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玲艷
(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妊娠期高血壓為產科常見并發(fā)癥,同時也在分娩后哺乳期較為常見。盡管當前臨床對于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疾病相關機理尚未明晰,但可以明確的是,其與患者日常起居習慣、遺傳因素等等密不可分[1]。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帶給患者及新生兒的影響不可小覷,依據(jù)患者病情不同可能發(fā)生諸如窒息、水腫等情況,嚴重者可能引發(fā)新生兒死亡。在本文中,選取我院近1年周期內收治的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患者臨床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不同治療路徑的效果。現(xiàn)作如下報道。
將我院產科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間接受產檢及產后治療的產婦資料200例作為研究樣本,所有產婦均確診患有高血壓疾病。分組為對比組、研究組,均100例,其中妊娠期50例產婦、哺乳期50例產婦。妊娠期產婦年齡范圍為22~30歲,平均年齡為(26.0±2.5)歲,孕周范圍為27~41周,平均孕周為(34.0±2.0)周;哺乳期患者年齡范圍為23~32歲,平均年齡為(28.0±3.0)歲,新生兒年齡范圍為1~6個周,平均年齡為(3.0±1.5)周。經檢驗,兩組患者無論在高血壓病癥程度上、個人基本信息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日常起居指導。(1)基本健康宣講與指導。通過為孕婦及哺乳期初產婦提供通俗、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講座,與其聊天、對其答疑,以及張貼海報等形式,促進患者以及家屬對于高血壓疾病(尤其是這一特殊時期)的認識,掃清盲區(qū),糾正錯誤認知,來使得患者意識到是哪些不良習慣引發(fā)了高血壓疾病,基本知識有妊娠期高血壓常見并發(fā)癥、飲食習慣的注意事項,以及各類產褥保健等。這一方面工作對于讓患者從根本上提高疾病預防認識,端正治療意義有著基礎性作用[2]。(2)運動及日常鍛煉指導。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往往基于該特定時期的限制,而相比于其他人群承受更多的辛勞,因而勢必運動量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減少。如若患者確診為高血壓,可由于主治醫(yī)師為其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切忌自主盲目開展。每天1次的散步、簡單體操或瑜伽等,都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增加運動量,改善其心悸、頭暈等癥狀,這正是運動過程有效促進了患者機體循環(huán),帶動代謝的貢獻[3]。
此外,對比組接受硫酸鎂藥物治療,由護理人員根據(jù)醫(yī)囑而在首次為患者進行5%、100 ml葡萄糖注射液,以及20 ml硫酸鎂注射液的聯(lián)合靜脈滴注,控制流速,在半小時內滴注完畢;此后,5%、1000 ml葡萄糖注射液,以及60 ml硫酸鎂注射液的聯(lián)合靜脈滴注,每日1次。研究組接受在此基礎上的佩爾藥物治療。佩爾藥物使用方法為,5%、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以及50 mg鹽酸佩爾注射液的聯(lián)合靜脈滴注,使流速控制在每分鐘1~4 mg,每日1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為其14天(2個療程)治療。
以兩組患者血壓、心率、妊娠期產婦順產率作為判定標準。
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于兩組患者各自治療前、后,以及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血壓、心率水平)進行對比檢驗,并對于兩組患者妊娠期產婦順產率進行對比檢驗,P<0.05,則表明差異顯著。
治療前,對比組患者血壓平均水平為[(93.0±2.5)mmHg、(150.0±3.2)mmHg],研究組患者血壓平均水平為[(93.5±2.0)mmHg、(151.2±3.1)mmHg];治療后,對比組患者血壓平均水平為[(90.0±2.0)mmHg、(143.0±2.0)mmHg],研究組患者血壓平均水平為[(82.5±2.4)mmHg、(136.0±2.0)mmHg]。由此可得出,研究組治療方法在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方面效果優(yōu)于對比組,P<0.05。
同時,在治療前兩組產婦心率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的(P>0.05),經治療,研究組產婦平均心率為(85.0±2.0)次/min,對比組為(94.0±2.5)次/min,P<0.05。
此外,研究組共有48例順產,對比組共有44例順產,研究組產婦順產率為96%,顯著遠高于對比組(88%),P<0.05。
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往往會導致患者產生諸如尿蛋白、水腫,甚至昏迷、心腎衰竭等高危癥狀,不僅對于產婦(或初產婦)生命健康威脅較大,而且會對新生兒健康同樣產生惡劣影響。藥物治療過程需要著重考慮所使用藥物中是否含有會對新生兒發(fā)育產生負面作用的問題,臨床研究表明,使用鎂離子來有效抑制乙酸膽堿在體內的釋放,對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高血壓而引發(fā)的痙攣(包括骨骼肌痙攣、血管痙攣)療效顯著,尤其對于妊娠期產婦而言,能夠促進子宮動脈血流量的改善。當然,藥物使用劑量需要嚴格注意,防止當達到有效的中毒濃度而產生負面影響。
在本文中,為探討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方法,隨機選取我院1年的產科確診的收錄檔案共計200例,基于臨床治療治療方式的差異分為對比組、研究組分別100例。對比組是給予硫酸鎂藥物治療的患者,研究組是接受硫酸鎂聯(lián)合佩爾藥物治療的患者。經過一定周期的臨床治療,研究組患者血壓平均水平為[(82.5±2.4)mmHg、(136.0±2.0)mmHg],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90.0±2.0)mmHg、(143.0±2.0)mmHg];研究組產婦平均心率為(85.0±2.0)次/min,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指標[(94.0±2.5)次/min];此外,研究組產婦順產率顯著高于對比組(96%>88%)。
綜上所述,為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提供科學對癥的日常飲食起居調控以及藥物治療,對于其病癥的改善乃至新生兒生命質量的優(yōu)化非常具有價值,十分具有研究與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