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君甫
周末在家剛吃過午飯,父親放下飯碗就急匆匆地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說:“下午有個學校要來館里參觀,我可不能遲到?!蹦赣H看著父親的背影笑著說:“當了講解員,你爸真是忙得腳不沾地啊?!蔽乙残Φ溃骸坝袀€事兒忙,挺好的。”
父親這個講解員只講家風家訓,工作地點就在村里每天對外開放的家風家訓館,雖然是義務講解,沒有工資可賺,但父親依舊認真且努力。這天上午有學校預約了讓小朋友們下午去聽村史,父親才著急前去做好準備工作。
老村拆遷之后,村里的人們搬遷入住安置小區(qū),生活雖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卻沒有了存放鄉(xiāng)愁的地方,父親經(jīng)常不無遺憾地說:“長了幾百年的皂角樹也砍了,村里的土樓也拆了,再過些年,村里的小孩子連村史都不知道了……”后來村里籌建家風家訓館,父親一下子找到了目標和動力,他和村里的幾位熱心老人義務當參謀,認真整理了村莊簡介、老村傳統(tǒng)以及村莊大事記等所有能反映村莊歷史的資料,還在鎮(zhèn)政府的指導下去外地參觀學習,借鑒經(jīng)驗。
參觀學習回來,家風家訓館開始著手建設,全村大姓的姓氏介紹、家風家訓的重要內(nèi)容,包括村規(guī)民約都是重點展示的內(nèi)容,父親和村里熱心的老人們一起,每天的閑暇時間就泡在館里,從前期的內(nèi)容整理、版面設計、墻體美化,到后期的義務講解、衛(wèi)生打掃,忙得不亦樂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不受無功之祿、不取不義之財”“詩書不可不讀,禮儀不可不知”……這些家風家訓館里的格言,父親也經(jīng)常給我們講解,墻體上黨的光輝歷史和領導人關(guān)于家風家訓的重要講話,父親都如數(shù)家珍。
父親最常講的是村里的老革命故事、好兒子和好媳婦的光榮事跡,在父親的影響下,我3歲的小兒子也知道“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了。家庭聚會上,父親也會給我們分享家風家訓館里的見聞:哪個學校的孩子們聽得最認真、哪個機關(guān)的同志們提的建議最好、哪個村民家的事跡最感人……上周姐姐過生日,一家人聚在_起吃飯的時候,父親給我們講起了好媳婦丁大嫂的事跡:丁大嫂14年如一日,和自己臥病在床的婆婆同住一個屋,照顧婆婆的吃喝拉撒睡,盡心盡力、從不厭煩。婆婆經(jīng)常對丁大嫂豎起大拇指:“媳婦做得和閨女一樣好!”父親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丁大嫂真的不容易,孝敬老人就應該像丁大嫂一樣耐心細致。百善孝為先,一個不孝順的人根本不值得交往?!蔽覀冟嵵氐攸c頭稱是,父親欣慰地笑了,滿是皺紋的臉上全是驕傲和自豪,我知道,他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家風講解員這個身份,并以此為榮。
家風家訓館承載著村里的鄉(xiāng)愁,記錄著村里的發(fā)展歷史,擔負著弘揚優(yōu)良家風、引領民風村風的重任,家風講解員的身份至關(guān)重要。我想,這一定是父親最榮耀的職業(yè),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職業(yè)。
(編輯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