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桃
摘 要: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一種提倡自主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該教學模式不僅是教學方式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更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催化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個學校都在研究如何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而引入探究性學習模式與該目標無縫兼容,達到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立足于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材,深入討論探究性學習模式如何更好地應用于高中物理學習中。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應用探究
我們已知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主要是教師提前認真?zhèn)湔n,將自己準備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中途很少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以及遇到相關的題能否解決,最終造成學生逐漸喪失學習動力,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厭惡。而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引入正好解決了上述問題,它提倡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去搜集資料,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充滿了趣味性和靈活多變性,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對知識的順利掌握極其有利。最重要的教學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地調節(jié)教學方式,以思維的演繹來為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整個課堂充滿趣味性。
一、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增加學習趣味性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诟咧形锢韺W習階段,相比給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培養(yǎng)其科學的思維方式、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終身適用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有意義。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結合實際教學條件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高中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對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起其思考興趣。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準備課堂內(nèi)容,基于教材把知識點分為基本知識、重點知識等,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有效方式把抽象知識簡單化和清晰化。例如,在進行“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針對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提前了解和資料方面的搜集,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對天體知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學生這個年紀本就對神秘的東西感興趣,所以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一定會認真進行探究性學習。課堂上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了提前的了解,教師可以適時地提出“太陽為什么會和行星之間形成互相的牽引力?如果沒有引力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會說:“引力的存在是因為恒星體積巨大,將自己周圍的空間壓縮,就像黑洞一樣將自己周圍的行星拉到自己身邊來。”該學生講完后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質疑或者補充,最后教師將學生說的答案進行總結,答得好的學生予以鼓勵,答得不好的學生也要相應地提出錯誤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批評。通過課堂上引入探究性學習模式,利用其自身所攜帶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在物理課堂上自由地進行發(fā)揮,發(fā)散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增加實驗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提出是為了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時間,供其自主發(fā)揮,不需要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知識,根據(jù)相關實驗想象思考相關問題,從而得到合理的結論。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使學生通過自身實驗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思維能力。學習過程中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一定要注意引導方式,切不可對學生進行言辭怒罵,鼓勵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重力勢能”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重力勢能相關的細節(jié)重點,在實驗中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清楚重力勢能的原理、實驗步驟以及實驗注意事項等。在學生大致了解實驗過程后,將課堂交給學生,實驗過程中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組合實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和能力較弱的學生相互搭配組合,使學生在同一組內(nèi)能互相分工、互換角色,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最后教師還要給學生演示標準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并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和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課堂上進行自主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不僅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增加實驗機會,有效推動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利于其探究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利用分層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我們熟知對于教育來說,不是為了消除差異,而是尊重差異、承認差異。素質教育就是要求教師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有差異的學生,促進個性發(fā)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合理使用分層教學理念進行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fā)解決問題。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況、周圍環(huán)境、學習基礎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造成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時間不同,這時候實施差異教學有必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所有學生感受教師對其的關心,從而產(chǎn)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分子間的熱運動”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采用差異教學的方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分類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感悟。針對基礎不好的學生,他們是缺乏自信心的,他們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其先對相關概念進行全面的了解,并涉及相關的習題供其學習研究;針對基礎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思維跳躍、基礎扎實,所以在教學時可以針對他們提出拓展性的綜合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結合分子熱運動的原理,以及實際生活中發(fā)生的在課堂上進行敘述,通過這樣優(yōu)缺互補的方式,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激情。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顯著提高其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千萬不可填鴨式教學,讓學生互相鼓勵引導學習,從而影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產(chǎn)生對物理學習方面的求知欲。
四、活躍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高中物理相對于初中物理來說,不論是概念還是實驗在難度上有很大的提升,大多數(shù)高中生在課堂上都會有許多疑問,只是限于自身知識面不廣,怕說錯、理解錯,故而為以后的學習或做題留下了障礙。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有策略地展開,在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面容和藹、語言風趣,以知識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有目的的、善意的提問,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和自由感。其次,為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在講課時設置一些明顯的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其主動思考和學習。另外,教師在學生發(fā)言時不能要求其答案是百分百的正確,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與見解,對于學生獨特正確的想法,教師要予以鼓勵和肯定,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欲。對于學生錯誤的想法,教師要及時幫其更正,并給出充分恰當?shù)睦碛?。例如,在“追尋守恒量”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投影儀上播放牛頓擺的視頻來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在播放完視頻后,教師可誤導學生鐵球的質量守恒。對于一些預習過課本的學生肯定會產(chǎn)生極大的困惑,這時教師可以詼諧的語言來暗示學生發(fā)問,如看完這個視頻后,大家可以回家研究永動機等。眾所周知,永動機是不存在的,而且一些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鐵球擺動的幅度逐漸減小,這時一定會發(fā)問,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動能與勢能以及空氣摩擦系數(shù)來解釋,以促進學生對守恒量的了解。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發(fā)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從而解決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五、改善教學方式,倡導探究式學習
對于學習者來說,其問題的出現(xiàn)是接踵而來的,而且難度和解決方法都有所不同。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改善自身教學方法,可通過成立學習小組的方式來倡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理論課上教師可針對某一教學難點,在給學生講解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幫助其建立大致的思維框架,然后再在班里成立學習小組,教師從旁指引和規(guī)劃,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問題本質,以解決好問題以及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在實驗課上教師給學生講清楚理論基礎以及實驗目標和實驗注意事項后,可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從分析、計算、設計再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進行“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前復習直線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認真研究其運動過程和計算原理,再結合力的分解與合成指導學生探究速度的分解與合成,在學生大致了解基礎知識框架后,教師可根據(jù)班級內(nèi)部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進行合作學習,使其在合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將小組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大家一塊解決,教師只需要在最后對問題進行總結式的說明,指導學生在以后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給予學生清晰的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解決方法。教師通過倡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還有利于挖掘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趨勢下,針對高中物理這種強調探究性的課程中,教師一定要懂得教學方式變通,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其探究性學習能力。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靈活多變性,根據(jù)學生的上課狀況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欣.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6):8-9.
[2]顏浩明.淺析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改進[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7(5):44-45.
[3]季保民.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51-52.
[4]魏春萊.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2(22):243.
[5]張雷明.試論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6):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