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艷蓉,孫 歡,李天恩
(西安天宙礦業(yè)科技集團(tuán)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
礦石中金礦物組成較為簡單,礦石中有三種金礦物,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金和碲金礦,另外就是少量的碲金銀礦;銀的礦物有碲銀礦、輝銀礦、輝銀汞礦。礦石中金屬硫化礦含量較低,以黃鐵礦為主,其次有少量的毒砂,另外就是微量的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斑銅礦、銅藍(lán)等,偶見碲鉛礦、硒鉛礦、銅鋅礦。金屬氧化物主要為褐鐵礦、磁鐵礦、赤鐵礦、鈦鐵礦等。脈石礦物以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為主,另外有少量的白云母、黑云母,微量鐵鋁榴石、硅灰石、石膏、硬玉、磷灰石、石墨等。
礦石載金礦物主要有五種,包括自然金、碲金礦、碲金銀礦、銅金礦和碲銅金礦[1]。①自然金。自然金是礦石中主要的金礦物,根據(jù)自然金礦物的掃描電鏡能譜結(jié)果顯示,自然金中普遍含有一定含量的銀元素,二者的比例分別為Au79.47%,Ag19.92%,并含有少量的Cu、Pb、Fe、Ni等元素。②碲金銀礦。碲金銀礦在礦石中含量較少,根據(jù)掃描電鏡能譜結(jié)果顯示,該礦物中元素含量分別為:Au26.81%,Ag42.62%,Sb30.15%,Cu0.74%。③碲金礦。碲金礦在礦石中含量較少,其掃描電鏡能譜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碲金礦中金含量為40.08%,碲含量為52.87%,碲金礦中大部分都含有少量的銀,其平均含量為5.20%;此外,碲金礦中還含有有少量的鐵、銅。④碲銅金礦。碲銅金礦在礦石中含量非常少,它們的掃描電鏡能譜分析顯示碲銅金礦中金平均含量為51.22%,碲平均含量為28.99%,銅平均含量為10.65%,銀平均含量為8.50%;另外碲銅金礦中還有少量的鐵。⑤銅金礦。礦石中的銅金礦含量很低,僅發(fā)現(xiàn)一顆,掃描電鏡能譜分析結(jié)果表明,銅金礦中金的含量為87.11%,銅的含量為11.58%,銀的含量為0.96%,含有微量鉛、鋅。
①黃鐵礦。黃鐵礦是礦石中最主要的硫化礦物,其主要以細(xì)粒、微粒不規(guī)則狀嵌布于脈石礦物中,其次以細(xì)脈狀沿脈石礦物的裂隙或顆粒間隙充填。礦石中有部分自然金與黃鐵礦嵌布在一起,其中少部分自然金是以與黃鐵礦相關(guān)的粒間金的形式存在,這部分自然金中一部分嵌布于黃鐵礦的顆粒之間,其余大部分嵌布于黃鐵礦與石英、方解石等脈石礦物的顆粒之間??梢娬w而言,礦石中的金與黃鐵礦的有一定的嵌布關(guān)系但并不是很密切[1]。②毒砂。反射色與反色多色性:亮白色微帶奶油色或淡紅色調(diào),具強(qiáng)非均質(zhì)性。毒砂為礦石中含量較少的金屬硫化物,占礦物相對含量的0.15%[2]。③黃銅礦。為礦石中較為常見的金屬硫化物,占礦物相對含量的0.02%。黃銅礦在礦石中分布極不均勻,主要呈致密塊狀或分散粒狀集合體[2]。④方鉛礦、閃鋅礦。為礦石中含量少、鏡下少見的金屬硫化物。兩種礦物均與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嵌存關(guān)系較密切,且在礦石中嵌存粒度都很細(xì)小,大部分小于0.038mm。⑤褐鐵礦。礦石中的褐鐵礦主要以細(xì)粒、微粒不規(guī)則狀嵌布于脈石礦物中,其次以細(xì)脈狀沿脈石礦物的裂隙或顆粒間隙充填。礦石中褐鐵礦的嵌布粒度主要分布在0.015mm~0.040mm之間。
將礦石中含金礦物的嵌布粒度碲金礦和碲銅金礦都分布在0.5μm~6μm的粒度范圍內(nèi);自然金大部分集中在1μm~5μm的粒度范圍內(nèi);碲金銀礦主要分布在1μm~5μm的粒度范圍內(nèi),其次分布在5μm~10μm之間;銅金礦粒度稍粗,主要分布在5μm~10μm之間,其次為1μm~5μm之間,少量分布在10μm以上,分布在1μm以下的很少。可見,礦石中的含金礦物的嵌布粒度很細(xì),選礦時需磨到很細(xì)才能將金礦物暴露出來,選別難度。
