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沒有酒,人間一定沒有這么精彩。
因?yàn)榫茰嘏搜?,連通了人心,慫恿了傾訴,溝通了天地和凡人。
春節(jié)來了,那么多人又要進(jìn)行一年一度的大遷徙。
他們要回去見那些久久未見的人,“見”的方式,是歡飲幾杯,存問近況,說說彼此過得好不好。
所以那么多人,提著酒登上火車。
他們要回去祭那許久未祭的祖先,“祭”的方式,是酹酒幾杯,心中默念,愿你們一直魂居樂土。
所以那么多人,斟上酒擺上條案。
他們要回去孝敬離別一年的父母尊長,“敬”的方式,是滿上一杯,口里說著“南山壽,東海?!?,心中卻吶喊一句“孩兒不孝啊”。
所以那么多人,購買了日常里舍不得買的好酒。
與心相關(guān),與神相連,與天地參合,這都是通向形而上的領(lǐng)域。
但酒如水,向下流。
它還會(huì)讓人放肆,讓人脫軌,釀造出許多尷尬與笑話,把人還原為更“原始”也更本真的人。
在瀘沽湖邊,當(dāng)阿牛哥喝醉了,一拳頭打通摩梭歌王的那面鼓,它就定格了一個(gè)故事。
以后再說起來,說的人,聽的人,和當(dāng)事人,都忍俊不禁。
每個(gè)人都能說出幾個(gè)這樣的故事,它們是丟進(jìn)平靜日常的石子,讓平淡里有了一些漣漪。
人在天地之間總是渺小的,所以漣漪也是一種激蕩。
重負(fù)、重復(fù)的生活,常常讓人們忘記了自己是誰,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生活就是存活。
皺紋與皸裂,都有弧度,但只有笑的弧度,才是人自己。
而一旦,人們端起一杯,或抓起一壺,仰天一口,“我”就回來了。
原來,我是我,站在大地上,頭頂有晴天。
原來,我是我,臉上有笑容,眼里有熱淚。
中國的酒里,倒映著天地,溶解著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