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正 張華玉 蔡坤鴻
摘? 要:在該文的研究中,通過簡單的水熱法制備處理產(chǎn)生的多硫化銦納米顆粒粒徑相對較小,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但是多硫化銦顆粒在水溶液中會產(chǎn)生聚集體,在反應(yīng)之后各顆粒之間無法達到完全分離,這樣就會影響回收利用。為了克服應(yīng)用方面的障礙,進一步提升多硫化銦的應(yīng)用效果,該文將多硫化銦粉末負載在適宜的載體上進行應(yīng)用探索。基于此,該文主要對多硫化銦基復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備及應(yīng)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
關(guān)鍵詞:多硫化銦;復合光催化材料;制備
中圖分類號:TS71? ? ? ? ? 文獻標志碼:A
多硫化銦是一種性能良好的功能材料,因其出色的光催化等性能,在太陽能電池、光導器件以及光催化領(lǐng)域中應(yīng)用較為廣泛。通過簡單的水熱法制備光催化材料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固體顆粒在水溶液中聚集,促進材料的光吸收,可以有效增強整體的降解活性,且具有固定的作用,更便于硫化銦基納米材料的分離回收,提升了循環(huán)利用率。
1 實驗方法
在硅藻上負載多硫化銦納米顆粒,與植物纖維混合后可以形成光催化紙。通過該種方式進行實驗,了解分析多硫化銦基復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備以及具體應(yīng)用。
1.1 漿料制備
首先將10%濃度的漿料均勻的涂在打漿室內(nèi)壁周圍,處理好之后通過PFI磨漿機進行處理,對處理后的漿料進行分析,直至打漿度數(shù)值為53.5°SR時停止。在完成后要甩干漿料并且根據(jù)操作標準將其置于冷藏室進行密封處理,以保證整體的水分均衡,然后根據(jù)操作要求進行質(zhì)量分數(shù)測量。
1.2 多硫化銦抄造流程
稱取濕漿2.0 g,其固體含量為21%,然后將其加入100 mL的去離子水中,通過攪拌器進行處理,疏解纖維3 min,保證其纏繞的聚集纖維充分地分散在水中。
然后,對將要添加的多硫化銦進行處理,復合物中多硫化銦/硅藻土的最佳質(zhì)量比為1∶7,然后稱取不同質(zhì)量的復合物在100 mL的去離子水中利用超聲進行均勻分散。形成的混合液在分散均勻后與紙漿纖維進行充分混合,通過攪拌器攪拌5 min之后,將分散處理好的漿液直接倒入直徑為9 cm的布氏漏斗中,對其進行低真空抽濾處理,將處理好的樣品放置在70 ℃的干燥箱中進行干燥處理,時間為12 h,這樣就能獲得一張直徑為9 cm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紙張作為實驗樣品。
2 表征與性能檢測
2.1 脫色能力測試
首先,將制備直徑為9 cm的光催化紙樣品裁剪為4個等分的紙片。將一份放在20 mL的甲基橙染料的燒杯中。其次,將燒杯放在30 W的紫外燈下,確保液面與光源之間的距離為15 cm。最后,光照開始后每間隔一定時間取一定量的溶液,通過分光光度計測量在465 nm處的吸光度。最后,通過公式計算分析光催化紙的脫色效率并進行分析。
2.2 循環(huán)利用性能研究
將首次用完的光催化紙重新烘干后放置在20 mL、濃度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進行光催化實驗,每間隔一段時間取溶液進行吸光度測量。利用公式分析回用效果,確定光催化的降解效果,以確定在光照下光催化紙對甲基橙的循環(huán)利用降解能力。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多硫化銦基光催化紙外觀分析
通過布氏漏斗進行過濾處理,獲得的紙張直徑為9 cm,是一種圓形的制片。而比例為1∶7的復合物,在編號1~4的光催化紙中的添加量分別為0.24 (0.03)g、0.4 ( 0.05)g、0.56 ( 0.07 )g、0.72 (0.09) g。其中多硫化銦基光催化紙在編號5~8的光催化紙中的添加量為0.03 g、0.05 g、0.07 g、 0.09 g。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復合物的添加量不斷增加,紙張的顏色也會逐漸加深,這就意味著光催化紙的表面暴露的劑量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
