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芝,杜艷軍,陳麗,徐派的,瞿濤,王述菊,張曉明
微助教在針灸推拿學專業(yè)雙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王靜芝,杜艷軍*,陳麗,徐派的,瞿濤,王述菊,張曉明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針灸治未病湖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湖北 武漢 430061
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針灸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作為移動信息化教學手段之一的微助教逐漸進入中醫(yī)藥院校的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微助教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機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文章闡述了針灸推拿專業(yè)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困境,分析微助教在針灸推拿專業(yè)雙語教學中使用的可行性,旨在為針灸推拿專業(yè)雙語課程建設與微助教的有效運用提供研究思路。
微助教;針灸推拿學;雙語教學;中醫(yī)藥院校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與移動終端設備的日新月異,人們獲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徑更加多樣和便捷。為順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誕生了諸多課堂應用APP,如微助教、對分易、雨課堂等。針灸推拿專業(yè)雙語課程的理論知識豐富,實踐內容難度大,湖北中醫(y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保┽樛茖I(yè)雙語課程的授課教師針對學生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難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探索,使學生更易掌握針推專業(yè)雙語課程。
手機上網讓教師和學生可以享受“互聯(lián)網+教育”的便利,實現隨時隨地教與學[1]。針灸推拿專業(yè)的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的“板書+PPT”時代,迎來了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問題式教學法(PBL)、微助教、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式的轉變。
微助教是由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田媛老師及其團隊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課堂互動應用工具。它不需要下載安裝任何應用,僅通過關注“微助教”的微信公眾號,依托微信完成課堂簽到、課堂討論、答題及PPT演示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便于教師實時觀查和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操作簡單、方便實用、互動性強[2]。我校針灸骨傷學院自2016年分別在《刺法灸法學》和《針灸專業(yè)英語》的雙語教學課程中使用微助教。
針灸在維護人類健康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明顯,針推專業(yè)國際化的科研活動與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使我國對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針推專業(yè)人才需求量增加[3]。我國中醫(yī)藥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已有30多年[4],基于此,我們需要開展雙語教學,培養(yǎng)具備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英語技能的人才。
雙語教材匱乏是影響雙語教學發(fā)展的難題之一。針推專業(yè)課程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如《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等課程以古文居多,含有大量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目前并沒有適合的英文教材可以直接使用[5]。為了彌補雙語教材的短缺,近年來各中醫(yī)藥院校與出版機構出版了許多針推專業(yè)英語教材,然而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質量參差不齊,且與國內各高校針推專業(yè)現行的教學大綱存在諸多差異,到目前為止,國內仍然沒有統(tǒng)一的針推專業(yè)雙語教材。
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與英語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針推專業(yè)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從事針推專業(yè)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的英語水平相對于英語專業(yè)人員也較為薄弱,能用英語完整順暢授課的教師為數不多,以英語為母語的針推專業(yè)人才更為緊缺。近些年國內部分院校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出國交流、訪學及國際研修等多種雙語師資培訓的機會。然而,由于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建設跟不上本學科的發(fā)展速度等原因,使得針推專業(yè)雙語師資仍然不能滿足教學需求[6]。
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理解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確保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然而,根據前期調查結果來看,中醫(yī)專業(yè)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雙語教學的占23%~82%,而仍有10%~20%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開展雙語教學,實行雙語教學面臨著學生接受率較低的困境[7-8]。目前,針推專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迫切需要雙語人才,而雙語教學正是使國內針推專業(yè)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重要手段,讓學生了解和接受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學生的英語水平在雙語教學中至關重要。針推專業(yè)的雙語教學課程多在大三第一學期開展。此時,大學英語課程剛剛結束,學生的語言能力受到詞匯、語法、思維方式等多因素的限制。而情境對雙語教學的實施有很大影響[9]。針推專業(yè)雙語課堂本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增設了課堂互動和情景模擬訓練,而實際上由于學生預習不充分,新的專業(yè)詞匯掌握不牢固,或在對話中頻繁加入中文,或以文字交流,更甚者表達能力弱而無語對視,導致情景模擬和互動往往難以開展。
微助教作為新型的智慧課堂輔助教學工具,鼓勵教師利用信息化思路開展教學實踐,并以游戲化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突破傳統(tǒng)的“板書+PPT”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互動”的機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評價之父泰勒曾說過,“評價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計劃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過程”[10]。微助教從課堂教學開始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權。教師通過預先設置的練習、答題、討論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實時參與答題互動。為了強化專業(yè)英語的使用,教師可將專業(yè)詞匯、術語等內容隨機穿插到預設的題目當中,學生除了通過手機答題外也可以通過上傳圖片的形式完成,通過顯示答案的環(huán)節(jié)發(fā)現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還可通過彈幕參與討論,避免學生因英語能力不足、性格內向等原因引起的互動性差[11]。教師則可以通過云平臺保存的歷史數據檢查學生對每一道題的掌握情況,通過Excel可將全部的數據導出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隨時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和完善。微助教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的形式包含課前預習考核、考勤、課堂抽答、隨堂檢測、課后作業(yè)、課程報告等多種形式。貫穿課程開展的始終,將學生參與的時間延伸至課堂之外,加強了過程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教學目標和學生所關注的考試成績,在本質上都圍繞教學內容,因此并沒有沖突[12]。微助教的課前預習考核與課程報告模塊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完成對專業(yè)詞匯、專業(yè)知識點的整理和掌握。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平臺,改善學生被迫參與的焦慮和不情愿。通過有效互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使用,達到教學目標。課前預習考核、課程報告,包括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提高考試成績。
