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記敘文要表現(xiàn)一定的意旨。古人曰“文以意為先”,行文之前,先要確定文章要表達的意旨,然后在行文中突出表現(xiàn)出來。
確立文章意旨,從縱向挖掘或從橫向拓展,都能寫出新意。
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化的。文章表達這種深化的認識,既新穎,又深刻,既讓人耳目一新,又使人深入思考。
雷公《蓮藕清韻》,開頭說:“我家在山坳。附近有一口水塘,兩畝大小,水不深,淤泥厚,水塘成了家畜野禽的樂園。它們踐踏排泄,水塘漸漸污濁,散發(fā)出腐臭氣味。”后來,爸爸承包這口塘來種藕養(yǎng)魚。荷葉田田,荷花點點,荷香縷縷,魚兒嬉戲,水塘竟然成了美景。一次,“我”情不自禁走進荷塘,雙腿一攪動,泥水中散發(fā)出腐臭氣味。而生長在這樣環(huán)境中的蓮卻是如此清純可愛。作者不禁贊美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zhì)。第一次采藕,“我”不在家。第二次,爸爸專門挑了個“我”在家的日子?!拔摇睔g歡喜喜去打下手,“從淤泥中挖出一根根粗粗壯壯的藕來,水中洗洗,白白胖胖,如象牙,似玉臂,真讓人欣喜”;而更讓人驚喜的是:“我發(fā)現(xiàn),水塘居然沒有腐臭氣味了,只有泥土氣息混合著蓮藕的清香。問父親,他淡淡的答道:‘種了藕,池塘自然就干凈了?!衣犃藚s驚喜不已。哦,原來這是藕的功勞!藕不僅長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而且它還在凈化淤泥,消除腐臭,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竟使?fàn)€泥塘變得如此美好!”由贊美“出淤泥而不染”,深入一層,歌頌“化腐臭為清香”。后者比前者更為難能可貴,因為:“不同流合污而獨善其身固然也值得贊美,但僅僅如此,污穢、腐敗便不會消失;盡其所能凈化污泥,消除腐臭,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片潔凈的天地?!弊髡咭娙酥匆姡匀酥囱?,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自然新穎動人。
作文橫向拓展,能開辟新的天地,文章自然有新意。
泰山頂上看日出是令人向往的,因此人們往往晴天游覽泰山;而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寫出了“雨中”泰山的獨特之美和“雨中”登泰山的獨特感悟,給人獨特的審美享受。
柳樹值得贊美的地方很多,諸如:“輕風(fēng)扶細柳”,婀娜多姿;“柳色青青客舍新”,生機勃勃;“無根亦可活”,生命力強……豐子愷《楊柳》也贊美柳樹,意旨橫向拓展,寫出了新意:“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著下面,時時借了春風(fēng)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huán)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而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見了覺得非??蓯??!弊髡哔澝懒鴺涓叨芟?、不忘根本。
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對一些事物、人物逐漸積淀成比較一致的情感傾向,諸如:草木生長、百花盛開讓人喜悅;樹葉飄零、鮮花凋謝惹人愁緒;曇花一現(xiàn),讓人感慨生命短暫,仙人掌耐旱生長,使人感嘆生命頑強。烏鴉報喪,喜鵲報喜;鸚鵡人云亦云,狐貍狡猾多疑。提到關(guān)羽,便贊其義氣,說起孔明,就褒其智謀;曹子建才華橫溢,陶淵明脫俗隱逸……確立作文意旨,可以與通常的情感傾向一致,進行順向突出,也可以與通常的情感傾向不同,進行逆向凸顯。
人們贊美仙人掌生命頑強,藍兮《金色花》順向生發(fā),描寫仙人掌頑強生長并開出神奇的金色花?!拔摇币娙思谊柵_上花草繽紛,也興致勃勃養(yǎng)花,結(jié)果海棠、月季、文竹等相繼死去,只有仙人掌活了下來,且生命力很旺盛,“總是綠色挺拔,每一個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啄食著陽光和空氣”。但“我”卻不喜歡它,不關(guān)心它的存在。仙人掌繼續(xù)生長,“橫豎添了許多新節(jié)”,但“我越看越覺得它丑”而忍不住發(fā)笑?!罢l想夏天一到,竟發(fā)生了奇跡”,仙人掌竟然開出了一朵異常漂亮的花:“金黃色,12個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流蘇般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布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它凝然靜立,卻閃爍著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金色花美麗、輝煌、神奇,格外“震撼人心”。仙人掌是經(jīng)歷了“適者生存”的嚴峻考驗的強者,它傾注全部心血開放出的這朵金色花,“并非一朵僅僅使人賞心悅目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懊?,一旦與頑強結(jié)合,就是不可摧毀的?!庇少濏灲鹕ǖ拿利愡M而歌頌生命的頑強,意蘊深厚。
