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輝
文題實錄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2019年2月,據法國蒙田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 81%的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47%的人認為中國是法國的影響者,13%的人甚至認為中國在法國“非常有影響力”。 法國公眾越來越清楚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技術影響力,他們對中國的崛起持積極態(tài)度。(摘自《法國世界報》)
2.“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志。”民族復興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雖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摘自《中國青年網2019年新年獻詞》)
請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
技法點撥
祖國,是一幅美麗的畫卷。這張畫卷里有悠久的文化,有遼闊的熱土,有繁榮和諧的社會,有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這幅畫卷里有秋收萬斛的豪氣,有日新月異的創(chuàng)新,有昂首挺胸的雄姿,有堅定奮進的自信。寫好這則材料作文,需要注意:
材料一共有兩條,都表現(xiàn)出了積極奮發(fā)的一面,或鼓舞人心,或堅定信念,或讓人驕傲。但是,兩條材料的側重點卻有所不同:第一條,中國的發(fā)展與影響力,通過外媒的信號傳遞出來,告訴我們要自信。基于這一點,可以這樣來思考:中國是如何取得影響力的?中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在哪里?中國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這些思考,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立意。第二條材料與第一條的重點不一樣,其表達的是中國的發(fā)展與進步,仍然需要我們埋頭苦干,仍然需要我們艱苦奮斗,不被勝利沖昏頭腦,繼續(xù)保持初心,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寫議論文,可以從個人內心的認知、社會風氣與品質等不同的角度去展現(xiàn)中國的發(fā)展;如果寫記敘文,則寫作角度過大,可以“以小見大”或“小我見大我”,通過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的變化細節(jié)或生活情境故事,來表現(xiàn)中心。
“發(fā)展永遠在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學會歸零,重新出發(fā)”等標題,可以作為寫作時的參考。
佳作工坊
追隨我心
陳 丹
沒有人追問花兒為什么能吐露芬芳,魚兒為什么能在水中潛游,鳥兒為什么能在空中翱翔,只因每株植物都有開花的期待,每條小魚都有對大海的向往,每只小鳥都有飛翔于藍天的渴望。心之所趨,夢亦同往,追隨我心,才能勾勒出自己無悔的人生。
追隨我心,便不要專注于他人的眼光。但丁曾說:“不要在意別人的話語,要像一座卓立的塔,決不因暴風而傾斜?!睕]有人認為一個聾子能在音樂上有所成就,而貝多芬終究成為音樂的王者;沒有人相信一個農民能與科技有所牽連,袁隆平卻成就了農民的神話;所有人都恥笑一個半路輟學的孩子的文學夢,但韓寒無疑是成功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蜩與學鳩難明九萬里之高遠。人生最終的目標無疑是心中夢想的實現(xiàn),而想要實現(xiàn)夢想,便要追隨自己的心。
追隨我心,便不要讓外物阻塞了追心的腳步。當燈塔掩映在重重迷霧之中,難以尋得時,裝備再精良的船只也終究會迷失方向。仁川亞運會男子200米自由泳的賽場上,所有觀眾與媒體都將焦點凝聚于孫楊與樸泰桓的“巔峰之戰(zhàn)”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奪得金牌的卻是日本選手萩野公介。當觀眾都為這匹“黑馬”的奪金而驚詫時,是否會有一些更多的感悟?艷羨甚至嫉妒他人的成功并不會有益于自己,自卑怯懦猶不可取。追隨我心,做好自己的事,成功便在不經意間敲響了門。
然而,追隨我心并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追隨我心是堅持一種信仰,堅守一個目標,堅持一個方向,而隨心所欲則是任由沉淪,是驕縱放肆,是對欲望的不加節(jié)制。追隨我心,即使最終不能登頂珠峰,但路途上的風景必足以自得;隨心所欲,即使一時不可一世,終究難逃粉身碎骨的命運。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不正是因為隨心所欲,視法律與道德為草芥,最終成為千夫所指的蠹蟲么?演藝明星柯震東、房祖名不正是因為一次次肆無忌憚,棄法律與道德如敝屣,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么?一批批落馬的官員又有多少不是追隨對國對黨的熱愛捧心而來,又在逐漸迷失于隨心所欲的驕縱之后戴銬而去?隨心所欲,心落入了黑暗的深淵,自己便也緊隨其后,一頭陷入,不得復出。
梭羅在瓦爾登湖垂釣,倉央嘉措攜白鹿踏雪,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追隨我心,高標遠志也好,平淡沉靜也罷,心之所向,縱無果也無悔。
追隨我心,無怨無悔。
名師評點
這是一篇中心明確的議論文考場佳作。文章在自然式類比中引出中心觀點,形象生動,然后從追隨我心“不要專注于他人的眼光”和“不要讓外物阻塞了追心的腳步”兩個層面展開分析論證,接下來指出追隨我心并非隨心所欲,充滿哲學思辨的色彩,結尾點題,簡短有力,首尾照應,結構緊湊,中心突出。
佳作工坊
跋山涉水,繼續(xù)前行
聶疏影
