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旗
在“謝赫六法”中,以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六個角度對中國畫展開研究,筆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擇其三點,分別從布局結構、筆墨線條以及氣韻意境中賞析中國畫的外形、靈魂以及情感。
在中國畫中,布局結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所謂“胸有成竹”,只有在作畫前就能將整幅畫作的畫面結構布置得當,做到胸中有形、心中有意,才能畫出外形完整、意境豐滿的藝術作品。所以在欣賞的過程中,觀察其布局結構,是最基礎的一個角度。
中國畫的布局與西方美術中所提到的“構圖”一詞相似,構圖擁有其特定的規(guī)律和準則,但同時每一個畫家又有其獨特的處理方式和習慣,所以形成了各式各樣的不同風格,以此展現(xiàn)每一個畫家的藝術追求和理解。
中國畫的布局結構在“謝赫六法”稱之為“經營位置”,這里的“經”指的是度量、籌劃,而“營”指的是謀劃,謝赫以此點明畫家在作畫之初,對人、物、景色等物象的位置安排,既要從每一個局部將每一個物象安置得當,又要從構圖整體來看,把所有物象的位置巧妙布置,使其無論從細節(jié)還是全圖來看,都擁有完美的結構關系。所以在欣賞中國畫的時候,首先就要從布局結構上來觀察,品其形,觀其位,畫面是否和諧融洽,物象之間是否存在沖突,這都是評判中國畫優(yōu)劣的有價值的參考方向。
在中國當代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的巨幅設色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中,以黃河為畫面的主體,右下角配以高山長城,右上角一輪紅日正冉冉升起,這樣的畫面結構顯得波瀾壯闊,壯麗磅礴,再配以毛主席的題字“江山如此多嬌”,讓整幅畫展現(xiàn)出“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的意象。
西方畫擅長使用色塊,通過色彩的濃重淡雅體現(xiàn)物象的多姿多采;而中國畫以線條為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對筆和墨的細致操控,讓畫作擁有了靈魂一般,展現(xiàn)出活靈活現(xiàn)的生動意象,達到透人心扉、沁人心脾的效果。
在“謝赫六法”中,“骨法用筆”就是畫家對筆墨和線條的操控。中國人講究風骨,無論是詩文還是書法,都有風骨一說,既指人的翩翩風度、剛正氣概、清雅氣質,又指藝術的風格、個性和力量。在中國畫中,骨同樣由此意象,借助線條所展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即與作者的個性、性格相吻合。所以在欣賞中國畫時,可以透過其筆墨線條,看到作者心靈深處的靈魂。
著名畫家齊白石,從青年時期開始熱衷于畫蝦,直至晚年時分,才將畫蝦的技藝入了化境,他所畫出的蝦透明、輕靈、活潑、機敏,而能夠達到如此的效果,就在于其對于筆墨線條的掌握已經達到了頂峰,透過寥寥幾筆,以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的一點焦墨,以及左右兩筆淡墨,就讓蝦的頭部顯得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的效果悠然而現(xiàn)。尤其在水中的蝦,通過有虛有實、簡略得宜、藕斷絲連、曲直結合的線條,表現(xiàn)出一種透視感,好像能看到蝦在水中嬉戲游動,就連觸須也隨之輕擺,顯得無比靈動,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這就是筆墨線條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中國畫的靈魂。
“氣韻生動”是“謝赫六法”中提到的第一點,也是中國畫最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的集中體現(xiàn)。在美術藝術的發(fā)展進程中,西方以真實表達為藝術追求,多數(shù)畫家以光影效果和色彩運用來體現(xiàn)最真實的畫面,而中國畫卻從一開始就以意起境,展現(xiàn)畫家自身的情感和表達的內涵,即使在工筆畫中,也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和個人色彩,這就是中國畫中的氣韻表現(xiàn)。
所以在賞析中國畫時,并不是看其與真實畫面有多相近,而是品其氣韻和意境,以追求神往和意達,這是讀懂作者情感的關鍵,更是畫作價值和藝術性的重要體現(xiàn)。在齊白石91 歲高齡時,著名作家老舍前去求畫,并要求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題,老人思考了幾天,最終畫出了經典的代表作之一,以焦墨作兩側山澗,中間為湍急泉水,中間卻畫了六只由上而下的蝌蚪,由此讓畫面變得具有意境,仿佛讓人聽到山下蛙聲一片,產生蝌蚪紛紛下山尋找媽媽的聯(lián)想,這就是氣韻和意境形成的藝術,讓人感受到齊白石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
綜上所述,中國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風格,其賞析的角度也與眾不同,需要人們從布局結構觀其外形,從筆墨線條賞其靈魂,從氣韻意境讀其情感,獲得中國畫的賞析技巧。