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是有名的熱帶水果,只能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種植。我國只有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可以種植。香蕉卻又不分南北西東,受到各地消費者的喜愛。正因為如此,香蕉是眾多水果中競爭不太激烈的品種,當然,如果幾個省區(qū)的香蕉同時上市還是會有滯銷問題的。
而廣西,作為全國的香蕉主產區(qū),一直以來種植面積與產量排在全國前列,屈居廣東之后成為全國香蕉第二大省區(qū)。
最近幾年,由于香蕉枯萎病這一香蕉“癌癥”的影響,加上市場價格下跌,沃柑、砂糖橘等水果瘋狂涌進廣西,使廣西不少香蕉園紛紛改種柑橘等水果。
到了2018年底,廣西的蕉類水果種植面積下降到150萬畝,比上年減少16.82%,一年就減少了30萬畝。而之前,廣西統(tǒng)計的香蕉種植面積至少超過200萬畝。
這是廣西這么多水果中,面積不增反而減少的3個水果品種之一,還有沙田柚、葡萄面積也略有減少。
隨著種植面積的調整減少,2018年廣西香蕉的產量也減少到323.19萬噸,減幅為6.15%。但是據(jù)統(tǒng)計,2018年廣西的蕉類水果產值卻達到116.77億元,其中香蕉產值占了110.7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8倍和1.07倍。
一邊是種植面積逐年調整減少,一邊是2018年價格大增,每斤地頭收購價達到了3元以上,使得留下的香蕉樹成了“搖錢樹”。
在廣西14個市中,香蕉種得最多的依然是南寧市。2018年南寧市蕉類種植面積56.65萬畝,占了廣西的三分之一多,而產量151.93萬噸,占廣西總產量的差不多一半,也是廣西唯一香蕉產量超過100萬噸的市。
其次,欽州、崇左兩個市蕉類種植面積分別為23.71萬畝和20.33萬畝,產量分別為86.15萬噸和34.12萬噸。欽州的香蕉主要分布在浦北縣,浦北縣曾被評為“中國香蕉之鄉(xiāng)”。再下來,就是玉林、百色了,產量分別為34.09萬噸和26.61萬噸。至于其他市,只能算是零星種植了。
2018年的香蕉市場全面看漲,價格穩(wěn)定,產值翻番,這一市場動態(tài),是否又會讓其他果農心癢癢,將其他水果改種回香蕉呢?是否意味著廣西香蕉產業(yè)振興的機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