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嵐
(四川省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樂山 614000)
中藥熏蒸療法是當前中醫(yī)領域進行養(yǎng)生的主要方式,其對患者進行治療不會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也不會對患者造成刺激,能夠令患者的身體充分吸收藥效,從而有效的疏通患者的經(jīng)絡,祛除患者體內(nèi)的濕氣,促進患者血液的循環(huán)。下文就重要熏蒸療法對骨傷科患者進行治療的方式和效果展開論述。
1.1 患者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骨傷科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2例患者,在實驗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為18歲,年齡最大的患者為68歲,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值為(42.5±5.6)歲;在對照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為19歲,年齡最大的患者為69歲,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值為(43.1±5.9)歲。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用以比較。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含量為1%的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進行治療,將藥物涂抹于患者傷處,每日至少涂抹2次,最多涂抹三次;對實驗組患者采用中藥熏蒸法進行治療,我科熏洗處方包含了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白芷等16味中藥共同調(diào)制而成。在準備好相應的藥劑之后,采用智能熏蒸儀器,將藥液放入熏蒸儀器中,禁止藥液超過水位探頭,蓋好儀器的蓋子,將水位控制在4000毫升以下,繼而將儀器與電源相連接,打開電源,在溫度達到固定值以后,開始噴氣對患者進行熏蒸治療,熏蒸距離應超過20厘米,且需要保持在30厘米之內(nèi),在保證熏蒸效果的前提下不會對患者的肌膚造成損傷[2]。治療人員需要注意在對患者進行熏蒸的過程中,若是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胸悶氣短、頭暈無力等不良反應,則需要即刻停止熏蒸,患者需要保證熏蒸的溫度不超過42度,不低于39度,患者熏蒸時間以30分鐘為宜,若是患者年齡過大或者年齡過小,則需要有專門人員陪同進行治療,在患者進行熏蒸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3]。
1.3 觀察指標
采用VA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則證明患者疼痛越劇烈,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若是顯效,則證明患者疼痛消失,骨傷治愈;若是顯效,則證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骨傷好轉(zhuǎn);若是無效則證明患者疼痛并未改善甚至加劇,骨傷無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若是存在明顯差異,則證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疼痛評分為(3.12±1.52)分,對照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疼痛評分為(4.56±2.16)分,兩組患者在疼痛評分上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經(jīng)治療,實驗組患者顯效人數(shù)為18例,有效人數(shù)為13例,無效人數(shù)為1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88%,對照組患者顯效人數(shù)為10例,有效人數(shù)為12例,無效人數(shù)為10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75%,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采用中藥熏蒸法對骨傷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合理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中藥藥劑對患者進行治療,在熏蒸的情況下,加速患者對藥效的吸收,利用皮膚的滲透功能與吸收功能,對患者骨傷進行治療,從而調(diào)節(jié)患者的氣血,促進患者血液的循環(huán),加快患者骨傷修復的速率,提升治療的有效性[4]。
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對照組68.75%,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姡捎弥兴幯舣煼▽莻苹颊哌M行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身體機能,讓患者快速吸收藥效,減輕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中藥熏蒸療法對骨傷科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