對某些事物、人物重新審視,推陳出新,文章自出新意。
“天下烏鴉一般黑”“烏鴉嘴”“烏合之眾”……在漢語里與“烏鴉”有關(guān)的詞語多含貶義。有人卻逆向生發(fā),林昌鉍《鳥中諸葛》說烏鴉是鳥中諸葛,“烏鴉的聰明機靈令人吃驚”,不過鮮為人知。烏鴉會把核桃扔在馬路上,讓汽車把殼壓碎,它們再吃殼里的果實。烏鴉看到狗在吃東西,往往會有幾只飛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擊時,另外幾只即迅速將它放下的食物搶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漁民常常把漁竿擱在冰窟窿中釣魚,烏鴉利用漁民不在的時機,用嘴叼著釣魚線,把魚鉤上的魚拖出來美餐一頓。烏鴉還會用樹葉和細枝制作捕捉昆蟲的“工具”。草原上的烏鴉還會銜著充滿膻氣味的羊糞“空投”于狼腳爪下,給狼報信和“導(dǎo)航”,饑餓的狼跟蹤烏鴉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時叼走小羊。狼飽餐之后,烏鴉再飛來吃“殘羹剩飯”。文章表現(xiàn)烏鴉的聰明,讓人耳目一新。
寫牡丹的文章不少,大多都是贊美其縱情怒放的雍容華貴與絢麗嬌艷,而張抗抗《牡丹的拒絕》卻逆向立意,贊美牡丹拒絕在寒潮中開放。那一年洛陽第九屆牡丹花會,天南海北的看花人踩著年年應(yīng)準(zhǔn)的花期蜂擁而至,但洛陽城連日寒流,冷風(fēng)嗖嗖,碩大飽滿的牡丹花苞朱唇緊閉,潔齒輕咬,拒絕綻放。不管游人掃興,任憑游人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八黄埱也桓┚筒煌讌f(xié)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guī)律,它有權(quán)利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因此,它拒絕在寒冷中開放。“當(dāng)年武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發(fā)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懾于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fā)配洛陽。如今怎么就能讓牡丹輕易改了性子?”牡丹的拒絕,讓人們在遺憾中感悟到 “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有品位之高低的”,牡丹的卓爾不群讓人嘆服,由物及人,贊美“不茍且不俯就不妥協(xié)不媚俗”的品性。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青松》)人們往往贊美松樹堅韌挺拔、寧折不彎,但也有人逆向生發(fā),贊美松樹能適時彎曲:“山谷中,大雪紛飛,雪花落滿了雪松的枝丫。當(dāng)積雪達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就會向下慢慢彎曲,直到積雪從枝上一點一點地滑落,這樣反復(fù)地積,反復(fù)地彎,反復(fù)地落,風(fēng)雪過后,雪松完好無損。而其他的樹,由于沒有這個本領(lǐng),枝丫早被積雪壓斷了,摧毀了?!?/p>
一篇文章,往往是從某一個方向集中表現(xiàn)單一的意旨,但也可以從多個方向著力表現(xiàn)較為復(fù)雜的意旨。
朱自清《綠》開頭一段說:“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弊叩缴竭?,便聽見花花花花的水聲;抬起頭,就能望見梅雨瀑;再到梅雨亭。坐在亭邊欣賞梅雨瀑;終于到梅雨潭邊,被“那醉人的綠”所陶醉。結(jié)尾一段照應(yīng)開頭,增加“不禁”一詞:“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蔽恼峦怀霰磉_對梅雨潭的綠的驚詫、喜悅、贊美之情。
