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瑩
(河南省中醫(yī)院&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近些年卵巢癌在婦科腫瘤疾病中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以接近與排名第一位的乳腺癌,該病好發(fā)于更年期及絕經期的女性。目前臨床上對該病的確切發(fā)生病因尚不明確,但有研究指出,家族遺傳因素以及長期內分泌紊亂的女性,是該病的高發(fā)人群[1]。月經不調、消瘦是該病初期的臨床表現(xiàn),一些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腹腔積液以及疼痛等。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輔助以紫杉烷和鉑類藥物的化療,化療過程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痛苦的同時,還會對其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同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等不良情緒,還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下降。本次研究中,為提高卵巢癌患者臨床療效及改善其日常生活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為目的,為其采用對癥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措施,發(fā)現(xiàn)效果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對象均選擇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就診住院治療的卵巢癌患者115例,按照就診先后順序分為(常規(guī)對癥護理組)對照組57例和(上述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組)觀察組5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磁共振以及影像學等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卵巢癌,均符合相關部門制定的腫瘤疾病臨床診斷標準[2]。對照組年齡41-62歲,平均(53.36±4.25)歲;觀察組年齡42-62歲,平均(53.79±4.34)歲。均排除意識障礙及其他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內容及結果表示知情,同時簽訂相關知情文件,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年齡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應的紫杉醇靜脈滴注等化療措施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相應的對癥護理措施,無其他特殊處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護理,具體為:根據(jù)患者的家庭以及相關因素進行心理疏導,首先通過聆聽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性格和目前主要的心理狀態(tài),結合患者的患病史、家庭、工作和教育等背景分析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針對性疏導,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提醒家屬多對其進行陪伴的同時,多以聊天的形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降低化療對患者所帶來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等。對存在疼痛的患者,給予相應的穴位按摩及針灸等手段進行干預,同時給予相應的口服中藥,藥物包括:水蛭、薄荷、土鱉蟲、三棱、莪術、甘草等,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對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的社會功能、日常生活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比較。
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日常生活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數(shù)據(jù)無差異(P>0.05);治療后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社會功能、日常生活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及臨床療效方面分別為(13.24±3.61、14.52±4.68、16.63±3.05、12.57±4.95、52例/89.65%)均優(yōu)于對照組(17.96±4.13、17.59±5.16、21.77±2.94、18.62±5.17、43例/75.43%),組間比有差異(P<0.05)。
卵巢癌是婦科腫瘤中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多數(shù)患者在采用手術及放化療治療后,其3年的生存率及相關預后仍不盡理想。長期的放化療,不但會對家庭的經濟以及身體造成較影響,同時在長期治療過程中,還會使其產生脫發(fā)、惡心嘔吐、腹瀉以及腎功能損傷等毒副作用,不但會影響患者的治療心態(tài),同時還會使其療效降低[3]。本次研究中,給予患者相應的中西醫(yī)護理,使患者敞開心扉,排除其心理障礙,增加關懷,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配合相應的口服中藥及按摩,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同時,減少肌肉關節(jié)痛等相關毒副作用。
綜上所述,給予卵巢癌患者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有助于提高其臨床療效,同時改善了其日常生活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值得臨床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