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平,左春紅
(重慶市江津區(qū)婦幼保健院,重慶 402260)
宮頸癌是一種婦科疾病,屬于腫瘤范疇[1]。目前臨床上對于宮頸癌通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近幾年以新興的腹腔鏡手術為主。在圍手術期,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2]。本文將研究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實施優(yōu)質護理效果,全文如下。
在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集接受治療的18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進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各9例,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平均年齡(39.4±2.1)歲;平均手術用時(2.1±0.5)h。
觀察組:平均年齡(39.2±2.2)歲;平均手術用時(2.2±0.4)h。
組間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被診斷為宮頸癌,病情經(jīng)過活檢確認。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并且知曉相關研究流程。③所有患者均是首次患宮頸癌。
排除標準:①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②精神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③凝血功能異?;颊?。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①所患者進行術前指導,并在術中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②術后對患者進行藥物供給。
觀察組患者:優(yōu)質護理干預。①心理方面。患者由于術前存在緊張情緒,不但影響患者的指標監(jiān)測,也會對患者的抵抗力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正面的心理引導,也為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奠定基礎。向其講解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讓其有信心配合手術。②陰道、腸道準備。術前一天采用流食。并且讓患者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Beaufour Ipsen Industrie,注冊證號H20140560),溫開水沖服。觀察患者反應,隨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陰道準備:入院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陰道沖洗。對白帶進行常規(guī)檢查,有陰道炎患者,需要治愈徹底才能夠手術。術前3天,根據(jù)患者病情需要用聚維酮碘擦洗陰道,濃度為0.45%~0.55%,每日擦洗兩次。③一般準備。清除肚臍污垢,在肚臍內放置一個石蠟油棉球,清潔后取出,用0.9%氯化鈉注射液棉球擦拭干凈,保持肚臍周圍皮膚完好,無創(chuàng)口,無感染。④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并發(fā)癥進行嚴格的監(jiān)測。如患者術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低血壓、心動過速、出冷汗等情況,考慮內出血;如患者陰道出血或者穿刺孔出血,要及時給予治療。如患者出現(xiàn)腹脹,囑飲用白蘿卜水,適當活動,不能緩解者給予新斯的明0.5 mL肌肉注射,或者給予開塞露20 mL。記錄患者的尿量,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是否出現(xiàn)血尿等,保持引流管通暢,每日更換引流袋、尿袋,預防感染。在患者無自主行為能力時,防止壓瘡的出現(xiàn),及時翻身,保持床單的整潔干凈,對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⑤飲食護理?;颊咝g后禁食,待肛門排氣后,進半流食或軟食。⑥出院指導。保持外陰清潔,每天清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保持大便暢通;多飲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500~3000 mL,保持小便通暢,若小便排出困難,建議再次入院行導尿術;三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包括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評分,包括基礎護理、病房護理、護理文書書寫。
應用軟件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中,尿路感染: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11.11%,對照組中,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尿潴留: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44.44%,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中,基礎護理評分為:(89.21±2.44)分,病房護理評分為:(87.67±2.63)分,護理文書書寫評分為:(90.11±2.17)分,對照組中,基礎護理評分為:(77.54±1.25)分,病房護理評分為:(78.33±1.23)分,護理文書書寫評分為:(76.68±1.29)分,觀察組的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注:2組對比結果,P<0.05。
住院時間(d)對照組(n=9) 53.77±5.16 48.29±8.51 8.68±2.47觀察組(n=9) 44.63±3.25 34.67±6.54 6.21±1.11 t 4.50 3.81 2.74 P 0.01 0.01 0.01組名 首次排氣時間(h)首次下床時間(h)
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很多女性在面對婦檢時有抵抗情緒,因此往往容易忽略宮頸癌的發(fā)生[3]。宮頸癌會造成體內各項器官和免疫機能的降低,如果無法給予第一時間的治療,將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宮頸癌的治療過程當中,手術是一個方面,而術后的護理干預更加重要[4]。優(yōu)質護理完全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的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照顧,同時對心理方面、健康教育做出引導和宣傳,提升治療效率,并且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
本次的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在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在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應用效果顯著,在患者的整個圍手術期進行護理,對患者以及手術效果幫助很大,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和借鑒價值,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