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輝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沈陽110122)
就目前而言,只要組織需要確保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應于內部實施民主化管理。對學校來說,其負責傳播先進文化知識,所以內部實現(xiàn)民主化管理,需要鼓勵教師多多參與學校管理。教師始終處于教育前線,為學校發(fā)展帶來可靠保障,因此,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程度也影響著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民主科學需要以平等為前提,表現(xiàn)公正與尊重。學校在進行管理時,決策非常關鍵,若參與決策的只有學校的管理人員,將會阻礙學校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應采取民主科學的學校管理措施。管理時,領導層還需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價值,并做到相互尊重,構建良好的民主化管理氛圍。鼓勵教師參與決策,有助于體現(xiàn)學校管理的民主性,因為當前學校管理問題愈發(fā)嚴重,領導層的個體認識也有一定局限性,特別是教學活動中,教師參與管理,不但增加了參與主體的多樣性,還提升了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如果學校管理足夠民主,教師也是制定決策的一員,需要為學校發(fā)展負責,所以教師應有主人翁意識,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熱情與滿意度。教師對學校管理的參與,需要具備相應的行政權力,摒棄了之前的學校管理模式[1]。例如,學校安排評估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評定獎金時,之前完全是由學校的管理人員制定規(guī)則,而如若鼓勵教師參與,那么作出的決策也會關系到教師的利益,從而教師工作更有熱情,并切實感受到民主公正。
學校制定決策的水平與學校的后續(xù)發(fā)展情況息息相關,決策不但會被執(zhí)行程度所影響,也會被其本身的制定質量所影響。教師作為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中堅力量,教師通過長期的一線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看待教學問題與發(fā)展也比有關領導更加深入。因此,教師參與學校決策,不但激發(fā)了工作熱情,還提升了學校的決策水平。當今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快,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問題,學校管理層也亟需讓教師盡快參與決策,輔助學校的管理工作。
執(zhí)行學校決策指決策方案被確認后,按照我國學校的管理實踐,不應由學校的校長一人決斷,在制定決策時,應鼓勵教師的參與。決策水平也與執(zhí)行過程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如果決策只是體現(xiàn)出了校長的個人意愿,則實施決策時不可避免地會讓教師產生抵觸情緒,不但消磨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還影響了學校決策的執(zhí)行效果。因此,教師參與學校決策,不但能夠提升決策質量,還可以讓決策方案的執(zhí)行更為順利。
因為部分學校過多重視權力與服從,所以不需要教師的參與,也就涌現(xiàn)出不少問題,如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大、機械化教學模式、無視教學目標、工作態(tài)度消極等[2]。研究表明,超過半數(shù)的教師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還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教師存在心理障礙,和其他職業(yè)群體比較而言,教師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制度管理注重在學校內部管理,但管理層多為中層領導,鮮有教師參與,就算有所參與,也僅僅走個流程,教師在制定決策時,經(jīng)常屬于無效勞動,缺乏話語權與表達權。經(jīng)過教師參與且制定的有關制度也缺少廣大教職員工的支持,也沒有經(jīng)過客觀評估,最終造成教師奉獻服務精神的缺失,無法開發(fā)自身的潛能。
學校制定制度方面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盡管在管理制度中明確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可具體操作時的制度依然很嚴格,單純看重科學管理與量化考評,最后以一串數(shù)字來說明教師存在的問題。究其本質,該管理方式脫離了教師參與,是不道德的管理行為,最終導致教師不愿參與學校管理的情況出現(xiàn)。
我國學校管理工作通常由校長負責,校長需要負擔很大責任,因此,為規(guī)避風險,校長總是把權力保留給學校的管理層,而不愿把管理的權力分享給教師。此外,校長片面認為學校的管理權力就為高層所有,與教師無關。因此,教師和校長之間有較大的鴻溝,教師不能發(fā)揮出在學校管理中的價值。因此,學校校長亟需轉變觀念,應重視教師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價值。只有校長觀念有所轉變,教師才可以有效參與學校管理。此外,校長還需充分尊重教師,主動鼓勵教師參與管理,基于平等民主的氛圍下與教師有效交流。
教師在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中,還需要考慮讓教師參與哪一層面的管理,以及可以參與到什么樣的程度等細節(jié)問題。由于教師平時的教課任務很重,所以精力有限,無法全部參與,學校領導者應劃定范圍,特別是涉及教師個人利益的部分[3]。如此一來,教師可以有效參與學校管理,還確保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教師和決策者的溝通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如面談、會議等。交流形式不同,達到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師與決策者應結合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涣餍问秸归_溝通。教師需有著一定的心理素質,發(fā)自內心地認同學校的管理活動,在參與時受到領導的信任且自由表達內心所想,而不應出于意見不一致而備感壓力??偟膩碚f,參與學校管理對教師而言必須保證其安全性,讓教師對學校管理活動充滿信任。此外,還需考慮學校決策是否具有時效性,以及成本是否經(jīng)濟合理等問題,所以學校應給教師提供動力機制,帶著同理心和教師良好交流,并學會站在教師的立場思考管理方式,彼此信任,不可一味地實行話語霸權,要消除教師與組織間的冷漠情緒,讓教師帶著良好的心態(tài)參與學校管理。
目前,教師尚未深入?yún)⑴c學校決策,通常只是提出自己簡單的看法,并未參與較為重大的決策管理工作,導致教師認為自身權力未得到保障,由此也不認同制定出的決策。學校在制定決策時,應鼓勵教師參與探討,并提出內心真實的建議和想法。此外,教師參與管理,還需充分考慮決策的時效性、結構等問題,如獎金分配制度的制定,不僅需要定義工作崗位,還需要定義工作量,否則容易引發(fā)教師彼此惡性競爭的局面,因此,無法統(tǒng)一教師的決策意見[4]。制度的制定需要教職工的參與和認可,那么建議由教職工代表參與制定,并取得大部分教師的認同,確保資金分配的平衡性。
綜上所述,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有利于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不但維護了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基本權力,提升其主人翁的意識,還有效提升了學校的管理質量與效率,促使學校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盡管當前的政策環(huán)境較為有利,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有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可是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因此,務必循序漸進地讓教師真正感受到教育治理的現(xiàn)代化理念,為學校管理的創(chuàng)新變革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