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有色地質勘查局七0六隊,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對于工程施工企業(yè)來講,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會受到一定阻礙,而其中地質構造復雜地區(qū)的巖土工程是施工單位一定需要面對和解決問題,復雜地層對項目工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地基發(fā)生沉降。因此,本文有必要對地質構造復雜地區(qū)巖土工程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一定要明確在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當中,主要包含勘查、設計、施工這幾方面,這就不難看出前期勘查的重要性,前期的勘查工作不但會影響后期設計的科學性和可靠性,還會影響后期施工的進度。
其次,巖土工程勘查能夠對在建工程項目地基所存在的形式進行了解,從而就能夠掌控地基的形態(tài),能夠對后續(xù)的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巖土工程勘查是對工程項目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水文、地質進行充分的調查,從而能夠有效掌握巖土體的真實分布特征,以及其地質條件,能夠為項目工程制定相關的勘查文件提供科學依據(jù)。
由于我國國土覆蓋面積比較大,所以導致的地質也不同,當然地質構造類型也是多而復雜。其中常見類型:沿海、內陸、沖積平原、硫酸、碳酸等。沿海地區(qū)巖土的形成,主要就是該區(qū)域一帶在經過海水的侵蝕,開始慢慢蒸發(fā),使水中含有的鹽分凝聚于地表面或者地下不深的土層當中。與此同時,洼地自身的地形坡度比較大,這也會有大量的堆積物產生,這也是洼地中心礦化程度比其它地方嚴重的主要原因。沖擊平原形成復雜地質構造的原因是河床淤積和大量水利工程建設,所導致的地下水位局部開始逐漸升高形成的。而較為明顯的特征就是會產生水分子,換句話來講,就是當結晶體處于無水狀態(tài)的情況下體積就會有所變小。
(1)復雜地質構造區(qū)域巖土膨脹的性質。巖土在進行沉淀的過程當中,體積會逐漸增大,而在脫水過程當中,體積就會反之減小。而像我國比較干旱的地區(qū),晝夜溫差一般都比較大,而隨著溫度的劇烈變化,就會使不同類型的巖土收縮更加的劇烈,而這也會直接影響在建項目施工質量。
(2)地質構造力學性質。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在含水量充足的情況下,會因為土當中含有鹽分,導致土粒間的距離逐漸增大,而內聚力和內摩擦力也會跟著不斷變小,強度也會逐漸變低。一旦含鹽量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使鹽分產生膠結作用,開始結晶,而晶體就會直接填充到土縫隙中,這就導致土的內聚力和內摩擦不斷越來越大,但是這種情況下,它的強度要比不含巖的同類土的強度更高,不難看出土的含水量直接關系到地層堅固與否。
在進行巖土工程勘查時,一定要能對地質構造分布的范圍、復雜地質構造的成因、類型等方面進行勘查。除此之外,還要對外在因素進行勘查,例如像外部的降水、地下水、天氣等。通過對內在和外在的環(huán)境因素進行觀察,而后進行一些相關實驗來確定溶陷系數(shù)等等,而在長期觀察的過程當中,就能夠直接確定膨脹的臨界點,從而為巖土層膨脹參數(shù)的測定,提供科學依據(jù)。
在對巖土工程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從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像當?shù)氐奶鞖?、自然環(huán)境、地質等方面進行。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地下水的類型及含量對實際的巖土工程所帶來的影響、巖土工程涉及到的相關施工材料的腐蝕性、地質構造復雜膨脹性和溶陷性等。而實際土木施工工程一定是建立在勘查的基礎之上,通過前期的勘查,再加之科學有效的評價,能使實際施工更加的科學和高效。下面以濕陷性為例,進行評價和處理。這類土大多都是以沖洪積物作為其表現(xiàn)形式,這類土體通常都位于山前的沖洪積扇的上部、山麓地帶以及盆地邊緣上,這類土的特點,大多都使顆粒分選性和均勻性得不到保障,巖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變化多端,由于這類土沉積的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土體是欠固結的狀態(tài)。在浸入后,地下水中多種成分溶解的內聚力會越來越小,最終導致出現(xiàn)濕陷現(xiàn)象。而這種土又是以粗顆粒的形式存在,這勢必會影響室內試驗的順利進行。因此,就可以采用大面積實驗來查明土的濕陷性質和相關的類型。而對于濕陷性所采取的措施,大多都是浸水法結合強夯法進行。在這過程當中,浸入水的范圍要能根據(jù)相關的工程場地來決定,時間最好是控制在15min~30min以內,而浸入的深度應該一定要與建筑物應力深度或者濕陷厚度一致。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和實踐都表明,通過預浸水方案后,在地表三米五以下的土,可溶鹽含量會相對比較少,通常都是非地質構造復雜區(qū)域。這也就說明在浸水后,地下水中鹽漬成分都會被溶解。這也會使類溶解的過程中,出現(xiàn)土孔隙增加、土顆粒粘度小、強度降低的現(xiàn)象,而這時就一定要采用強夯法進行加固。
在進行地基基礎的設計時,一定要能夠根據(jù)地質構造的相關情況來進行方案設計,例如一定要充分了解水文、氣候、降水以及地下水位等情況,如果是針對我國新疆地區(qū),水源上能夠有冰山積雪作為補,這樣一來地下水位就會比較淺,水位還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基于這樣情況,在進行設計時就可以按軟基設計,來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而在進行地基處理的過程當中,還要考慮到由于松脹現(xiàn)所引起的變形情況。而在采用樁基的過程當中,樁基的入土深度一定要能夠大于地下水侵蝕的臨界最高點,以及濕陷性土的深度,與此同時,還要能夠考慮負摩阻力對于樁承載力的影響。針對樁體材料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抗腐蝕的措施。
綜上所述,我國相關的研究人員和企業(yè),一定要高度重視復雜的地質構造對巖土工程的影響。并能夠在研究過程中,能夠因地制宜的找到應對措施,使從勘查到設計再到施工都能有較高的科學指導性。只有通過對工程現(xiàn)場及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準確評價,以此為基礎,再進行地基基礎的設計,才能有效解決因地質構造復雜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才能促進我國巖土工程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