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充分整合現有的資源,盡可能地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結合實際情況分層研究,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計算教學的研究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水平,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計算教學;建設團隊;營造環(huán)境;分層研究
2006年,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對計算思維定義與說明:計算思維不是計算機科學家的專屬技能,而是數字化時代每一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技能,2050年前,要讓地球上每一位公民都具有計算思維能力。我國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把“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可見一斑。縱觀數學的發(fā)展史,計算一直是數學研究的重大主題,促進我們進一步開展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分層教學研究。
一、 建設強大師生團隊,搭建計算教學的交流與學習平臺
(一) 教師方面,扎實抓好日常教學管理,創(chuàng)造交流與學習的平臺
教師是研究活動中的關鍵性因素。學校應在日常教學管理中,以計算教學為主題,按年段為單位,開展校級公開課、小課題講座等,集中學習與交流。在單元練習卷設計計算專題,加大計算分值,提高計算教學的測評度,及時整理教學反思,撰寫日記、隨筆、論文等。每學年一次集中口算測試,由教研組長撰寫測試報告,在校級教研活動時間集中交流,總結經驗收獲和今后改進的方向。
(二) 學生方面,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
學生是參與活動的主體,學校應創(chuàng)造各種可操作性強、活潑有趣的活動,調動其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每學年或每學期一次的“百題無錯誤口算比賽”。要求在30分鐘時間內完成100道口算,得滿分的頒發(fā)“口算小能手”。設計校級趣味數學展板,公開投遞箱,每周推出1~2道趣味思考題,鼓勵全校學生解答,投遞,專人負責,每周一升旗儀式頒發(fā)獎狀。
二、 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機會
(一) 利用班組間的推動力,促成百花齊放
在各年級組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口算大擂臺”比賽。每班選一至兩名學生,在年段開展現場問答比賽,1分鐘內搶答正確次數最多的頒發(fā)“口算明星達人”。每學期以年段為單位,每班選拔10名優(yōu)秀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并增加競賽卷中計算分值,提高學生對計算的重視程度。
(二) 開展定期問卷調查和實際測試,綻放思維之花
每學年初分三個層次在低中高年級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計算教學的認識、運用。每學期按年級結合計算教學開展一次實際測試,自編操作性較強的測試題,低年級可以借助實物圖(圓片、小棒、人民幣圖片等),邊擺邊說明計算過程;中年級可以借助點陣圖、方格圖等說明算理;高年級可以解析演說多種算法的過程以及計算法則的運用技巧、運算策略。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對數學計算學習的自主意識和運用意識,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三) 設立數學宣傳月,再添錦上之花
將計算教學列入校級工作計劃,設立數學宣傳月。期初,規(guī)定每班開辟數學學習園地,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數學報、數學日記等。在宣傳月,評優(yōu)秀示范班級,集中展示、觀看、互相交流、學習。在活動中,慢慢滲透數學文化素養(yǎng),讓數學之花的光彩綻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三、 根據各學段各年段,有針對性地逐個開展分層計算教學的研究
(一) 低年段:重點激發(fā)學生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樂于交流和表現,同時也存在學習的穩(wěn)定性不強、心理機制不成熟、注意力容易分散。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針對班級學生的特點,設計多樣化、輕松有趣的活動模式,用兒童化的教學語言,抓住日常教學的每一分鐘,在課前、課中、課后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及時肯定表揚,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低年級可以采用開火車、對口令、讀唱數學童謠、爭當口算小能手、誦讀數學童謠比賽、講數學故事比賽等數學游戲活動。
(二) 中年段: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知識的掌握能力
中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有的學生計算扎實,算得又快又準、條理清晰,方法巧妙;有的學生計算不扎實,開始形成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分層教學。課中,簡單的口算問題請后者回答,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較復雜的算理分析問題留給前者回答,充分挖掘其數學學習的潛能。課后,設立“數學學習小助理”分管各小組計算情況,采用“一幫一”或“幾幫一”,幾個學生輪流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后者有依靠和進步的可能,也給前者更多鍛煉的機會??梢蚤_設數學競賽、數學日記、手繪數學報比賽、數學小制作比賽等數學課外活動。
(三) 高年段: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計算思維和計算策略
隨著生活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改善,現在學生的整體發(fā)育時間提前大約兩年,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從青春前準備期過渡到青春初期。生理的微妙變化悄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理,決定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水平。教師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為學生營造和諧而積極的學習氛圍,增強計算技能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智力品質和心理素質,為小升初做好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日常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計算學習的內驅力,評選“數學小老師”,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上臺分享交流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以及解題策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多進行轉化與化歸、數形結合、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結論、類比思想等數學計算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開設數學錯題本展示比賽、編數學故事比賽、編計算試題比賽、匯編民間巧算集等競技類數學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拼搏精神。
只有充分整合現有的資源,盡可能地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結合實際情況分層研究,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計算教學的研究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水平,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陽小華,劉志明,劉杰,李華新.現代遠距離教育.我國計算思維教學的回顧與展望(雜志).2018(2).
[2]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11.
[3]顧泠沅.數學思想與方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蔡雨婷,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