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梅
(內(nèi)蒙古百草堂秦氏中醫(yī)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化療為臨床常用的惡性腫瘤治療方式,可有效殺死癌癥細胞,阻止癌細胞分化及增殖;但是化療藥物無選擇性抑制細胞作用,對正常細胞同樣具有抑制功效,臨床化療治療約有70%患者誘發(fā)骨髓移植,繼發(fā)血小板減少癥,加重機體損害。隨著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于臨床腫瘤應用中的推廣應用,中藥于血小板生成及防護機制中具有積極導向,可作為治療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理論依據(jù)。
本研究課題抽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化療治療的腫瘤患者36例作為觀察對象,所選患者均伴有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對本研究持知情授權,自愿將病歷資料用作研究比對,根據(jù)患者入院序號劃分兩組,研究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齡37~71歲,平均(46.58±1.02)歲,腫瘤病理類型:4例結(jié)腸癌、5例胃癌、7例肺癌,2例乳腺癌;對照組18例,男9例,女9例,年齡39~76歲,平均(47.01±1.14)歲,腫瘤病理類型:3例結(jié)腸癌、6例胃癌、8例肺癌,1例乳腺癌;比對兩組入組時基線資料,提示具有比對價值(P>0.05)。
于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血象分析,對照組患者予以對癥常規(guī)治療,持續(xù)觀察2周;研究組患者于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仙鶴丹皮湯劑治療,于血象異常即刻給予藥物口服,主要藥物組成牡丹皮、仙鶴草、虎杖、墨旱蓮及三期等藥物,水煎煮1劑,分3次服用。
根據(jù)血液疾病指針指南中對血小板減少癥的診斷依據(jù)作為評估標準,分為顯效(于治療1周內(nèi)血小板回升100×109/L及以上)、有效(于治療2周內(nèi)血小板回升100×109/L及以上、或血小板回升既往2倍及以上)及無效(于觀察前進血小板指標無顯著改變)等三個指標,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100%[1]。
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版本進行所得數(shù)據(jù)的分析,P<0.05作為統(tǒng)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研究組血小板回升有效率94.44%,對照組血小板回升有效率72.22%,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表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小板回升效果比對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化療血小板減少癥納入“血證”及“虛勞”等范疇,臨床認為疾病發(fā)生多由于氣血不足及脾腎兩虛。由于化療藥物藥效較為駿猛,為攻伐藥物,具熱毒屬性,長期使用會耗氣傷陰,針對腎、脾、肝功能具有一定損害,易導致肝腎虧損、氣血虧虛及脾胃衰弱等癥候。化療后骨髓移植導致血小板下降,患者多伴有頭暈、乏力、納呆及四肢酸軟等癥狀,癥狀嚴重可見皮下出血甚至臟腑出血等情況,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
仙鶴丹皮湯劑為扶正固本藥物,方中仙鶴草味苦收斂,具有止血收斂功效,墨旱蓮滋肝益脾,方中當歸補血、三七祛淤生血、黃芪補氣,聯(lián)合牡丹皮行活血祛瘀之功效,加之虎杖、生地黃寧血止血,諸藥合用,切中病機,可有效提高外周血小板計數(shù),改善機體循環(huán),恢復機體造血功能[3-4]。本研究表明,研究組血小板回升有效率94.44%,對照組血小板回升有效率72.22%,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表意義(P<0.05)。
綜上,于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治療中采用仙鶴丹皮湯劑治療,可起到較好回升血小板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