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耐心
(山西省臨汾會計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形成積極思維,其具體是通過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的互動讓學生獲得進步,實現(xiàn)個體更好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通過有效的提問還能夠很好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
問題需要精心的設計,同時還得有著一定的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當前很多中職財務管理課教師為了營造師生互動和熱鬧課堂,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沒有深度和水準的問題,例如:明白了嗎?是不是?等[1]。這種問題毫無意義,只會獲得學生不經(jīng)過大腦的應付性回答。還有部分教師設計的問題沒能結(jié)合課堂難重點,并且與教學目標也嚴重偏離。
部分教師在問題設計過程中,沒能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還有部分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問題太難,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不符,使得學生不知道怎樣下手,嚴重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而如果題目過于簡單,又難以起到激發(fā)學生思考的作用。
部分教師只關(guān)注課堂內(nèi)容教學,對于學生的參與程度、情緒反應等則是比較忽視,這樣將會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中職財務管理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認真觀察提問之后學生的各種反應,然后在此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應對,必定能夠促使教學更加有效的開展。
中職財務管理中存在著很多抽象化的知識,從而導致很多學生覺得這一學科與實際生活比較遙遠。并且中職財務管理學科還具備著較強的廣泛性和邏輯性,這些特點又使得學生無從下手。所以,中職財務管理課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來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財務管理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以此來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2]。例如在“量本利分析預測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如果你打算經(jīng)營冰淇淋店,然后進行市場調(diào)查,資料顯示:店面租金一個月需要1800元,而工人工資一個月需要5600元,電費、水費一個月一共需要570元,其它設備折舊費用一個月為300元。假設一種冰淇淋制作成本為3元,銷售價格為8元,請問需要銷售多少個這種冰淇淋才能夠保證月利潤達到18000元呢?
然后針對這一實際案例提出問題:根據(jù)這種情況你需要怎樣處理才能夠更好的把握市場先機?這樣處理的理由是什么?這種設計必定比直接給出量本利預測分析法公式和概念的效果要好的多,因為這樣不僅僅能夠激發(fā)探究欲望,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起調(diào)動學生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使得抽象和枯燥的概念只是形象具體化,并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創(chuàng)造意識,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通常情境下,教師在問題提出之后需要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的分析和思考,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來合理地追加問題,以此來延長等待的時間,從而引發(fā)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這樣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得班級學生全面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據(jù)相關(guān)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當封閉性問題提出之后,教師最少需要給予學生三秒鐘的時間思考,如果提出的是開放性問題,則是需要等待最少十五秒。例如在“比較資金成本法計算”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提出:“資金成本法是通過計算什么來進行比較的?”這種封閉性的問題,教師應該最少等待三秒鐘,以便學生更好的回答。如果提出:“權(quán)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比例會影響到資金成本計算的大小嗎?會形成怎樣的影響呢?”這種開放性的問題,教師則就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以便學生更加合理的回答。
從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思維一般都是由問題情境所引發(fā)的,并且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情境,而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得到激發(fā)的[3]。所以合理地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非常的有必要,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身不足,進而形成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得他們變成獨立學習的人。不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中職財務管理課教師必須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幫助學生調(diào)整現(xiàn)有認知結(jié)構(gòu)。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是中職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多個角度進行提問能夠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從而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中職教師必須得認真地對待課堂上的每一個提問,并且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還得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從而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中職財務管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