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合高
(貴州省興仁縣下山鎮(zhèn)下山小學,貴州 興仁 562300)
馬克思曾精辟的指出:“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物體。”眾所周知,教育有著“美”的特質,不論是哪種教育,例如體育、德育等都應融入美育?,F階段,社會研究領域與學校教育都意識到了美育對教育事業(yè)的關鍵意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他們還肯定了小學英語有一定的美育功能。筆者通過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認為,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對學生美育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通過對“美”的感知與學習更好的掌握文化知識與技能。
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美育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小學英語中開展美育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的提升他們的英語審美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學生感知英語中存在的美,并享受由這種美產生的愉悅情緒。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歌曲、課文以及包含的情感等都非常豐富。不僅如此,英語教材之外同樣也蘊含著各種美。而小學英語教學進行美育教育就要在把握這些美的過程中將英語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并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目標。
素質教育在國內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人們十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際上,實施美育教育的初衷也在于響應這一教育口號。對于新時期下的學生來說,他們所處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都非常優(yōu)越,所以難免會受到社會浮躁氣氛的負面作用[2]。所以,讓學生切實認識到學習、美的重要意義可以完善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還有利于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審美觀與人生觀是美育教育的目的之一,若是無法高效開展這一教育內容,素質教育必將會產生短板效應。
通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的同時,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包括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等來挖掘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美。同時,還要全面向學生灌輸美育思想,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感知美、享受美,激發(fā)出他們對于美的欲求,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將美育與小學英語教學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樂成長。
小學英語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同時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提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加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人們常說,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引領者,還有人說教學的本質并僅在于知識的教授,更在于對學習者進行激勵與喚醒。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對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通過唱游的方式完成教學過程是可行的。例如,在學習英文單詞的1-10時,可先教會學生計數。在此過程中,通過邊說、邊分組、邊站的方法學習正數,之后再學習倒數。在數的同時,讓站著的學生坐下。如此,循環(huán)幾次之后再教學生英語歌。這樣一來,便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了。
其次,適當的給予學生肯定。西方研究人員明確指出,人們的歡樂情緒所能創(chuàng)造的力量是無限的,它能夠幫助學習者進行高效學習。對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和肯定,從而在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小成績的過程中實現英語與美育教育目標的實現。
最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這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確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把學生的學習權利還到學生手中,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例如,上課前五分鐘的自由對話,教師可以每節(jié)課任意選擇幾名學生進行表演,在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同時實現了所有學生的共同參與。
美育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有助于學生審美觀的建立。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中也應滲透進美育,使學生在感知美、發(fā)掘美以及感嘆美的同時學到理論知識與技能。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個,其一,引入音樂。音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有助于其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句型:“Can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 It's a bag/book”時,便引入了音樂教學法,通過循環(huán)多次播放音樂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學會這一句型。其二,創(chuàng)設情景。小學英語課文內容較為形象化,所以筆者會按照不同的課文內容來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都可以在這些情景中感知到美,進而產生學習興趣。
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美育的體會主要有兩點,其中一點為美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例如,在學習《Tian an Men Square》一課時,通過讓學生看天安門圖片的同時想象廣場的具體畫面,同時闡述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還增強了自身的愛國情感,使他們?yōu)槭侵袊嗣穸湴痢A硗庖稽c,則為美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美是形象化的,因此人們在理解與接受上沒有很大的困難。美是令人愉悅的,因此人們也愿意接受。美還是具有感染性的,因此美育通??梢杂|及人們的精神與靈魂。在“潛移默化”與“耳濡目染”中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可行的。在學習自然美與人物形象美的過程中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
總之,新課程改革視野下,為了更好的實施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注重美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出情感與藝術兼具的氣氛,使學生在感知美、了解美以及感嘆美的同時掌握文化知識,提升各方面能力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教學英語教師應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美育教育,從而同時發(fā)揮出這兩個教育內容的作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