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銀 蘇明玉
作者單位:529000 江門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有研究顯示, 在我國約有1600萬精神疾病患者, 在疾病總負擔中排名第一[1]。精神疾病不僅會增加患者的困擾, 更會增加患者家屬的負擔, 使其身體及精神承受極大的痛苦。罹患精神病的因素比較復雜, 且治療具有一定的困難, 在發(fā)病后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以控制疾病的發(fā)展[2]。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雖然較好, 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的發(fā)展,將疾病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但是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會對體重、機體代謝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以至于患者血糖、血壓等發(fā)生波動, 最終引發(fā)心血管病變[3]。本研究針對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并對體重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精神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參加本研究的患者均為男性;②參加患者均被診斷為精神疾?。慌懦龢藴剩孩俨∏閲乐夭荒苓M行溝通的患者;②患者體重、血脂等水平均處于正常的范圍。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57歲, 平均年齡(39.5±6.3)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0±1.4)年;研究組患者年齡22~55 歲 , 平均年齡 (38.5±6.2)歲 , 病程 2~12 年 , 平均病程(6.1±1.7)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奧氮平, 在治療時先采取小劑量,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逐漸增加藥物使用劑量, 將藥物使用劑量控制在最大使用范圍內。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 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如下。
1.2.2.1 心理干預 患者因擔心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從而出現(xiàn)抗拒治療的情況, 進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 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 向其講解服藥的意義、重要性、服用劑量、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 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 使其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1.2.2.2 行為干預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 保證機體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成分;指導患者保證充足的休息, 將睡眠控制在科學合理的時間內, 防止患者出現(xiàn)嗜睡的情況。
1.2.2.3 健康干預 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 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 提高其依從性, 使其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工作。
1.2.2.4 運動干預 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 并指導、叮囑患者按時進行鍛煉, 在鍛煉的過程中避免太大幅度的動作, 以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損傷。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及護理前后的體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體重上升比例為54.5%(18/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1.8%(27/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57, P=0.017<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體重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體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 研究組患者的體重為(56.8±3.2)kg,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1.4±3.8)kg,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19, P=0.000<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體重比較( ±s, kg)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體重比較( ±s, kg)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3 55.6±2.8 61.4±3.8研究組 33 56.1±2.9b 56.8±3.2a t 0.713 5.319 P 0.479 0.000
經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 精神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伴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抗精神病藥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4]。臨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均具有良好的療效,安全性較高, 但是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會導致患者體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5]。
抗精神病藥物能夠造成神經內分泌紊亂, 會影響下丘腦的調節(jié)機制, 增加催乳素的分泌, 葡萄糖代謝出現(xiàn)異常, 在機體內堆積大量的能量, 進而增加患者的體重[6,7]??咕袼幬镏芯哂墟?zhèn)定的作用, 在服藥后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嗜睡癥狀, 運動量減少, 進而使體重增加[8]。
精神疾病患者心理比較脆弱, 因此護理人員應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感情, 不要單純地把其視為患者, 而應視為朋友、親人, 使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心、愛護。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 進而依從性得以提高, 并能夠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實際病情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 提高患者的代謝水平, 進而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避免體重大幅度的上升。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的體重上升比例為54.5%(18/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1.8%(27/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57,P=0.017<0.05)。經護理后, 研究組患者的體重為(56.8±3.2)kg,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1.4±3.8)kg,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19, P=0.000<0.05)。
綜上所述, 對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體重的上升幅度, 有效控制體重的增加, 提高其用藥安全性,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