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長長的綠皮火車載著我緩緩駛向沈陽站的情景,廣播里響起提示音:“各位旅客,列車即將到達沈陽車站,請在沈陽車站下車的旅客提前準備好自己的行李下車……”由此,沈陽這個朋友便開始走進我五年的本科生活中。
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
沈陽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因地處古沈水之北,而山南水北為陽,故稱“沈陽”。初遇沈陽,便可見明代、清代時期的宮殿,以及現(xiàn)代風格的高樓大廈,別有一番韻味。
努爾哈赤把都城遷到沈陽后,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也就是現(xiàn)在的沈陽故宮。之后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至今沈陽還有各種以“盛京”命名的文化遺跡,其中,盛京三陵——永陵、昭陵和福陵更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沈陽故宮是我國現(xiàn)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為清朝初期的皇宮。一到沈陽我便去了沈陽故宮,其規(guī)模雖然小于北京故宮,但是擁有眾多精美的建筑: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溯閣……“宮高殿低”的建筑風格讓我大飽眼福。每逢節(jié)日,沈陽故宮城墻外總會有“宮廷戲”上演,讓市民感受皇家朝會、百官朝賀的氛圍,還可以看滿族特色祭祀實物,體會滿族風情。
沈陽故宮南側還有一座著名建筑——張氏帥府,素有“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的美譽。作為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辦公官邸,張氏帥府青磚小樓,朱廊洋墻,濃蔭遮陽,讓人感到清爽愜意至極。然而,回首歷史便知這里的清靜和生機有多么可貴,這里曾是東北的政治中心,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后,張學良統(tǒng)領東北,“改旗易幟”,從一定程度上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霸占東北的野心。歲月的痕跡落在臺階上、灰墻上,留給后人的是對這段歷史的深思。
長子情懷,銘記悲痛
除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沈陽還有融入生活中的工業(yè)氣息。遼寧省有“共和國長子”這一美譽,而沈陽作為遼寧的省會城市,更是“長子情懷”的濃縮之地,這背后有著動人的歷史和綿延至今的精神力量。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沈陽便轉動起了自己的工業(yè)機器,支援全國的解放戰(zhàn)爭。這種責任感、使命感和務實奮斗的精神浸潤著這片土地,成為沈陽人的精神特質。我有幸參觀了沈陽市工業(yè)博物館、沈陽鑄造博物館和沈陽航空博物館,從老式縫紉機、蒸汽機到發(fā)動機、汽車、民用飛機、戰(zhàn)斗機等,這些帶著時間痕跡的展品讓我切實地感受到沈陽在我國重工業(yè)、鑄造業(yè)、航空工業(yè)等方面的“長子”擔當。
九一八事變是每一位中國人的傷痛,我們要銘記這段悲傷的歷史,清晰地知道戰(zhàn)爭的硝煙是如何從這里點燃的,居安思危。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沈陽軍事博物館里,有著沈陽的抗戰(zhàn)精神和軍事發(fā)展的翔實記錄,館內的資料字字泣血,展示的歷史舊照令人悲痛。如今硝煙不再,當人們漫步于沈陽街頭,那紅墻黃瓦的故宮、松柏成蔭的盛京三陵、屹然挺立的九一八紀念碑,依舊在訴說著這個城市風雨坎坷卻傲然向前的滄桑歷程。
繁華商業(yè)城,濃情文化地
沈陽是東北最大的商業(yè)城市,有著“坐沈陽買天下、坐沈陽賣天下”的美名。來到沈陽,你可不能錯過老字號的中街、太原街、三好街和五愛市場,這里有五彩斑斕的夜生活和琳瑯滿目的商品,你可以一覷沈陽的現(xiàn)代繁華。中街歷史悠久,是中國第一條步行街,老字號店堂述說著沈陽的商業(yè)史,大型商場和充滿美食的小胡同則彰顯著沈陽的現(xiàn)代氣息;三好街是“中國電腦軟件城”,五愛市場是著名的批發(fā)市場,在沈陽你絕對不會為了無處購物發(fā)愁!
