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珍
漢字書寫能力是基礎教育階段書法教育的重要內容。筆者在近十年的學校書法教育管理和區(qū)域書法教育指導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學生書寫能力的提升,關鍵在小學一年級書法教學的質量。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人生第一筆能否寫好,直接影響學生一生的書寫水平。而“寫好人生第一筆”的關鍵則在于開蒙的師資。因此,對一年級教師進行書法培訓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在當前全國各地學校普遍缺乏專業(yè)書法師資的情況下,一年級的書法教學基本上是由語文教師承擔,所以,我們這里所講的培訓對象,主要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
一年級書法教師的培訓內容主要有:書寫技法的掌握,審美文化的積累,教學技能的成長。
1.掌握書寫技法。學生書寫能力的提升是書法教育最重要的任務。相對應的,提高教師書寫技能則應成為一年級書法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篆隸楷草行是漢字的五種書體,在教育部審定出版的11 套三到六年級《書法練習與指導》書法教材中,都把楷書作為學生練習書寫的字體,因此,筆者建議,一年級書法教師書寫技法的培訓應側重楷書,這也是基于一年級語文教師課時多、管理任務重、業(yè)余時間少而作出的合理選擇。面向教師的書法培訓,除了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也是重要的內容,尤其要高度重視粉筆字培訓。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一手好字歸功于啟蒙教育時的語文教師粉筆字的示范與指導。因為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講,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愛模仿、善模仿是這個年齡階段兒童的特點,教師在黑板上直觀的示范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
2.積累審美文化。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也是書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各校應重視對一年級書法教師進行書法審美文化的培訓和積累。學??梢越M織教師聆聽專家講座,閱讀專業(yè)書籍,參觀和欣賞書法展覽、書法名勝古跡,在學校里營造和創(chuàng)設濃郁的墨香文化氛圍,提高教師的書法審美與文化綜合素養(yǎng)。
3.提高教學技能。書法教育,重點在“教育”,教師自己練得一手好字是為了指導學生寫好字。為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和成長。學校除了開展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備課組、教研組活動,還可以組織主題鮮明的一年級書法課堂教學觀摩與研討活動,觀摩書法名師的課堂教學或教學錄像,請初上講臺的青年教師大膽嘗試實踐,請富有經驗的教師指導磨課,幫助教師快速地提高書法課的教學技能。
1.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蒙童初入學,一切從頭始!練字先練姿,書寫的姿勢首先要正確?!邦^正、身直、肩平、臂張、足穩(wěn)、一拳、一尺、一寸”這16字要求教師首先要深刻領會。
2.掌握硬筆書寫的規(guī)范與規(guī)律。當下,成熟規(guī)范的軟筆書法教材很多(如教育部審定的11 套),但硬筆書法教材則形制各一,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要求。筆者建議各校購買或聘請專家編寫硬筆書法的邏輯版教材用于教師培訓。所謂邏輯版教材,是指不同于語文課本的隨文識字、寫字指導,而是遵循硬筆書法的書寫規(guī)律,按照其內在的嚴密邏輯編寫的專門的硬筆書法教材。市面上這樣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專業(yè)水準高、極具指導意義的精品教材。也有很多書法特色學校外聘專家或自己組織校內教師編寫校本邏輯版硬筆書法教材。邏輯版的硬筆書法教材一般從姿勢訓練、筆畫偏旁練習、結構掌握、謀篇布局開始到藝術審美指導與訓練,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符合學生學習與成長的規(guī)律。教師掌握了科學的硬筆書寫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時就能胸有成竹、方法得當、成效顯著。
3.熟悉語文教材的體系與內容。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要學的知識與技能多,加之手部肌肉還不十分發(fā)達,書寫非常慢,筆者并不建議給一年級的學生增加邏輯版的硬筆書法教材用于書寫訓練(當然,教師應了然于胸)。一年級的硬筆書法教學還是結合語文教材開展為好。所以教師應了解教材、熟讀教材,掌握教學內容與要點。學校應組織既有較高書法專業(yè)素養(yǎng),又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引領全體一年級語文教師全面深入地研讀一年級語文教材,梳理出教材中識字、寫字的內容,歸納在書寫指導上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縱觀當前書法教師的培訓,形式很多。從時間上來講,有短期集訓和中長期培訓;從空間特點上來說,有面授學習與線上研訓;從培訓內容上來講,有純書寫技能培訓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培訓;從組織管理來講,有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和教育行政部門、書法專業(yè)學術團體組織的區(qū)域培訓;等等。一年級的書法教師大多是兼職的語文教師,一年級書法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硬筆書寫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而一年級的語文教師課時多、教育管理任務重,基于以上客觀現(xiàn)實,筆者有這樣一些建議:
1.短期集訓與中長期培訓相結合。短期集訓最好在每學年開學前,就書寫的姿勢要求、邏輯版硬筆書法教材的熟悉與練習先行集中培訓。中長期的培訓則主要是書寫技能的提升、審美與文化的浸濡熏陶、課堂教學的觀摩與實踐、語文教材中識字寫字教學要點的梳理,等等。當然,不管是短期集訓還是中長期培訓,都要做到組織培訓與自主研習相結合。僅僅靠大家集中在一起學習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學校應該對教師提出一些明確的參訓要求,學習在課內,成功在課外;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應利用工余時間及時消化培訓內容,尤其是書寫技能的提升,沒有大量業(yè)余時間的挑燈夜“練”,書寫技能的形成和提升一定是句空話。
2.書寫技能培訓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相結合。
中小學書法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相應的,教師的培訓也應側重于三筆字的書寫技能提升。而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一年級書法教師的培訓要堅持書寫技能掌握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相結合。為此,學校一方面應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時高度重視墨香氛圍的營造,發(fā)揮校園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教師聽講座、看展覽、讀好書,請書法家進校園,帶教師走近書法大師,走近書法名勝,讓教師全面提升書法審美能力與文化素養(yǎng),正確樹立“寫字育人”的教學思想。立德樹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這是書法教育的應擔之責,也是書法培訓的應有要求。
3.學校組織面授培訓與線上培訓相結合。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或書法學術團體也經常會組織一些書法教師培訓,但一是針對一年級書法教師的培訓極少,二是區(qū)域培訓總存在著可參加人員有限、管理相對松散的客觀現(xiàn)實,所以,筆者建議還是以學校組織面授培訓為好。學校可結合一年級語文教師的備課組活動或低年級語文教師的教研活動來進行書法培訓,這樣可以適當減輕教師們的培訓負擔。就如前面所論及的,書寫技能的掌握、審美文化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學校面授培訓的時間是有限的,為此,筆者建議,可將面授培訓與線上培訓相結合。近年來,“互聯(lián)網+書法教育”蓬勃發(fā)展,不乏很多資源豐富、學習便捷的網站或App,不少學校引進了一些專業(yè)的書法教育軟件系統(tǒng),使教師學習、交流、評價跨越時空限制,非常方便。
自2011 年教育部頒發(fā)《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以來,各地對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開展書法教育越來越重視。隨之,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教育學術團體組織的教師書法培訓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但在這些熱潮的背后,筆者也清醒地看到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如重書法教師書寫技能的提高,輕審美與文化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重軟筆書法的培訓,輕鋼筆,尤其是粉筆書法的培訓;重書法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如指導入展、參賽、加入書法家協(xié)會等),輕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組織一年級書法教師培訓時需要注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