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禮縣中壩鎮(zhèn)許魏小學 劉 輝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開始對自己教育教學水平采用各種形式進行著相應的提升。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國家大力支持和提倡的教育教學改革方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小學數學教師更有必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在教學策略上也應進行相應的推進,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綜合素質,應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話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小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以興趣入手,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為此,教師需要以興趣導入知識、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動靜結合、延伸拓展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學科興趣為主導思想,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激趣引探”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激發(fā)興趣引起探索,就是激發(fā)人們的興趣,從而引發(fā)人們對知識的探究渴求。在古時候人們就意識到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正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边@句話說的一樣,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教師使用的“激趣引探”的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授課過程中各種因素的把控,比如對上課氛圍、教授知識的方式等的把控,激發(fā)學生對知識、上課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科求知欲望以及專注度,從而引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主動力。
興趣對學習者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的年齡普遍較小、自控能力弱,對上課的專注度也不夠高,在學習的自覺性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從興趣出發(fā)教授小學知識。
數學較其它學科而言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不是單靠接受教師傳授知識這一途徑就可以獲取知識的,而邏輯性又恰恰是小學生所欠缺的。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國外有許多著名的數學教育家都認為“再創(chuàng)造”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所謂的“再創(chuàng)造”指的是在學生吸收教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過程中能夠自己主動思考,對相關知識進行研究探索,提出新的問題。荷蘭的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蘭登塔爾認為這種方法不管對小學生來說,還是對其他數學學者來說都是學習數學這門深奧的學科的唯一正確方法。
實踐證明,“激趣引探”這一教學方法是科學的,被許多學者所認可。這一教學方法起源于發(fā)展階段理論,這個理論是著名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來的。其綜合了數學、化學、學習動機等相關理論,吸收了“再創(chuàng)造”思想??偠灾@一教學方法吸收了許多著名理論以及思想觀念,集百家之所長,是教授小學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學習數學重要的、有效的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對小學生來說,好的學習氛圍對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這句話充分表明了一個好的開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師有必要在課堂開始之際就開始激發(fā)學生興趣。情緒化嚴重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特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為教師一堂成功的課例做好鋪墊。
比如,在向小學生教授關于有括號的數學算式時,教師可以先出一個關于括號的謎語然后讓學生猜謎,猜出來就直接引到課堂內容上,若沒有猜出來,教師可以保持神秘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在課堂最后公布答案。用猜謎的方式讓學生認識這個符號,從一方面來講,加深學生對括號的認識,另一方面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上課的專注度。
受小學生群體特點的影響,激發(fā)小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在上一段中提到的猜謎,除此之外還有進行實驗、看視頻、魔術等方式,這些都是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上課內容整合課程資源,選取最合適的上課方法,使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效果達到最佳。比如在上大數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找具有正能量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并且讓小學生自己或者借助家長的幫助查找與視頻相關的大量信息,并且在下一堂課中進行分享,分享完后教師應該進行總結并且給予學生鼓勵,以互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再創(chuàng)造”由荷蘭的弗蘭登塔爾提出,他認為這是學習數學的正有效途徑,有且只有這一條。受小學生知識能面不夠寬的限制,小學生在進行“再創(chuàng)造”時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自己的引導作用,并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來。在教師向小學生教授數學時,教師需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根據課堂環(huán)節(jié)需要引導小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上兩位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37-23=?”和“23-14=?”這兩個算式,并且讓學生進行計算,計算完后讓學生找出區(qū)別,后者是退位減法,而前者不是。然后,教師需要列舉同類型的算式若干個,鞏固學生學到的知識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編寫退位減法算式,然后同桌交換相互計算,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高運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這樣做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度。
在以往的課堂上,許多教師都存在著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很少有互動的情況,這種教課方式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降低了課堂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以興趣入手結合多種上課方式給學生授課,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親身體驗過的事情比聽說過的事情記憶深刻的緣故,由于一個人的思維可以通過動手體現(xiàn)出來,動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時讓學生數一數、畫一畫、看一看的教學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上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學校教學樓某層的大致結構圖,讓學生畫一畫、算一算這層教學樓的面積,并且讓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嘗試。當算完后,可以讓多個學生上講臺用黑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計算方式,讓大家交流方法最好。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管是在課堂中的相關聯(lián)系還是課后的聯(lián)系,教師都或多或少地安排給學生做課外作業(yè),這樣做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拓寬眼界。當然,教師在安排這些練習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任務,在了解學生水平的情況下制定最合適的拓展。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做一些小游戲,贏的學生有獎勵,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就能學習到知識。
比如,在上平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室比較空的地方找?guī)讉€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實際體驗一下平移。可以讓一個學生發(fā)布指令,另外三個學生根據指令行動,錯了就出局,堅持到最后的人勝利。在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有別于課堂內容又不超脫于課堂上所教知識范圍的課后習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并且解決,提升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很多教師都認為在下午和夏天學生上課很容易犯困,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因此,在以后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一起玩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將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和任務傳遞給學生,等學生有了充沛的精力再開始課程。
例如:在學習三角相關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尋找藏在教室中的三角形,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活躍起來,還可以在游戲中掌握教材中的相關知識。
在講完相關知識以后,教師可以留出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游戲,比如可以針對教材中圓形的定義、知識點進行排火車檢查,學生一人說出一點在課上學到的關于圓的知識,這樣讓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鞏固。
比賽的形式不光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友情。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內容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比賽,如“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分小組答題,看看哪個小組能找出更多的平行四邊形,在比賽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都加入到比賽中來。
情景教學指的是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走進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學習相關知識。情景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主動權。所以在以后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與教材知識相關的情景,讓學生通過真實的參與學習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加法與減法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開火車的情景教學,由教師當司機,學生作為乘客,對上車人數和下車人數以及車內人數進行計算,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梢栽谛@網上開發(fā)多媒體教學平臺,把一個完整課程體系建立出來,教師就可以把教學備案發(fā)到網絡平臺上。如今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是表面理解一些知識,并不能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圖理解問題。伴隨著迅速發(fā)展的社會和經濟、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數學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更具有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圖文并茂,有趣簡單的數學教學課件,相關的視頻和音樂也可以穿插在課件中,比如,可以播放一些關于數學教學的視頻,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視頻對數學思維的訓練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有了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索新方向,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但是在當下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意識,教學中只是將固定的原理、答案教給學生,沒有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導致學生學習過程出現(xiàn)挫敗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多去問學生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為什么是這樣?用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在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中也就提高了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問學生圓形有什么特點,讓學生思考,學生在給出教材中沒有的答案時,不要急于否定,要與學生一起探索這種想法的原理及正確性。
中國教育的改革,注定了各教育階段的教師們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上課方式不斷改進。從古至今,教育一直是我國所重視的領域,在漫長的歷史教育長河中,興趣一直被認為是學習上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興趣的人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學習好知識?!凹とひ健边@一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自己的課堂上對“激趣引探”法加以應用,通過以興趣導入知識、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動靜結合、延伸拓展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課堂關注度。重視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作用,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激趣引探”法是幫助小學生吸收數學知識最有效的途徑。為了給學生以更有趣味的課堂體驗、加強課堂科學化管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有必要在向小學生教授數學這門學科時,應用“激趣引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