礦床中載金礦物有五種表現(xiàn)形式,即自然金、碲金礦、碲金銀礦、碲銅金礦和銅金礦[3]。根據(jù)不同礦石中金元素平衡結(jié)果顯示,該礦床中以自然金和碲金礦為主,分別占據(jù)總含金礦物的64.28%和27.81%;碲銅金礦和碲金銀礦在礦石中含量相對較少,占據(jù)總含金礦物的2.86%和4.76%;銅金礦含量最少,僅占總礦物含量的0.29%。此外,根據(jù)礦石中金嵌布特征,自然金中的金占據(jù)了總金含量的91.22%;碲金礦和碲銅金中金含量次之,占據(jù)總金含量的4.35%和2.14%;碲銀金礦中的金為總金含量的1.88%,銅金礦中的金僅占總金的0.41%。
①礦石中金礦物及含金礦物的嵌布特征研究結(jié)果顯示,礦石以包體金為主,包體金占總量的33.25%,且約有90.9%的包體金嵌布于石英、長石、高嶺石等脈石礦物中,總體上嵌布粒度較細(xì),為冶煉帶來了困難,顯著的降低了的金的會效率。②礦石中含金礦物的嵌布粒度分析結(jié)果顯示,它們的嵌布粒度很細(xì),有75.90%的金礦物及含金礦物的顆粒粒徑分布于1μm~5μm之間,自然金在該粒級中的分布率更是高達(dá)88.25%,可見嵌布粒度很細(xì)也是影響金回收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③礦石中約有8.37%的金含量賦存于碲銅金礦、碲銀金礦、碲金礦中,通常以細(xì)粒、微細(xì)粒包體狀嵌布產(chǎn)出于石英、長石等脈石礦物中,由于該種礦石自身物理性質(zhì)等限制,增加了礦石冶煉難度,是影響金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④研究結(jié)果表明,礦石中有部分自然金與黃鐵礦嵌布在一起,這部分自然金共占礦石中總金的54.31%;礦石中黃鐵礦的嵌布粒度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主要集中在15μm~74μm之間,占有率為62.68%,可見其粒度雖然較細(xì),但是原礦通過細(xì)磨是可以實現(xiàn)浮選富集的,從而達(dá)到富集這部分自然金的目的[3]。⑤綜上所述,由于礦石中的金礦物及含金礦物嵌布粒度很細(xì),其中又有相當(dāng)一部分以包體金的形式嵌布,所以原礦需要細(xì)磨。此外,為達(dá)到更好的浸出效果,可適當(dāng)?shù)难娱L浸出時間。
(1)礦石中的載金礦物有五種類型,即自然金、碲金礦、碲金銀礦、碲銅金礦以及銅金礦。礦石中含有少量的赤鐵礦、褐鐵礦、黃鐵礦等金屬元素,脈石礦物以石英、長石、方解石、云母等為主,并含有少量的磷灰石、重晶石等礦物??傮w上,礦石類型較為簡單,有助于金元素的冶煉[4]。
(3)礦石中金礦物及含金礦物的嵌布粒度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嵌布粒度很細(xì),是影響金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4)礦石中金礦物及含金礦物主要以圓粒形式存在,其次是以矩形的形式存在,少量以長條形的形式存在。礦石中的金主要以包體金和粒間金的形式嵌布,其次是孔洞金,另外為少量的裂隙金。
(5)金的賦存狀態(tài)研究結(jié)果顯示,礦石中賦存于碲金礦、碲銅金礦以及碲銀金礦中的金總計為8.37%,這部分金主要以細(xì)粒包體形式嵌布于脈石礦物中,浮選富集比較困難,加之本身礦物性質(zhì)特征決定它們在氰化浸出的過程中也較難被浸出,所以這部分金回收難度很大,是影響金回收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6)礦石中的金礦物及含金礦物與黃鐵礦整體的嵌布關(guān)系雖不十分密切但其中有部分自然金與黃鐵礦嵌布在一起,所以可以通過富集黃鐵礦的方法來達(dá)到富集這部分自然金的目的,但由于黃鐵礦的嵌布粒度也很細(xì),原礦需要細(xì)磨才能夠?qū)崿F(xiàn)。
(7)研究結(jié)果表明,礦石中的金礦物及含金礦物嵌布粒度很細(xì),其中又有相當(dāng)一部分以包體金的形式嵌布,所以原礦需要細(xì)磨,細(xì)磨之后其中部分與黃鐵礦嵌布關(guān)系較為密切的自然金可以通過浮選的方法進(jìn)行回收。同時,為達(dá)到更好的浸出效果,可適當(dāng)?shù)难娱L浸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