考勤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部分,也是維持課堂秩序的有效管理手段。微助教考勤是在網絡通暢的環(huán)境下,學生通過本人注冊的賬號完成考勤,教師可在1 min內獲取考勤名單。對于手機關機等異常情況導致無法簽到的同學可以實時進行修改[13]。由于微助教自帶GPS功能,避免了學生在課堂外簽到等作弊的情況??记诳呻S時進行,這種帶有趣味性的考勤方式簡單輕松,學生更易接受。
為了保證雙語教學課堂互動有效進行,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互動問題。一方面要使問題具備必要的討論價值,激發(fā)學生的討論興趣,通過參與討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思辨思維和表達能力。另外,由于學生英語能力薄弱、專業(yè)詞匯量不足,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運用并掌握知識點。這個過程要求教師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明確互動目的,從而對問題進行設計關聯(lián)。
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是課堂答題和討論互動實施的基礎與關鍵。課后作業(yè)的內容包含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兩部分,盡管學生可使用手機完成課堂答題和討論,但是答題的題型和答案過于局限,特別是主觀問答題通常作為討論或課后作業(yè)進行。由于主觀答案設置不靈活,教師在導出系統(tǒng)生成的答案后需要再做修訂,反而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14]統(tǒng)計,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學生群體占24.8%。“手機+WIFI”為娛樂和通訊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教育敞開大門。微助教、雨課堂都是借助網絡將移動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大學課堂,以學生習慣的方式進行教與學的互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思維模式下完成預習、答題、考核、互動、總結和分享每個環(huán)節(jié),并增添該過程的監(jiān)督與評價,便于教師及時調整和完善教學計劃。微助教作為線上教學工具的代表,它的應用促進了針推專業(yè)雙語課程教學的進步。
[1] 譚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對高校大班課堂互動教學的重構[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1):107-114.
[2] 張會新,王益鋒.“互聯(lián)網+”時代高等教育3.0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25(6):159-160.
[3] 王燕平,趙百孝,馬良宵,等.從對雙語人才的需求談加強中醫(yī)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的必要性[J].中醫(yī)教育,2015,34(4):12-15.
[4] 李紅.中醫(yī)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8):960.
[5] 賀月月,徐海女,許丹.中醫(yī)雙語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J].河北中醫(yī),2015,37(4):635-639.
[6] 馬良宵,李曉泓,王燕平,等.刺法灸法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啟示[J].中醫(yī)教育,2014,33(1):34-37.
[7] 宋高峰,李紅文,毛新志.中醫(yī)專業(yè)學生對醫(yī)學倫理學雙語教學認知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6,29(1):43-46.
[8] 趙玲,沈雪勇,張海蒙.經絡腧穴學“雙語教學”探討[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1(2):13-16.
[9] 楊秦.2000-2016年中醫(yī)藥雙語教學研究文獻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41(4):28-33.
[10] 馬靜,陳永欣,伍冠一,等.微助教在中醫(yī)院校生理學課程中的應用及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4):197-198.
[11] 王蕾,史青,夏蓉,等.中醫(yī)藥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實踐與探討[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5,39(4):61-63.
[12] 唐宏亮,農章嵩,王雄將,等.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推拿手法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4,25(4):125-129.
[13] 拉爾夫·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
[14]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18-02-28)[2019-03-15].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Bilingual Courses of Major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WANG Jing-zhi, DU Yan-jun*, CHEN Li, XU Pai-de, QU Tao, WANG Shu-ju, ZHANG Xiao-m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Orthopedics,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ubei Provinci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uhan 43006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er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rend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As one of the mobile information teaching methods,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class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l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interactive opportunit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master and appl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lso facilitat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plan in time. 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the major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and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the major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with the purpose to provide researching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ilingual courses of the major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bilingual teaching;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5.016
G642.0
A
2095-5707(2019)05-0064-03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教育教學項目(2016B04,2015B09);2017年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重點教育教學項目
王靜芝,E-mail: 182179503@qq.com
杜艷軍,E-mail: 1051700031@qq.com
王靜芝,杜艷軍,陳麗,等.微助教在針灸推拿學專業(yè)雙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9,43(5):64-66.
(2019-03-29)
(2019-05-06;編輯: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