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 目的:探討術中保溫護理對肝癌患者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現(xiàn)隨機選取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癌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并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其中每組各18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為參照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術中保溫護理的患者為研究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的患者在低體溫發(fā)生率及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存在優(yōu)勢(P<0.05)。結論:對肝癌患者實施術中保溫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低體溫發(fā)生率,并且保護患者的凝血功能,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肝癌;術中保溫護理;低體溫;凝血功能
肝癌是臨床常見疾病,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隨著人們飲食環(huán)境與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該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肝癌又分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類,其臨床表現(xiàn)為:早期基本無癥狀,中晚期會出現(xiàn)肝區(qū)疼痛、消瘦、上腹部包塊、黃疸等,對患者身體危害較大,盡早發(fā)現(xiàn)并治療可獲得較好的預后。目前臨床治療肝癌的方法主要是手術以及放化療,在手術中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低體溫,因此對患者進行術中體溫護理能夠有效預防低體溫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36例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n=18)和研究組(n=18),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為參照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術中保溫護理的患者為研究組。其中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2∶6,患者年齡在27~78歲,平均(49.64±3.09)歲,體質量46~73kg,平均(54.22±4.23)kg;參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0∶8,患者年齡在30~74歲,平均(46.65±2.05)歲,體質量44~78kg,平均(51.37±3.58)kg。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對比無巨大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本次調查已取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且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通知書。
1.2方法
參照組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實施辦法如下: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吸入氧氣進行適當的加溫和加濕,并保持手術室溫度22℃~26℃。
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予以術中保溫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1)在手術開始前30min前使用電熱毯對手術臺進行加溫,使之溫度符合人體體溫,手術過程中保持該溫度,保證手術能夠正常進行,并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2)通過電子加溫設備對患者在手術中需要使用的藥液與血液進行加溫,使之溫度維持在37℃左右,避免液體對患者產生刺激;3)采用“T”型被為患者保持體溫,盡可能少的減少患者的皮膚裸露面積,若期間患者無意間暴露皮膚,護理人員需為患者改好棉被,同時也要保證非手術區(qū)域的溫度;4)按照采用術前制定好的手術方案盡快實施,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間;5)為患者下肢加裝暖腳套及血液循環(huán)泵,保證患者的血液回流順暢。
1.3觀察指標
1.3.1低體溫發(fā)生率對兩組患者干預后低體溫發(fā)生率進行對比,采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對患者體溫進行密切監(jiān)測,當患者體溫低至36℃判定為低體溫。
1.3.2凝血功能變化對兩組患者凝血功能變化進行對比,在手術前后分別抽取患者靜脈血,對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進行檢測。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36例肝癌患者的相關數據用SPSS 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技術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低體溫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低體溫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明顯,具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凝血功能變化對比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的PT、TT、APTT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明顯,具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
3討論
隨著醫(y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及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人們對于臨床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工作從單純的照顧病人身體發(fā)展到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術中保溫護理、生理護理、心理疏導、康復訓練等全方面護理工作[3]。
肝癌是目前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疾病,且多數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往往患者發(fā)現(xiàn)疾病均處于中后期,這也給該病的治療和護理帶來了難度,使得該病的死亡率極高,但是在早期發(fā)現(xiàn)后進行有效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4]。對于肝癌主要以手術和放化療為主,但是在術中患者易出現(xiàn)低體溫現(xiàn)象,使得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例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等,從而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因此對于患者在手術中進行術中保溫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5]。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6例進行調查分析,采用術中保溫護理干預的研究組在低體溫發(fā)生率以及凝血功能變化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P<0.05),該結果進一步證實術中保溫護理對肝癌手術患者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對肝癌患者進行術中保溫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低體溫發(fā)生率及保護患者的凝血功能,臨床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魯靜靚,劉彐娜,戴途.術中保溫護理干預應用于肝癌切除術患者對凝血功能 、低體溫發(fā)生率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8,17(04):4951.
[2] 向愛琳.術中保溫護理對肝癌患者低體溫發(fā)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響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6,35(07):136138.
[3] 朱琳.術中保溫護理對宮腔鏡手術病人低體溫反應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10):10131015.
[4] 王茜.術中保溫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9):267268.
[5] 馮換群.術中保溫護理對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中應激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5(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