,統一設計設施方案,力求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調。
部分道路沿線水土流失嚴重,山體裸露,不僅影響生態(tài)景觀,而且危及區(qū)域基礎設施和防洪安全。
對策:運用生態(tài)護坡技術防治水土流失。利用植物與其他構筑物配合,對邊坡進行防護和植被恢復,既能滿足邊坡穩(wěn)定性,又能與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協調,并發(fā)揮生態(tài)功能,重塑生態(tài)景觀。
按照歷史風貌對云蓋寺進行改建,并通過祈福廣場、植物搭配營造一處宗教文化旅游點,與文峰塔共同成為景區(qū)的核心景點;對于游客接待中心,可以打造成為一處以森林特色飲食為主題的生態(tài)食坊;對于千年古松,在保護珍貴自然資源的前提下,開辟更大空間,結合服務設施,提供給游客一個舒適欣賞珍稀景觀且具憩息功能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