3.2 光降解能力測定
在測試脫色能力的時候?qū)?張等分的圓形紙片進行處理,將其中1份放置在20 mL的甲基橙溶液中對其光降解能力進行測量分析。
當復合物添加量分別為0.24 g、0.4 g、0.56 g、0.72 g的時候,在1~4號光催化紙中,利用30 W的紫外燈光對其進行照射,光催化降解效果顯著。獲得的光降解速率曲線大致重合。當光照時間為180 min時,其降解率并沒有明顯差異,推測主要是由于所負載的催化劑與絕干漿比值相對過大造成的。1號光催化紙中的復合物為57%, 2號光催化紙中的復合物為95%,3號光催化紙中的復合物為131%,4號光催化紙中的復合物為171%。由此可知,負載催化劑添加量會影響光催化紙的降解能力。
我們將單純的多硫化銦基光催化劑添加到5~8號光催化紙中,其添加量分別為0.03 g、0.05 g、0.07 g、0.09 g,質(zhì)量比例分別為7%、12%、17%、21%。5~8號光催化紙用紫外線燈照射180 min,其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別為49.5%、18.3%、75.2%、70.2%。多硫化銦在0.07g的抄造七號紙中的光催化性能更為明顯。這意味著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多硫化銦光催化劑的添加量會影響整體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通過對2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光催化紙的處理中,多硫化銦納米顆粒在表面或者在纖維中聚集,在干燥之后很容易降低固著力,導致脫落等問題出現(xiàn)。而通過過濾處理后,則會在遮擋以及不透光的條件下限制硫化銦對光的吸收,降低了光降解能力。對于含量相同的光催化紙中通過添加適量硅藻土使其更好的分散,有利于有機污染物的吸收與降解。
3.3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通過對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測定,計算得到30 W紫外燈照射下的光催化紙在不同時間對甲基橙的降解率曲線,可以直觀的顯示光催化紙在0~80 min中的降解能力。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紫外光照時間的延長,其中的甲基橙分子特征吸收峰逐漸降低,表明多硫化銦基光催化劑可以充分地降解有機污染。
3.4 重復利用性能
分析在復合溶液以及單純的多硫化銦溶液下催化紙的重復利用性能。第一次實驗后去除用完的紙片,利用去離子水對紙片進行輕微的沖洗處理,在真空干燥之后將其放在20 mL(濃度為20 mg/L )的甲基橙溶液燒杯中,根據(jù)操作要求利用紫外燈管進行照射,每間隔30 min測定一次,分析其脫色程度??梢园l(fā)現(xiàn)制備的紙片在光照作用之下催化效果顯著。
實驗發(fā)現(xiàn)不管利用何種方式進行處理,通過紫外光照的催化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經(jīng)過3次循環(huán)利用之后,2種方式所制備的紙張樣品對甲基橙的降解效果都很明顯。表明通過實驗制備的紙片可以多次循環(huán)利用。另外,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紙張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降解率的逐漸降低,主要原因是光催化紙回收利用中多硫化銦的流失造成的。但是,在2種紙張樣品的制備中多硫化銦占絕干漿的比例相同,這表明硅藻土有利于多硫化銦在紙張中的固著以及截留,且對多硫化銦的光催化效率無負面影響,所以硅藻土的添加可以提升紙張的整體回收率,有效降低光催化劑用量,效果顯著。
4 結(jié)語
該文分析了相同條件狀態(tài)下的多硫化銦納米顆粒在植物纖維表面的負載狀況,了解了在紫外光、可見光以及近紅外光照作用下對有機物的降解效率,可以確定光催化紙的性能參數(shù)。
參考文獻
[1]孫進,郭蓉,楊成敏,等.硫化溫度對CoMo/AlO加氫處理催化劑的影響[J].石油化工,2017,46(8):996-1001.
[2]錢尼勝,方文娟,嵇小荷,等.花狀硫化銅的合成及其光電催化性能[J].無機化學學報,2019,35(6):1013-1019.
[3]高文文.多硫化銦及其復合寬譜光催化材料的制備與應(yīng)用[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