沈陽作為遼寧省的文化中心,有著眾多燦爛的文化。如果你想感受正宗東北味兒的話,一定不能錯過東北傳統(tǒng)曲藝,如走進劇院欣賞二人轉,便可收獲一番樂趣。
自清朝遷都北京后,沈陽便成為清朝的陪都。如今沈陽依舊留存有諸多清代飲食文化,包括滿族飲食文化及清朝宮廷飲食文化,以滿漢全席為典型代表。同時,沈陽也保留有十分完整的遼菜體系,還有許多具有當?shù)靥厣娘L味小吃,如朝鮮族西塔大冷面、朝鮮族打糕、老邊餃子、李連貴熏肉大餅、楊家吊爐餅、沈陽回頭、馬家燒賣和那家館白肉血腸……當然,最為沈陽人津津樂道的還數(shù)老雪啤酒和雞架,沈陽人對雞架的口味十分挑剔,不是隨隨便便應付,而是通過奇思妙想把雞架做出多種口味來。沈陽人豪邁熱情,一頓燒烤啤酒嘮嗑之后,大家便都是好朋友、鐵哥們。
有人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蔽以谏蜿柹钗迥曛?,認為愛上一座城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朋友。在我眼里,沈陽是廣闊、深厚、審慎、擔當和豪爽的代名詞。前不久,沈陽著名藝術家艾敬回到家鄉(xiāng)舉辦了個人藝術展,表達了多年來她對沈陽的思念和熱愛。從她的歌、畫作和工藝品中,我深深感受到沈陽這座城市給人留下的精神烙印是多么深刻。同樣地,五年時光里沈陽的歷史文化帶給我深刻的記憶,它的家國情懷教會我擔當和踏實奮斗,它的商業(yè)和藝術氣息讓我開闊視野、豁達成長。
感謝沈陽這位老朋友陪我成長。
【沈陽·大學】
@潘麗娜:中國醫(yī)科大學(以下簡稱為“中醫(yī)大”)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第一所軍醫(yī)院校,毛主席題寫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至今仍是中醫(yī)大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醫(yī)大老校區(qū)位于沈陽市中心,始建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高樓聳立的鬧市區(qū)中,老校區(qū)就像一個承載著知識的慈愛長者。老校區(qū)內最高的建筑為中醫(yī)大附屬一院門診樓,大樓底部為中醫(yī)大附屬一院舊址,二樓以上則為現(xiàn)代化醫(yī)院,新舊風格融為一體,頗有一番韻味。
從校門口一進來,便可看到中醫(yī)大禮堂,是十分典型的古典建筑風格,雕花的扶手、斑駁的紅磚外墻、銹跡斑斑的扶手無不昭示著它的年代感。每年畢業(yè)季,中醫(yī)大學子都會來這里拍畢業(yè)照,向老校區(qū)和老前輩們致敬。
中醫(yī)大擁有國內知名的院士、長江學者,在日常授課過程中,他們會用豐富的臨床經(jīng)歷和風趣幽默的語言,給我們帶來別開生面的醫(yī)學和人生課。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shù)李巍巍老師,她講課風趣幽默,用十分有趣的語言為我們描繪產(chǎn)科病房里的人情冷暖,生動的病例是我們學習臨床知識最好的“藥引子”。
接下來,敲黑板!中醫(yī)大擁有全國數(shù)量最多的“大體老師”(醫(y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數(shù)字化的組胚標本和病理標本庫、精致的局部解剖標本庫,還有實驗動物部供我們日常學習。
我在中醫(yī)大學到最寶貴的知識,便是一名醫(yī)者應當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技術優(yōu)良”始終是中醫(yī)大人的職業(yè)目標。晚上十點,中醫(yī)大的自習室、圖書館里總是坐滿了人,我每天都要早早去找一個方便查閱書籍的位置,“藍色生死戀”(醫(yī)學類書籍封面為藍色,故有此別稱)常伴我左右。晚自習之后,環(huán)校馬路的路燈下、宿舍走廊里、學生街長椅上,時??梢钥吹脚鯐痴b的中醫(yī)大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日涼亭里除了回蕩著聲聲蛙鳴,還有“鎖中六,腋中八,肩胛十肋查”“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的誦讀聲;我會在實驗室里研究聽診器、叩診錘、注射器等手術器械,苦練腹腔注射、蛙心灌注、頸動脈插管等技能或者在臨床技能模擬中心與模擬人四目相對,消毒、鋪巾、縫合、采血樣樣利索……這就是我在中醫(yī)大學習到的專業(yè)基本功。
當然,除了專業(yè)技能,中醫(yī)大人還學會了多項體育技能,以便日后能夠有飽滿的精力投入臨床工作。足球、長跑、短跑、羽毛球等都是中醫(yī)大人的長項,在市運動會上,甚至連警察學院的學生都會輸給中醫(yī)大人。課余時間,我在學校找到了喜歡輪滑、跑步、瑜伽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練習,青春的朝氣便藏進了最深的記憶里。
@姜鵬南:東北大學(以下簡稱為“東大”)初建于1933年,自成立以來便帶著濃郁的民族情懷。建校初始,東大廣邀名師,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應張學良校長之邀,來東大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建筑系。一時間東大英才薈萃,碩彥云集。