“時代是一把篩子,篩得多數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國際社會風云變幻,許多國家在此期間應聲衰落,中國卻在歷史的變革中不斷磨礪自己,浴火重生。雖然我們已經走過萬水千山,經歷了種種困難與挑戰(zhàn),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開創(chuàng)歷史,創(chuàng)造未來。
經濟發(fā)展仍需動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目標。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的拉鋸戰(zhàn),雖然我國已在這個方面領先幾乎所有國家,但我們仍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一定的距離。我們要繼續(xù)奮斗,要帶動各族人民共同奮斗,感受奮斗帶來的幸福。我們也要堅定開放共享的決心,畢竟一個人會走得很慢,幾個人就會走得很遠。
科技發(fā)展仍需努力,成為科技強國是我們的永恒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科技發(fā)展是一個國家和其人民幸福的動力。”我國也始終在貫徹鄧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總方針,有了墨子號、蛟龍?zhí)?、“天眼”射電望遠鏡、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科學成果,涌現(xiàn)了林鳴、南仁東、王淑芳、高伯龍等一批無私奉獻、矢志報國的科學家。但在醫(yī)療等領域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癌癥、艾滋病等死亡率高的疾病仍需要更多人才潛心研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文化繼承仍需堅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我們的目標?!爸挥性趥鞒兄胁艜l(fā)展,只有在繼承中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文化繼承與發(fā)展始終是我們需要關照和處理的矛盾,因為縱使經濟繁榮之花開得再嬌艷,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撐,也很難躋入世界強國之列。我們要利用現(xiàn)代科技與傳媒去更好繼承、發(fā)展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雖然“船到中流水更急”,但詩人里爾克說過:“好好努力,不要沮喪。如果春天要來,大地會使它一點一點地完成?!笨v使大雪封山,鳥獸困頓,只要有火種,就能迎來光明;縱使已走過萬水千山,我們也會加倍努力,繼續(xù)跋山涉水,讓人們看到,“醒來的中國”,有多美好。
名師評點
這是一篇富有思想的考場議論文佳作。文章標題高屋建瓴,雖不過三言兩語,卻字字切中要義。接著,考生在對經濟、科技、文化的幾個層面上進行了縝密有效的論述,思想成熟深入,表達擲地有聲,展現(xiàn)了一位關注社會、獨立思考、尊重內心的初中生的良好風范。文章結尾兩段尤其令人稱道,考生不被材料鎖定,在有限的生活經驗之上,以更為寬闊的胸襟,擴大了對“醒來中國”的界定,具有寬廣的視野和深度。
小編貼士
素材卡片
-名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梁啟超
在世上,最讓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赫爾曼·黑塞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來
祖國更重于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聶魯達
-珠璣-
人生在世,“歸零”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順境時把自己“歸零”可以戒驕戒躁,逆境時更應該勇敢“歸零”,把包袱拋開,重新面對自己,輕裝上陣,從頭開始。就像是每次大掃除過后,看著家里窗明幾凈,人的心情也會變得舒暢。(選自習作《學會歸零》)
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而我,就是祖國的孩子。曾經有人說過: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祖國,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永遠都不會嫌棄你,永遠為你敞開溫暖的懷抱;就像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等待著我們歸來……(選自習作《我為祖國點贊》)
-故事-
袁隆平“海水稻”開始測產
近日,袁隆平宣布了一項重大成果——鎘元素剔除技術。此技術將扭轉我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不光是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項目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的試驗基地和金口鎮(zhèn)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范基地進行實地測產。
全球有9.5億公頃(142.5億畝)鹽堿地,其中1億公頃(15億畝)在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fā)利用。海水稻試種、推廣成功后,按照每畝鹽堿地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yǎng)活約2億中國人!這不僅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巨大,甚至將深刻改變人類的命運。據統(tǒng)計,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饑餓人口,如果全球142.5億畝鹽堿地都能種上海水稻,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