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蓉
(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臨床較為常見,具體發(fā)病與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紊亂相關,機體產(chǎn)生自身抗體或者補體,并對紅細胞膜產(chǎn)生影響,致使紅細胞膜破壞增多,進而造成溶血性貧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同時此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fā)展快等特點,患者危險性較高,開展科學合理的救治工作尤為關鍵,其中成分輸血治療效果理想,且治療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更利于患者恢復[2]。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討了成分輸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的臨床療效及護理,現(xiàn)詳述如下。
2015年3月-2018年2月,隨機選擇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簡單隨機法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0-58歲,平均(39.41±2.01)歲,其中原發(fā)性貧血19例,繼發(fā)性貧血15例,血型:A型9例,B型12例,AB型8例,O型5例;觀察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21-59歲,平均(40.12±2.14)歲,其中原發(fā)性貧血18例,繼發(fā)性貧血16例,血型:A型10例,B型11例,AB型7例,O型6例。本次研究經(jīng)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參與,上述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衡性良好可進行比較研究。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皮質類固醇治療,并配合維生素B12;觀察組給予成分輸血治療,輸注洗滌紅細胞,具體由本市血液中心提供,其中DAT檢驗結果顯示陽性患者,給予其洗滌紅細胞輸注,并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血漿置換,術前給予地塞米松防過敏,治療隔日進行,3-4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給予潑尼松維持治療。
1.2.2 護理方法 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說明輸血治療的安全性,及時解答患者疑問,同時治療過程中遵循無菌操作要求,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并做好飲食指導,要求患者擴大食譜,增加鐵元素攝入量,多食動物肝臟、豆類、奶制品等,確保應用供應充足。
兩組患者Hb、網(wǎng)織紅細胞、膽紅素比較。
采用SPSS24.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參照P<0.05。
輸血前觀察組患者Hb水平為(39.65±2.41)g/L,與對照組(39.44±2.31)g/L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67,P=0.715;觀察組患者網(wǎng)織紅細胞為(33.31±2.87)%,與對照組(32.89±2.71)%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20,P=0.537;觀察組患者膽紅素為(54.47±2.18)μmol/L,與對照組(54.65±2.27)μmol/L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33,P=0.740;輸血后觀察組患者Hb水平為(78.43±2.62)g/L,高于對照組(70.32±2.71)g/L,t=12.545,P=0.000;觀察組患者網(wǎng)織紅細胞為(17.21±2.19)%,高于對照組(15.31±2.87)%,t=3.069,P=0.003;觀察組患者膽紅素為(33.17±2.01)μmol/L,低于對照組(37.76±2.14)μmol/L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9.116,P=0.000,且組間三項指標輸血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臨床較為常見,多由機體產(chǎn)生抗體或活性補體,對紅細胞造成破壞所致,并且會對同種抗體檢出和鑒別造成干擾,易出現(xiàn)溶血性輸血反應或輸血無效情況,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因此找尋一種科學合理的治療方式尤為關鍵,其中成分輸血效果理想,同時考慮到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和特殊性,臨床治療時主張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3-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輸血后Hb水平、網(wǎng)織紅細胞、膽紅素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成分輸血安全性較高,其去除了血液中的白細胞和補體,溶血情況發(fā)生率較低,洗滌紅細胞是一種常見成分血,其經(jīng)由物理方法去除血漿,在無菌條件下對剩余濃縮細胞進行洗滌,主要使用生理鹽水洗滌,使用安全性較高,治療時配合地塞米松防過敏治療,并針對出現(xiàn)溶血問題患者予以血漿置換,切實保證了臨床治療效果。此外在治療中,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心理疏導和飲食指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并保證患者日常營養(yǎng)供給充足,確保機體處于良好的營養(yǎng)狀態(tài),進而促進患者病情快速恢復。
綜上,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治療中,成分輸血效果顯著,同時配合科學合理護理干預患者恢復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