說起東大,自然先要說一說它那踏實厚重的學術氛圍。東大是全國理科大學中最早獲得文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之一。東大的自動化、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yè)在國內首屈一指,控制科學與工程更是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還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流程工業(yè)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架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帶你到感受一流的科研氛圍。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之下,對于強勢專業(yè),東大狠抓精英教育,針對優(yōu)勢學科設置卓越班,并且每個班級都會配置一名導師,只要你想要前進,東大都會為你提供寬敞的平臺。
東大南湖校區(qū)地處沈陽市中心,交通便利,內有東北工學院建筑群——采礦館、機電館、冶金館、建筑館,這四大館皆是蘇式建筑風格,已被列為沈陽市文物保護建筑;渾南校區(qū)則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依湖而建的圖書館雄偉大氣,里面藏書種類繁多,同學們可以在這里安靜地享受大學時光。
東大學子刻苦鉆研,求真求實。我們會定期舉辦讀書沙龍,一起分享好的書籍和讀書感悟,在書籍中感受心靈的洗禮;北廣場的英語角,曾有一千多位同學同時在這里伴著晨光練習英語,讀書聲隨風飄落在校園里,朗朗動聽;冶金館與采礦館的中心考場讓人既愛又恨,每到考試周這里就會變成“低氣壓場”,想要輕松地走進考場,那就要在平時認真學習啦!但如果你把東大當作一個迂腐的老學究,那就大錯特錯了。東大里的社團活動同樣多姿多彩,如果你想要交更多的朋友,我們有熒光夜跑、素質拓展、真人CS等一系列活動,你可以在游戲過程中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摯友。
東大像是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翁,身前是風雪,身后是輝煌,它的學子踏著先輩的腳印,奮勇前行。
@張丹露:當走進沈陽藥科大學(以下簡稱為“沈藥”)的校門,你必會先為這里的建筑風格驚嘆一番∶清一色的磚紅樓宇,一幢幢井然聳立,似乎見不到其他顏色。這是因為紅色是沈藥人的記憶:1931年學校誕生于江西瑞金,從中國工農(nóng)紅軍衛(wèi)生學校到如今的沈藥,經(jīng)歷過南疆北國的輾轉,八十余年崢嶸歲月,沈藥先輩永不氣餒的精神代代傳承,延續(xù)至今。
素有“藥界清華”美稱的沈藥,始終以醫(yī)藥及相關行業(yè)發(fā)展需求為導向,形成了以藥為主的本科專業(yè)結構布局。在沈藥,藥材鑒別與開發(fā)等特色課程成為靚麗的風景,由中藥學的學生組成的科考隊,從書籍里走向百草間,對中藥材的生長環(huán)境、生存條件等進行實地考察,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教學樓走廊里朗朗的口語練習聲,涼亭內知識點手冊的翻頁聲,都體現(xiàn)了沈藥學子的團結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書香裊裊彌漫于沈藥各處,這里會使你流連忘返。
在沈藥,最惹人注目的當屬五彩繽紛的校園活動。跟隨微生物大賽,同學們可以進入未知的微觀世界。在參賽選手的操作下,酵母菌、放線菌等菌類家族成員向人們展示它們的別樣面貌——這些細菌匯聚在培養(yǎng)皿中,經(jīng)過手巧的沈藥學子拼搭和恒溫培養(yǎng)后搖身一變成為“花草魚蟲鳥”。還有“最美白大褂”照片比賽,帶你走進沈藥學子的實驗室里、生活里,看白衣學子如何成長。男生的熱情在足球場上盡情釋放,每年一屆的“旭海杯”足球比賽更是激情澎湃,馳騁在綠茵場上的足球隊員健步如飛,傳球、防守、射門,將沈藥學子青春的激情演繹得淋漓盡致。多彩的藝術節(jié)最受沈藥學子的青睞,迎新晚會、青年節(jié)會演等晚會精彩紛呈,還有寓教于樂的活動時常點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沈藥學子的多才多藝在此盡情展示。
沈藥最獨特的風景,應該非隨處可見的小山莫屬。春夏柳綠桃紅、繁花似錦,秋冬滿目金黃、玉樹瓊枝,種種變幻盡在沈藥之山。新建的南校區(qū)坐擁本溪,依山傍水大致是對它最獨到的總結。山間偷偷探頭而出的小紫花隨風搖擺,向每日奔波的你微笑致意;灰墻上冒出大片大片的爬山虎,天然的裝飾使沈藥愈加可愛。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在沈藥的美景中,不說話,就已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