余霽月《鲇魚跑了》,寫傍晚爸爸買回三條活蹦亂跳的鲇魚,說是小販要回家,廉價賣給他的。晚上,爸爸將喂魚的桶提進離衛(wèi)生間很遠的廚房,用一個籃子蓋嚴桶口,再壓上一次大砧板。第二天早晨,爸爸在廚房里大叫魚跑了?!拔摇迸苋ヒ豢矗@子、砧板橫躺在地上,桶里空無一魚,兩條正在掙扎的鲇魚已經(jīng)靠近衛(wèi)生間。另外一條找不到了,大家分析它已經(jīng)通過衛(wèi)生間的下水道跑掉了。媽媽埋怨爸爸。“我”沒有責(zé)怪小鲇魚的逃脫,而是感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這畫龍點睛的句子突出了文章的意旨。
梁曉聲《母親養(yǎng)蝸?!穼懜赣H去世后母親來北京一起生活?!拔摇泵τ趯懽?,無暇陪她,母親很寂寞。樓上人家送給母親幾只可愛的小蝸牛,母親很喜歡,細心喂養(yǎng),精心照料,母親漸漸對蝸牛有了特殊的感情。八歲的兒子也對它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竟然對他奶奶說要吃蝸牛肉、喝蝸牛湯,因為聽同學(xué)說過很好吃。母親說還蝸牛還小,兒子說,那就等蝸牛長大了,生出小蝸牛以后再吃,這樣就一直有蝸牛吃了。母親愕然?!拔摇弊柚箖鹤樱骸安辉S存這份念頭!不許再跟奶奶說這種話!”兒子很委屈。蝸牛一天天長大,兒子又說要吃蝸牛。趁母親不在家,“我”和兒子進行一次嚴肅的談話,說爺爺去世后奶奶內(nèi)心的孤獨和寂寞,講那些小蝸牛對于奶奶的意義……從此,兒子再不盼著吃蝸牛了。但有一天晚飯時,母親端上一盆兒湯,說是蝸牛湯,味道很鮮美。這其實是蛤蜊湯。母親是把那些能夠獨立生活的蝸牛放到樓下花園里的一棵老樹下,但她依然每日將蔬菜最鮮嫩的部分細細剁碎,撤于那棵樹下。有一天,母親神采奕奕對我說:“我又看到它們了!它們好像認識我似的,往我手上爬?!蔽恼峦ㄟ^波瀾起伏的故事,從多個方向表現(xiàn)意旨:一是突出表現(xiàn)了濃濃的親情。母親愛孫兒,雖然舍不得蝸牛,卻從未回絕孫兒吃蝸牛的請求,最后用巧妙的辦法滿足了孫兒的要求;孫兒愛奶奶,當(dāng)明白自己的要求會剝奪奶奶的歡樂時,就再也不提吃蝸牛了;“我”愛母親,能體察到母親的寂寞和歡樂,常停止寫作陪母親觀賞蝸牛,并說服兒子不再想要吃蝸牛。二是表現(xiàn)了對小生命的愛。母親像呵護兒女一樣養(yǎng)蝸牛,舍不得傷害蝸牛,最后將能獨立生活的蝸牛放生并繼續(xù)照料它們。三是表現(xiàn)了寂寞的老人對情感交流的渴望。
曹冠龍《樹皮》寫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樹爆裂下樹皮,多愁善感的女兒彎腰拾起,由衷贊美:“這衰亡的樹皮該有多么崇高!它們含辛茹苦、忠守職責(zé),兢兢業(yè)業(yè)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然而,一旦衰老了,僵化了,它們便又心甘情愿地龜裂剝落,欣然引退,把空氣和陽光無私地讓給了那些鮮嫩粉綠的后代!”犟頭倔腦的兒子卻不贊成:“應(yīng)該說,那新生的樹皮該有多么勇敢!它們埋頭生息,潛心發(fā)育,默默無聲地汲取著一切營養(yǎng)。然而,一旦成熟了,強壯了,它們便又毫無畏懼地一舉脹裂那些束縛它們施展青春的僵皮死殼,脫穎而出,嶄露頭角,讓翠綠的生命向著更新的高度,更廣的空間挺進!”女兒、兒子都看著父親。父親深情地撫摸著女兒、兒子的腦袋,莊嚴而緩慢地說:“我希望,世上的一切,都像你姐姐所說的那樣,那樣的崇高;我更希望,世上的一切,都像你弟弟所說的那樣,那樣的勇敢!”文章表現(xiàn)人類社會新老交替、發(fā)展進步的主旨:老一代的崇高、新一代的勇敢都值得贊美,他們都實現(xiàn)著自身的價值;人類社會也就在這樣的新老交替中不斷向前發(fā)展。
王健佑《黃石公園》寫游覽黃石公園。作者在黃石森林公園,見到人類的公路延伸到動物的棲息地,一頭公鹿差一點與飛馳的汽車相撞,又見到黃石公園中一個山坡因地?zé)岫沟貨r發(fā)生改變,不能適應(yīng)這種新變化的大樹無法生存,而能夠適應(yīng)新地況的灌木則旺盛地生長,于是文章突出表現(xiàn)不能適應(yīng)新情況就無法生存的意旨,希望動物接受人類進入它們棲息地的事實,否則遲早要死在人類飛馳的車輪下。這樣單向表現(xiàn)意旨,是不是最好的呢?就文章所寫內(nèi)容看,地?zé)釋?dǎo)致地況改變,這與人類活動無關(guān),人類往往無能為力,適應(yīng)新情況才能生存,這是正確的;至于人類的足跡踏入越來越多的新地方,動物原有的生存環(huán)境嚴重惡化,這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怎樣避免動物喪生于人類飛馳的車輪下,人類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人類不能肆無忌憚,而必須有所收斂,給動物留下足夠的棲息地。如果意旨兼顧這兩個方面,有利于表現(xiàn)作者深沉的情感與可貴的人文情懷,文章的意蘊會更為豐厚,也更有積極的意義。
多向表達意旨,可以有主有次,要有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要力求鮮明、突出,避免散漫、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