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教場小學)
1.教學知識片面,忽視應用和整體感知
在英語教學中,對單詞和句式的死板教學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在小學教學中存在。對于單詞的教學,教師經常是講了一遍又一遍,并且不斷拓展單詞的含義,讓學生在持續(xù)的學習中去掌握單詞,對短語的學習也是教師的普遍重點,例如“good morning”“get up”等,但是教師們常常忽略這些知識的綜合應用,即英語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對于單詞和句式的學習。
2.缺乏交流和溝通,閱讀能力靠背誦
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是最能體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特點,英語閱讀是交流溝通的縮影,是指導學生利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不過,這一點經常會被忽視掉。
英語閱讀本身具備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產生逃避心理,在英語閱讀上越來越吃力,越來越不想學習。而且再加上教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力度不足,讓學生僅僅靠背誦來理解和掌握內容,缺乏讓學生深度理解的教學,導致英語閱讀無法發(fā)揮其本質的目的。
3.課堂學習形式單調,學生缺乏積極性
當下在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上,教師給予學生的自由程度太低,經常是教師自己掌控整個課堂的始終,對閱讀知識進行逐字逐句地講解,并且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且在學業(yè)成績的考核下,單方面求一時效果,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深度和質量,讓后期的學習越來越吃力,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其實,英語閱讀是對交流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對于英語閱讀來說,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課堂上的傳統(tǒng)教學,不是逐字逐句的釋義和背誦。英語閱讀的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在多種多樣的學習過程中,以交流和實踐為主,加強學生對英語的運用程度,加深學生對閱讀的理解。這樣能讓學生在積極的環(huán)境下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是一門語言,其學習離不開語言的本質屬性,因此小學英語閱讀的學習和教學也要遵循語言的邏輯。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和重要性,了解學習語言的基本要領,而不是將英語當作是一門學科、一項成績來看待。在這種思想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學生才能真正有效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1.豐富課堂組織形式,活躍學生思維
我們都知道,在以往的英語閱讀學習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師逐字逐句的講授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吸收方法。這種方法固然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最終不過是揠苗助長,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興趣的開發(fā)產生不良的反應和后果。因此,這種方法并不能作為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主流方法。
教師要想真正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有所獲得,有所進步,就要在課堂形式和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課堂形式上,單一的教授方式不能充分打開學生的思維,教師還要開發(fā)多種課堂的組織形式。而課堂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實踐課堂、探究課堂、課題研究課堂、討論課堂、游戲課堂等。教師要讓這些形式恰當融入到教師的講授中,并能讓學生從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而不單是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背誦。探究課堂,能讓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吸引力,并能在反復推敲中提高學生對閱讀方式的記憶程度;同時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fā),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有效的閱讀習慣。課題研究課堂,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以期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肯定,在體會成功的喜悅的同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時間課堂,能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感受英語對話,體會不一樣的語言魅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提供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對閱讀的實際感知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學習離不開實踐,沒有實踐的英語學習就是紙上談兵,更是閉門造車,因此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是至關重要的,這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同樣受用。
英語閱讀是一段規(guī)定好的對話和演講,是一段故事的講述,是一項觀點的闡述。如果換成漢語來講,這就是最貼近生活的說話,而不是學科的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正確認識,將英語閱讀看作一段日常對話,并盡量營造這段對話的合理氛圍和相對應的情境,拉近英語閱讀與學生的距離。其次,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實踐鍛煉加強學生對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實踐提供課題和題目,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閱讀完成生活技能,或是通過閱讀完成對一項課外知識的掌握。這樣就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實踐鍛煉中感受與漢語無異的閱讀和溝通,學會用英語去獲取知識,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和溝通。
3.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閱讀本身是一項與興趣有關的學習項目,學生的閱讀往往是隨著學生的興趣來開展的。因此,英語閱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這樣可以讓學生克服英語學習的困難程度,在自然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學習英語閱讀,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英語閱讀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首先可以設置定期的自主閱讀課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查閱的資料進行閱讀。在閱讀后,讓學生用英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感受調整閱讀的教學方法。其次,可以開展學生自主閱讀的探究活動,讓學生根據(jù)愛好自由組合,然后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閱讀內容,根據(jù)對內容的了解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闡述,展示形式不加限制。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閱讀產生更加親近的感情。
閱讀本身是具有趣味性的,而且閱讀過程中,學生針對不同的看法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然后再進行討論和分析,這本身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中,不能將這些趣味性從知識的學習中抹殺掉,因為這會使英語閱讀失去其原本的味道。只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英語閱讀的難關就很容易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