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 錢國明
我們在審視身邊的孩子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共性問題,現(xiàn)在的孩子相對于之前的孩子好像越來越聰明了,從科學的角度上小學生就像一個“海綿”,他們在初始階段就像一張白紙,但是他們有強大的學習和模仿能力,隨著我們現(xiàn)代化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當代小學生所接觸的事物也更加多元化和科技化,相對于成人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學習新鮮事物,并能及時處理外部信息,將所看所學內容轉化為知識,并形成一定的能力。有了這樣的科學觀點,我們就需要尊重科學規(guī)律,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融合,形成具有連貫性、統(tǒng)一性的教育方案,幫助小學生成長過程有階段性的提升,并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塑造人格、強化品質。
家庭教育理念已經提出和倡導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很多地區(qū)的實踐經驗總結上看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而且在個別部分學校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在我國的家庭觀念中,父母都是以一種“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進行教育和督促,小學生的成長甚至也要背負更多的希望和責任,教師在這方面要有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要讓家長拋棄傳統(tǒng)觀念。小學生時期的孩子還不能對世界和社會有明確的認知,這個時候是樹立品行和性格的階段,家長的教育更多是陪伴,要拋開傳統(tǒng)固執(zhí)的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小學生階段的人格塑造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fā)展,教師為家長提供更多的教育理念,家長要配合教師相應做出改變。
要想讓家校教育具有統(tǒng)一性,就必須讓小學和家庭之間有共同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教育的發(fā)展不僅是針對如何教育學生,如何讓教育者們更新理念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從小學的角度上,要將家校共育作為一種新常態(tài)的教育方式對待,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并不是要減少教師的教育任務,而是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特別是在溝通方式和溝通技巧上需要不斷磨合,在每一次家長會上要將自身的教育理念強調并取得家長的理解和信任,并以謙虛的態(tài)度與家長交換意見,在家長和自身上尋找優(yōu)缺點,相互彌補。在實際進行的教育過程改革中可以邀請家長進行參與,并給出一定的建議,幫助小學完善和優(yōu)化教育方案。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建立“家長意見”檔案,將一些經典的案例和優(yōu)秀的提議進行分門別類的收集和整理,不僅可以為現(xiàn)在的實際教育提供建議,還能為今后的更新教育提供參考,也是為優(yōu)化家校共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脾氣秉性,即便是家庭條件和生長環(huán)境類似也很可能出現(xiàn)很大差異,所以我們在實踐教育中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差異,并由小學和家庭共同努力尋找方向。例如很多小學生在入學之前都在家里接受過簡單的教育,但是入學之后可能就會變得不太一樣,也許在放學后回到家里,家長還會對孩子的知識進行再次教育和鞏固,此時教師要和家長及時做好溝通工作,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上進行有效統(tǒng)一,建議家庭教育以拓展的角度開展,在學校內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和寬度的拓展,不能直視一味地重復教育,更多要注重實際運用,讓小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得以提升,保持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點。
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雙方之間要有高效的溝通渠道和機制,對于雙方的意見和反饋能夠及時落實,家庭小學要以一個整體的形式地位出現(xiàn)在小學生的教育全過程當中。小學生教育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也是需要有長效的機制才能取得一定效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造成教育的不完整,只有合力在同一個方向上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所有溝通方法可以更大限度地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例如建立微信群和QQ群,讓家長及時掌握小學的內部動向,并能看到小學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針的書面性指導意見,對于每天的教育內容都能夠及時反饋到群里,讓家長在課后可以和小學生進行教育內容的互動。另外,建立的溝通渠道可以更多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相尊重理解的和諧關系,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更多是教師講述、家長聆聽,而且在傳統(tǒng)的家長會中更多是人多嘴雜,教師無法一一進行解答,而在現(xiàn)代化的溝通渠道中可以以文字性的語言在群聊里進行信息傳遞,打破了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更有利于教師吸取家長意見,而且教師的話述不必重復,也節(jié)約了教師的寶貴時間。
家庭是小學的重要教育合作伙伴,兩者相互依存、各為互補,雙方也有著平等尊重的關系,從教育策略上考慮小學教育需要更多的家長理解和配合,家長也有權利和義務對小學的教育情況所了解,只有雙方建立共同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才能達成共識,并且可以在不斷磨合中尋求全方位、多角度以及深層次的教育互動?,F(xiàn)代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小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家庭和小學要圍繞小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教育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溝通機制的同時優(yōu)化教育內容,小學向家長傳遞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家長將小學生的表現(xiàn)和反映及時反饋給教師,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閉合循環(huán),保證家校教育的統(tǒng)一性,共同促進小學生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