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瑛瑛
(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yè)中學,浙江 溫嶺 317500)
情緒管理要求學生提升自控能力,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是不能讓情緒成為我們的主人。情緒主要指當個人受到外界環(huán)境刺激時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所謂的情緒管理是通過正確的方式調節(jié)、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過程,情緒管理絕不是一味的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要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疏導,將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正能量。同時,中職學生思想意識還未真正成熟,比較容易產生沖動行為,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情緒表達的方式不正確,因此中職老師應該教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表達情緒。當學生與同學相處時發(fā)生矛盾,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消除不良情緒,如此才能促進高職學生快樂健康的發(fā)展。
結合當前中職學生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一方面中職學生相對來說年齡還不是很大,尚處于青春期,因此其情緒更容易產生沖動,也比較容易激動,而且還非常容易生氣、行為比較莽撞,這是中職學生的普遍現(xiàn)象。另一方面,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成績稍微遜色于高等學院,因此其難免產生自卑等情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沉默寡言、性格易怒的情況,結合這兩方面對中職學生的情緒特點進行分析。
學生的情緒脆弱在面對一些事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鉆牛角尖的情況,當前的中職學生心智尚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一般會采取一些比較偏激的方式解決,這一方面說明其心理不成熟,另一方面在平時的學習或者生活中缺乏鍛煉,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當前的家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比較溺愛,從而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很容易與同學引發(fā)矛盾。例如,在我?guī)У纳弦粋€班級里,班級里有兩個學生,一個叫葉某某,一個叫江某,她們兩個平常好的跟連體嬰一樣,一旦有什么事情發(fā)生,馬上一個哭,一個趴著不理人,情緒方面很難控制住。因此使老師教學的難度增加,老師平時除了教學還要負責處理學生之間的事;另外,有一天晚上,她們兩人在實訓樓弄東西,其中一個不小心把另外一個的手機屏幕弄碎了,因此就起了爭執(zhí),其中一個就什么也不說馬上就出走,想要直接回家,駐班老師拉也拉不住,另外一個直接就回寢室了,并且還一個勁地哭,什么也不說,情緒很不穩(wěn)定。就這樣因為一件小事搞得老師們人心惶惶,生怕她們會做出什么事情。在中職教學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其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心理相對脆弱,在遇到事后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根據(jù)相關調查顯示,中職學生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主要原因在于他們思想意識不成熟,考慮問題也不全面,在生活中或者學習中遇到一些事就比較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學生的這種情緒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長期下來很容易有抑郁傾向,這也是當前中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情緒表現(xiàn)[1]。例如,在我任課的上一個班級里我班有兩個學生,一個叫葉某某,一個叫江某,另外還有我班一個金某,本來下午下課后就準備去吃飯,突然不知道為什么就突然哭了,后來就來我辦公室,我們一直在勸她。剛開始她什么也不想說,后來說是因為在手機里跟朋友鬧翻了,感覺她自己就特蠢,她一直拿真心對她的朋友,但是她的朋友卻一直說她壞話,她覺得自己好蠢、好委屈,因此就一直哭,情緒很不穩(wěn)定。學生在平時相處中與學生發(fā)生矛盾是比較常見的事,但是學生沒有正確的處理這件事,而是將其轉化為一種自我認可不足的消極情緒,這是不對的,時間長了還會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拿上文來說,就因為朋友說她壞話,她就感到委屈,其實只要想開了就好,也沒什么,可見其比較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同時也不夠自信,覺得這件事是因為自己笨,這樣想也是不對的,是一種不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
自尊心過強也是一種不好的情緒表現(xiàn),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而且重視自尊也沒有錯,但是如果過于看重自尊也不好,一個人如果過于在乎自己的自尊,很容易被人的語言影響,會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就業(yè),產生郁悶情緒。如果這種情緒無法排解就會悶悶不樂,嚴重的可能還會采用比較偏激的方式發(fā)泄。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表現(xiàn),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但是學生應該進行自我控制,或者通過一些積極的方式發(fā)泄,比如去健身房鍛煉等,而不能自我束縛[2]。例如,我們班的一位學生有一次在課上任課老師因為她某些方面做的不好,因此就說了她幾句,她馬上就哭了,而且在下課后就一直把頭往墻上撞,情緒很不穩(wěn)定,旁邊她的朋友一直在勸解,她也不聽。像這種情緒表達的方式就是不正確的,老師批評了自己,學生首先應該反省是不是自己哪些方面確實做得不好,如果是就應該積極的改正,在老師的批評中認識自己的不足,并且彌補自己的不足。如果不是自己的問題,學生也可以通過與老師面對面交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采用極端的方式。
結合上述中職學生產生情緒的類型進行分析,其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內在原因主要與學生自身有關,學生在長期的生長環(huán)境下已經養(yǎng)成了一些情緒化性格,其本身承受能力不足,如心理素質相對較差,性格愛好比較單一、沉默寡言等性格特點。這樣的性格特點造成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不善于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有的更是不善言辭,致使矛盾激發(fā)。這都是由于學生對自己的情緒管理不當造成的,沒有進行正常的心理疏導[3]。另一方面就是外在原因,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造成學生容易產生不良情緒,還有就是學校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沒有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等活動。針對學生的一些不良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積極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注意力轉移法是中職學生科學合理調適自己情緒的有效方式,作為中職學生其自身對一些事情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需要采用正確的方式調適自己的情緒。轉移注意力法是指當遇到某件事心情受影響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與這件事無關的事情上,這種方法相對比較直接有效[4]。當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學生產生了矛盾,學生就要進行注意力轉移,在矛盾發(fā)生的時候,可能大家都比較容易沖動,因此通過轉移注意力可以讓大家先冷靜下來,在不良的情緒里面不能沉溺太久,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這種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學生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情緒不穩(wěn)定的時候可以聽一些比較歡快的歌曲,或者可以看看電影,也可以找朋友聊天,這都是比較有效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作為中職學生,如果可以做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其就可以在快樂中學習。自我暗示是指當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受挫時,或者產生自卑情緒時可以通過自我暗示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心[5]。自我暗示是需要給自己某種正能量的暗示,通過這種暗示可以將不好的情緒轉化,如可以告訴自己我很好、我很棒等,通過這種語言的暗示作用,對改變學生的消極情緒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當自己要發(fā)怒時可以告訴自己不要發(fā)怒,這樣是不對的,通過心理暗示,情緒就會有所緩和。
學生產生不良情緒是中職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事,作為老師應該高度重視,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學生產生偏激的想法。老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心理交流,學生將自己的不良情緒講出來,由老師進行開解,老師也可以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多給學生傳輸情緒管理的方法[6]。另外,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有一個過程,老師要注意學生的這種傾向,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不穩(wěn)定,可以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給學生講解一些積極正能量的東西。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做情緒的主人,從而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促進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對教育而言已不僅是注重成績,教育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情緒快樂。只有學生保持心理健康、樂觀,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有效率,學生才能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不能情緒自控的人很難成大事,情緒管理要求學生通過其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情緒。情緒管理主要指我們要適時適所,對適當對象恰如其分的表達情。沒有人愿意成為別人情緒的發(fā)泄對象,因此作為當前的中職教育,老師應該與學生共同努力,加強對學生的情緒正向引導,幫助學生通過正確的發(fā)泄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這是當前中職教育的要求,也是促進中職學生生理與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要求,應該將情緒管理落實到中職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